《關于建成“一網通辦”平臺全面推進四級聯動不見面審批的實施意見》解讀
6月13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建成“一網通辦”平臺全面推進四級聯動不見面審批的實施意見》(連政辦發〔2018〕8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就《實施意見》出臺的必要性和主要內容等方面解讀如下。
一、為什么要出臺該《實施意見》?
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堅持聯網通辦是原則、孤網是例外,政務服務上網是原則、不上網是例外,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到2019年底,使網上可辦的省級、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分別不低于90%、70%。推進“一網通辦”是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效的重要舉措,也是引導和強化各部門、各地方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的重大應用工程。“一網通辦”是當前的優先目標、核心目標和關鍵目標,也是加快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引導和促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的重要契機。
二、《實施意見》出臺后較以往有哪些優勢?
通過建成“一網通辦”平臺,全面推進四級聯動不見面審批,實行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業務協同辦理、一網通辦。推行一口受理、網上運轉、并行辦理、限時辦結,實現政務服務減環節、減證明、減時間、減跑動次數,全流程不見面審批,真正做到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從“找部門”到“找政府”,提升群眾和企業獲得感。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進一步便利企業群眾辦事創業,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發展活力。
三、《實施意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實施意見》共包含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對標找差:對標先進地區,學習先進經驗,著力解決制約政務服務水平提升的重點難點問題。
堅持用戶導向:以用戶視角和需求為導向,推動“以部門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管理模式轉變。
堅持協同共享: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大力推進各層級、各部門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聯動。
堅持改革創新:深化政務服務模式變革,切實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精準度,優化制度供給,提升營商環境。
四、《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實施意見》提出了五個基本內容,共涵蓋19個方面。
(一)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一網受理平臺。一是建成全市統一標準的政務服務門戶,實現“群眾辦事一個入口”。加大業務系統整合力度,統籌服務資源,統一服務標準,努力打造縱橫全覆蓋、事項全口徑、內容全方位、服務全渠道、用戶全參與、資源全共享、各級全銜接、跨區全支持、過程全監控、考核全實時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逐步整合遷移各地各部門已建成的政務服務移動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應用,打造一站式政務服務移動應用平臺。二是建成統一的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內部監管一個平臺”。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將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統一管理,建設全市標準統一的電子證照管理系統、政務服務電子監察系統。三是建成標準統一的支撐體系,實現“用戶認證一個號碼”。建設全市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全市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打造統一物流配套管理系統。四是完善基礎設施和保障措施,實現“運行保障一套規范”。提升電子政務外網帶寬、可靠性和穩定性,拓展覆蓋面。強化市級政務云平臺建設,制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對接、交換和服務事項信息、辦件信息、證照信息、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查詢服務等規范。建立健全“互聯網+政務服務”安全保障體系。建立信息安全防范、監測、通報、響應處置機制,做好容災備份。
(二)優化再造政務服務。一是推行“減證便民”,加強對必要的證明互認共享。二是推進事項網上辦理,逐步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三是創新網上服務模式,推進辦事材料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
(三)全面推進不見面辦理。一是推進政務服務網應用,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通過政務服務網在線受理、審核辦理。二是創新服務模式探索綜合窗口服務模式,探索“智慧審批”,開展數據挖掘和分析。三是建立協同辦理新機制,大力推行網上并聯審批,建立網上協同治理體系,持續完善12345“一號答”平臺建設。
(四)提升綜合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綜合管理智能化水平,強化事中事后綜合監管,深化政務服務領域信用應用,提高政務服務精細化管理水平,構建數據分析與決策體系。
關聯閱讀:《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建成“一網通辦”平臺全面推進四級聯動不見面審批的實施意見》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