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開展藥品“保供保質保價”行動
近期,隨著各地疫情優化防控政策出臺,“新冠吃藥順序圖”“新冠囤藥清單”等在社交平臺上瘋傳,個別藥品“漲價”現象引發網絡熱議。為防范發生涉疫物資市場價格違法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連日來市市場監管局全力協調藥品、防疫物資保供事項,加強質量和價格監管,著力維護市場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并提醒全市各醫藥用品經營者及相關單位不得對相關抗病毒藥品、醫療器械等防疫用品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
12月6日,“有藥店連花清瘟單盒賣百元”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并引發熱議。那么,我市情況如何呢?昨晚,在巨龍北路國瑞堂大藥房,營業員一邊銷售藥品一邊忙著理貨。就上述話題,這位營業員再三強調:“不用多囤,一是我們這邊藥品沒漲價,二是我們備貨調貨都有保障。”
“4日起,我們就督促全市1928家零售藥店,特別是24家零售連鎖藥店總部,加強與上游藥品生產企業的溝通協調,加大力度做好退燒、止咳、抗病毒、抗生素類藥品和防疫物資的采購、調配和儲備,滿足我市人民群眾疫情防控和日常用藥所需。”市市場監管局藥化處處長劉曙輝介紹,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協調康緣藥業等藥企,著力保障相關藥品在我市的供應。
為密切跟蹤涉疫醫藥品的價格變動情況,12月7日,市市場監管局組成藥品醫療器械和價格監管聯合檢查組,對我市部分零售藥店實施聯合檢查。其中,以各零售藥店“四類藥品”、醫療器械、消毒產品等為重點,聚焦“保供、保價、保質”三方面展開。要求藥品零售企業加強藥品、防疫相關產品的質量把關,保證進貨渠道正規,藥械的經營過程符合質量管理規范;嚴格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價簽價目齊全、標價內容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示醒目,務必保持“四類藥品”和防疫物資價格穩定,嚴禁哄抬物價。
當日,該局還向全市各藥店發放了《關于穩定市場價格秩序,加強價格自律的政策提醒函》并組織簽訂了《價格自律承諾書》。要求藥店工作人員妥善做好科普宣傳、健康引導和心理疏導,科學指導群眾適量備藥、合理用藥。
據了解,從當天檢查情況看,我市相關藥店防疫相關產品的進、銷、存各環節均符合規范,“四類藥品”儲備較為充足,個別品種、個別品牌藥品正在加快補貨,沒有發現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
下一步,我市將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優化監管措施,加大檢查力度,緊盯保供穩價等事項,持續強化保供協調、價格巡查、質量監管等工作,全力維護藥品零售行業市場經營秩序。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若發現上述價格違法行為,請保存好相關證據,并通過撥打12315、12345等進行投訴舉報。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