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優化財政支出答好“民生卷”
“以前想都不敢想,咱這老舊小區能變得這么敞亮,還有了健身小廣場!”家住海州老城區的李阿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份喜悅的背后,是海州區一以貫之聚焦民生的不懈努力。2024年,海州區砸下真金白銀,12.31億元教育支出,5.19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推動現代農業,發放1.69億元惠民補貼……一系列數字見證著暖心變化,在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書寫讓群眾滿意的答卷。
昨日,筆者來到去年9月份投用的海州區秦東門學校,校園內書聲瑯瑯,孩子們在新建的圖書館里翻閱著各類書籍,在操場上歡快地奔跑、跳躍,享受著快樂的學習時光。上學、養老、吃飯、看病等,是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日常,承載著每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以來,海州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的原則,對教育事業持續投入。2024年1至11月,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超過12.31億元,不僅確保了全區教師工資的足額發放,還全面落實了生均公用經費及扶困助學政策。特別是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政府提供了學費減免、生活補助等一系列幫扶措施,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教育資源。
“現在的政策真是好,讓我們這些老年人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紅利。”家住新南街道的王大爺,是一位70歲的退休老人,每個月都能準時領到養老金,每年還有免費的體檢。民生保障,重在兜底。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海州區積極響應,全年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約2.02億元,惠及全區4.9萬名群眾。同時,社會保險領域持續提標,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至232元/人/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提升至700元/人/年。
曾經的泥濘小路變身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兩旁綠樹成蔭,居民們出行更加便捷,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城鄉環境的改善,是海州區民生工作的另一大亮點。2024年以來,海州區投入2億元用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從城區的綠化美化、道路拓寬,到農村的污水治理、垃圾分類,再到打通斷頭路、加強農村公路安全防護,一系列工程項目的實施,不僅提升了城鄉的宜居性,也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此外,積極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衛生條件,讓農民群眾也能享受到城市般的便利生活。
強化民生保障,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海州區通過統籌下達財政資金5.19億元,為現代農業注入澎湃動力。在浦南鎮的田間地頭,新型大棚鱗次櫛比。農民們種上高附加值的蔬果,曾經不起眼的農產品,借助電商、冷鏈物流,搖身一變暢銷全國,鼓起了農民的腰包。技能培訓、創業扶持吸引大批人才回流鄉村,給鄉村產業帶來新理念、新技術,激活內生動力。
“我們將握緊民生優先‘接力棒’,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為構建和諧美好海州再加碼,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穩當當、長長久久。”海州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