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堅持把集聚海洋人才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核心支撐,通過聚焦海洋人才隊伍結構、人才創新載體、人才激勵保障等方面,先后與中科院、中國海洋大學等4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累計接收13批次93人次專家教授來贛榆掛職科技鎮長團。”日前,贛榆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國忠在2024贛榆區海洋發展大會上致辭表示。
海洋人才引領一直是驅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近年來,贛榆區針對海洋產業人才量少、質低、難留等問題,堅持海洋人才工作“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力,持續放大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力爭突破瓶頸,補齊海洋人才發展短板,打造海洋人才“智匯港”,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藍色動能”。
贛榆以“雙招雙引”為抓手,推行“以產引才、以才引才”模式,拓寬引進海洋人才的廣度。立足海洋產業主動“走出去”,赴青島、蘭州等地舉辦海洋經濟產業推介會、高校求賢季推介會,成功吸引90余家國內知名企業參加,簽約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裝備制造、產學研合作項目等8個,總投資35億元,其中過10億元項目2個。聚焦產業人脈資源“引進來”,面向海洋漁業產業領域的高校院所、國有企業,高標準選派7人組建第17批科技鎮長團,發揮科技鎮長團人脈及項目資源優勢牽線搭橋,開展海洋產業產學研項目合作,助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江蘇贛榆試驗基地培育的綠鰭馬面鲀魚苗成功投放秦山島東部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一尾尾魚苗在水里歡快地游著,這也是綠鰭馬面鲀魚苗首次投放到江蘇省海域養殖。“魚苗運至網箱養殖平臺后,成活率高,狀態良好,活力佳,快速適應了海域環境。”水科院東海所贛榆試驗基地工作人員吳艷慶說。
贛榆以“校企平臺”為載體,以打造以海洋研究方向為主的新型科技創新平臺為目標,推動眾創空間規劃建設,設置科研機構辦公區、企業孵化器區、公共實驗室等多個功能區域,引進贛榆區海洋產業科技創新研究聯盟、連云港市贛榆區綠鰭馬面鲀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以及多家涉海小微企業30余家。構建實質性“校地合作”聯動機制,累計建成國家級海洋科技小院1個、省級科學研究所1個、海洋協同創新中心1個、海洋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企研發平臺7個,成立海洋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推動40余名專家、高層次人才深入海洋企業調研走訪,常態化暢通校地、校企人才交流合作渠道。
此外,贛榆積極加強“政策服務”保障優勢,發布“2024贛榆人才政策匯編”、出臺電商直播人才認定管理辦法以及扶持直播電商發展五條舉措,對海洋產業領域的人才、知名直播平臺、自帶流量的“網紅”等給予政策支持,持續釋放人才政策紅利。不斷優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揭牌啟用“榆菁匯”人才會客廳,為人才提供集商務洽談、會議研討、人才茶歇、路演展示、政務接待等多種服務,現已成功舉辦涉海企業人才交流會、海洋漁業養殖聯盟成立儀式等6場海洋人才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