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政策解讀
一、為什么要出臺《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全市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在保障食物安全、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出臺促進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既是全面貫徹國務院、省政府文件的落實工作,又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市畜牧業發展走在前列的重要舉措,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為此,特制定該《意見》。
二、《意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提出的“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等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市場主導、防疫優先、綠色發展和政策引導,加快構建現代畜禽養殖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加工流通體系和綠色循環體系,持續加快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三、《意見》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市豬肉自給率在115%以上,牛羊自給率在80%以上,禽肉禽蛋自給率保持100%。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0%、98%,到2030年分別保持在95%以上、98%。
四、《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意見》共4個部分、4大重點工作、12條重點任務,圍繞全面構建現代畜禽養殖體系、推進構建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加快構建高效加工流通體系、持續構建綠色生態發展體系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4大重點工作包括:
一是全面構建現代畜禽養殖體系。優化畜禽養殖區域布局,生豬產業向東海、灌云、灌南、贛榆集中,肉禽產業向東海、灌云、灌南集中,蛋禽產業向東海、贛榆集中,牛羊產業向東海、灌南、贛榆集中。打造畜禽良種示范基地,深入實施畜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開展優良種畜禽登記,加快優良品種推廣和應用。打造現代畜禽產業集群,建成年出欄100萬頭以上生豬產業集群、年出欄4000萬只以上肉禽和1000萬只以上蛋禽產業集群、年出欄10萬頭以上牛產業集群、年出欄5萬頭以上羊產業集群以及優勢特色畜禽產業集群。
二是推進構建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充實基層動物防疫隊伍,每個鄉鎮、街道從事產地檢疫人員不少于2人,畜牧主產區每個鄉鎮、街道從事產地檢疫人員不少于3人;畜禽屠宰企業駐場檢疫人員不少于國家規定的人數,探索“3+N”畜禽屠宰檢疫模式。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加強洗消中心建設,實施并完成4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提升工程,病死畜禽及其產品集中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以上。提升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落實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財政資金預算。
三是加快構建高效加工流通體系。持續優化屠宰產能布局,到2025年,全市畜禽屠宰場生豬不超過6個、牛不超過5個、羊不超過4個、禽不超過7個,對年出欄生豬50萬頭以上的養殖企業、年加工生豬100萬頭以上的加工企業申辦現代化生豬屠宰、加工、冷鏈配送一體化企業予以優先審批。提升畜禽屠宰加工能力,推進畜禽屠宰行業轉型升級。扶持畜禽產品冷鏈配送企業,引導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向東海、灌云、灌南、贛榆養殖主產區轉移,促進運活畜禽向運肉轉變。
四是持續構建綠色生態發展體系。建設種養循環發展基地,推廣液體農用有機肥機械化施用,實施以液體糞污肥料化利用為紐帶的種養結合提升工程,建立生態循環農業基地。打造安全優質畜禽產品,培育一批“連天下”公用畜禽及其產品品牌,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