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
全省率先成立農貿市場專班,全省率先成立海洋漁業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全省率先擴大“江蘇冷鏈”系統溯源管理范圍,流調溯源“四必六到位”,疫情處置跑在病毒前面,果斷快速打贏今年兩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報告提出,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壓實“四方”責任、落實“五早”要求,防在前、早發現、快處置,嚴格落實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九不準”要求,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這為港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市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以更加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措施、更加迅速高效的平急轉換能力、更加果斷務實的執行力、更加穩定有序的基層治理舉措,堅決守住不發生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筑牢堅實防控屏障。
用好指揮棒
全面提升疫情應對能力
完善的指揮體系是筑牢防控屏障的基礎,高效的疫情應對能力是筑牢防控屏障的保障。
市委全會報告提出,要保持應急處置指揮體系臨戰狀態,“一部十組四專班”隨時待命,一旦出現疫情,迅速響應,高效運轉,做到以快制快、并聯推進、日結日清。對照疫情處置220項能力清單,全面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加強核酸檢測、流調溯源、轉運隔離、醫療救治等能力建設,確保快篩快調快轉快隔。
在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全市疫情防控的大腦中樞,“一部十四組”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按照市委全會要求,我市加強指揮體系運行管理,完善市縣兩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和平急轉換機制,從各單位抽調80多名專業骨干,進一步明確各專項組常態化及應急狀態下人員組成、職責分工,加強流調溯源、核酸檢測、轉運隔離、流動人員管理“四個統籌”,健全“動態清零、以快制快、并聯推進、日清日結”的工作機制,一旦發生疫情,確保2小時內平急轉換到位。
同時,全面提升疫情應對能力。著力提升核酸檢測基地檢測能力,確保24小時內獨立完成一輪區域全員核酸檢測和追陽工作。建立全市統籌調度機制和備用隔離點梯次啟用機制,組建“一長七組一感控”人員隊伍,確保一旦應急需要,能夠按時啟用。完善“三公”協同機制,繼續提升流調溯源能力。重點推進3縣及贛榆區方艙醫院建設,確保全市方艙醫院床位數達5000張以上,加強定點醫院建設,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筑牢防火墻
堅決精準守住疫情防線
“老仲,上船了。”早上8點,港口裝卸勞務分公司第五分公司安全員、新東方國際貨柜專班管理點位長仲東波的對講機里傳來通知,身穿防護服的他迅速行動起來。“我們班作業全程閉環管理,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仲東波說。
下午1點,烈日當空,位于朝陽東路的家得福超市,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查看顧客出示的健康碼、行程卡。
市委全會報告提出,要堅持“人、物、環境”同防,緊盯“兩站一場一碼頭”,從嚴規范管控管理,切實把牢重要關口、第一道防線。對醫院、學校、商超、農貿市場、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掃碼通行、通風消毒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我市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充分發揮風險研判專班和數據核查專班作用,分類落實閉環管控措施,加強口岸疫情防控,抓好入境人員、出海漁民、高風險崗位人員、進口物品等關鍵環節閉環管理。同時持續抓好“內防反彈”,落實重點場所人員登記、測溫驗碼、掃碼通行、通風消毒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同時,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實行每周督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跟蹤整改到位。持續抓好疫苗接種,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磨礪金剛鉆
強化常態化防控體系
“你好,請出示預檢分診碼,或者掃描這個二維碼填寫預檢分診情況。”昨日,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通灌院區門口,前來就診的市民有序排隊。在出示預檢分診碼和行程卡后,市民通過體溫自動測量機器,掃描健康碼進入門診大廳。
下午3點,蒼梧綠園北門的核酸采樣點,市民在排隊等待核酸采樣。盡管天氣炎熱,但現場秩序井然,地上一個個1米間隔線非常醒目。“我在附近上班,早上來時看到這里可以做核酸,便就近來做一個,整個過程也就5分鐘。”剛剛做完核酸檢測的孫先生告訴記者。
市委全會報告提出,要全面強化常態化防控體系,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科學確定核酸檢測的人群、區域范圍和頻次,確保及時發現疫情,為防控爭奪時間主動。加強常態化監測,完善多點觸發預警機制,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等“哨點”作用,加大藥店、診所等重點部位健康監測力度。
為此,我市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監測作用,全市建成發熱門診26家,發熱門診運行規范化率達到100%,實行發熱患者核酸應檢盡檢,與預檢分診無縫銜接,實現發熱患者閉環管理。
據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市防控辦常務副主任周偉介紹,我市將持續抓好監測預警強化53類重點人群“應檢盡檢”,每周分批開展一輪區域性或警戒式核酸篩查,充分發揮發熱門診和零售藥店哨點監測作用,持續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防疫情、保民生、謀發展。讓我們堅決織密織牢疫情防護網,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