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灌南縣積極探索和實踐“智慧水務”,致力于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城市供水服務體系,不僅推動用戶的用水體驗顯著提升,也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水務”正逐漸改變著城市供水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筆者走進灌南縣水務集團智慧水務中控室,大屏上實時顯示著各管網壓力檢測點和各無人加壓泵站運行情況。值班人員即時通過平臺查看管網壓力、泵站電壓、泵站清水庫液位等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傳統水廠主要依賴機械設備和人工操作完成水處理任務,但難以實現對水質的實時精準監測和工藝參數的智能調整。智慧水務系統將信息化技術與水處理工藝充分結合,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對水廠運行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干預和優化,確保供水安全穩定。
灌南縣水務集團調度中心有關人士介紹:“我們現在可以通過智慧水務平臺實時數據監測,及時發現供水泵房水浸報警,供水管網流量異常報警等。發現問題后,我們將及時通知搶修人員趕往現場,保證居民供水安全。”
據了解,智慧水務工程分為兩期建設,針對供水全流程有序加裝壓力、流量、水質監測等儀表采集點位310個,并增加化工園區、經濟開發區、臨港產業片區以及11個鎮工業園區等重點企業采集點設置,新建一體化網絡機房,構建供水設備物聯網連接通道。“我們水務集團投資約1500萬元建設DMA分區計量系統以及智慧水務管理平臺,構建了GIS數據庫,搭建智慧水務管理平臺,極大提升了集團運營效率,降低產銷差,增強全縣供水保障能力優化居民用水體驗。”灌南縣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灌南縣水務集團成立調度中心,構建“實時監控、協調管理、智能決策”供水管理體系。2023年底,灌南縣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在蘇北縣級城市率先上線運行,實現取水、制水、供水全流程監控,有力提高供水預警預判能力以及涉水問題處理質量。據統計,2023年,全縣水廠出水損耗減少近400萬立方米,控漏節能成效顯著體現。
下一步,灌南縣水務集團將持續優化應用管理功能,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通過加裝計量考核表、管網補加氯等設施進一步提升智慧水務系統與城市其他智慧體系的協同性,為灌南智慧城市建設添磚加瓦,打造更具示范效應的智慧水務標桿,讓水務服務更加智能、高效、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