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名單和美麗海灣名單,我市“連島港口區”成功上榜,為全省唯一上榜項目。通過實施海岸帶生態修復、大堤綠化提升、修復候鳥驛站等工程,此次載譽國字號招牌,既是對“連島港口區”生態環境質量和親海空間品質不斷提升的肯定,對于提升我市濱海旅游和宜居美麗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也將起到極大的推介作用。
“連島港口區”西起連云區西墅大沙灣,東至羊山島,海灣面積173.04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38.33千米。近年來,連云區依托灣區現代綠色大港、優越自然資源、秀美山海風光等稟賦,錨定“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目標,先后實施海島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候鳥遷徙地整治修復工程等積極舉措,眼下,灣內已成為集自然資源優越、山海風光秀美、現代綠色大港為一體的美麗海灣典范。
積極行動,打造國字號美麗灣區。據悉,為了穩步提升海島灣區生態功能,連云區自2020年開始,先后實施海島海岸帶生態修復,投資1.5億元實施羊山島修復工程,投資3.86億元開展連島景區提升改造,投資3200萬元修復西大堤岸線綠化2800平方米,該項目也入選自然資源部“2023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此外,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2020年連云區啟動開展西墅大沙灣候鳥遷徙地整治修復工程,打造優質的候鳥遷徙驛站,觀測記錄到東方白鸛、震旦鴉雀等珍稀瀕危和重點保護鳥類;調整紫菜養殖規模,實施貝藻立體混養、間養,打造22萬畝貝藻高效生態健康養殖基地。投資6000萬元打造海上“綠水青山”,建成規模超150平方千米的海洋牧場。此外,連續5年舉辦“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印發“凈灘清漂”工作方案,調查結果顯示,灣區海灘垃圾密度0.4個/百平方米,海漂垃圾為0.0178個/千平方米。
經過5年的積極努力,灣區水清灘凈,海洋環境持續改善。灣內入海排口分類整治率達到100%,2023年連島港口區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為98.8%。值得一提的是,連云區還創新手段,采用智慧監管,深入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我們投資2.02億元,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打造‘環保智腦’,實現水、氣、聲等全要素生態環境智能監控,提高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水平。”連云區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雕琢,灣區內優越自然資源、秀美山海風光等生態紅利開始持續釋放,與連島5A景區創建提升改造工程形成疊加效應,打造出了一個兼具生態旅游、海濱風光旅游相結合的優質親海空間,受到國內外游客青睞,2024年連云區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總收入分別增長21%和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