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白塔埠中心小學推行“玩科學”教育理念 為農村孩子搭建探索科技奧秘舞臺
東海縣白塔埠中心小學著眼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推行“玩科學”獨特教育理念,通過創建“小玩童”少兒科學院,為農村孩子搭建探索科技奧秘的舞臺,讓科學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走進該校少兒科學院,一個個專用活動室及科普宣傳展示廳讓人眼前一亮。“人工智能”“STEM教育”“科技模型”“創客教育”“慧玩科學”等功能區域劃分明確、設施齊全。學校立足鄉村實際,圍繞“慧玩、趣玩、創玩”主題,從培養孩子科技感知和科學興趣入手,精心開設了“3D打印”“STEM教育”“人工智能”“科技模型”等30余個特色課程,每年吸引8600余名青少年熱情參與。
三年級學生李想剛參加完學校的科普興趣小組活動,興奮地說:“課余時間,我們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科普活動,無人機表演、仿生機器人操控、火箭發射等都讓我們腦洞大開、眼界大開。在動腦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動手的能力,讓我們從小就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加堅定了學好科學的信心和決心。”在這里,科技輔導老師和科普宣傳志愿者們是孩子們探索科學世界的引路人。他們摒棄枯燥的說教,用鮮活的事例和生動的比喻為孩子們講解深奧的科技知識。五年級學生吉永祺深有感觸地說:“老師總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我們在短時間里理解和把握科學原理和精髓,激發了我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和學習科學的主動性。”
學校不僅注重科普知識的傳授,還堅持與多個部門聯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為孩子們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臺。在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作品榮獲一等獎;在第17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上,蔣云青同學創作的《手機妖怪》作品獲動畫制作類一等獎,《吃進嘴巴里的隱患》作品獲評全國農村青少年優秀課外科普活動方案;在全國第32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科技實踐類項目《我是創夢小龍人》作品榮獲三等獎。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孩子們不懈的努力和學校、老師的辛勤付出。
“農村教育條件比不上城里,農村孩子接受的新鮮事物少,眼界也低。現在想想,一個農村的孩子能在全國科技競賽中獲獎,而且是拿到了大獎,真是令俺們沒想到!”學生家長們激動的話語中充滿了驚喜和自豪。“‘玩科學’,就是通過設置一系列有趣課題,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實操和游戲中親身體驗和感悟現代科技,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們勇于創新創造的潛能。”該校少兒科學院負責人劉永石表示。
在白塔埠中心小學,科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孩子們手中可以觸摸、可以操作、可以創造的有趣事物。“玩科學”的教育理念,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科技教育資源,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未來科技世界的大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