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我市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迭代升級“1+6”人才新政,制定出臺深化產才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厚植人才沃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平臺是匯聚科技項目和創新人才的助推器。我市充分發揮各類平臺載體聚才功能,強化創新創業服務、科技項目培育功能,加快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加快建設,全省首個海洋領域技術創新中心正式運行,“連云港綠色化工產教聯合體”入選省級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康緣藥業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獲批,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連續4年保持蘇北第一,有力助推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加速崛起,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攀高向強。
位于連云區的悟空科創中心承擔著中南資本“創業孵化平臺”的功能,通過技術賦能、產業革新、創新成果轉化、優質項目投資等,全方位助力初創科技型企業發展。目前,中心已招引項目15個。“我們和部分高校有長期合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全方位的創業跟蹤。針對早期創業項目,中心邀請創業導師為初創項目提供一對一項目輔導工作,幫助創業者梳理商業模式與創業思路。”悟空科創中心負責人薛凱峰說。
靠產業吸引人才,用產業培育人才。我市突出科技攻“尖”、產業向“新”,圍繞產業鏈激活創新鏈、集聚人才鏈,實現人才開發與產業發展深度對接、融合聚變。近年來,我市面向經濟主戰場和產業發展需求,不拘一格招攬人才,積極主動“走出去”,把人才“請進來”。截至目前,我市人才資源總量達98.3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達1.47萬人,位居蘇北五市之首。全市累計引進國家級人才58人、省雙創人才167人、省雙創博士367人。
“連云港是一座山海相擁的海濱城市,在人才服務上有真心實意的付出、真金白銀的投入,使得來自五湖四海的我們深感暖心、倍感舒心……”近日,在2024年連云港“高校求賢季”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專場推介會上,就職于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畢業生代表李萌琳分享了她與港城的故事。李萌琳2021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后,加入了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為一名“95”后工程師。
“我在選擇就業地時,除了企業的層次,肯定也會考慮城市提供的人才待遇。”李萌琳說,“畢業前夕,面對多家單位的offer,幾經考量,帶著對山海城市的向往和期待,我和連云港的中藍連海實現了雙向奔赴。入職后,我先是入住了海州區人才公寓,然后享受到了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購房券及人才公積金貸款優惠等政策支持,順利擁有了人生的首套房,在連云港扎了根。”
據了解,無論是博士、碩士還是本科生,只要符合相關條件,初次到連云港就業,就能連續3年分別享受每月2000元、1000元生活補貼,同時也有5萬到15萬不等的購房券。
近年來,我市面向經濟主戰場和產業發展需求,不拘一格招攬人才,積極主動“走出去”,把人才“請進來”。連續五年高標準舉辦花果山英才雙創周活動,組織開展高校行活動,新引進高校畢業生3.4萬人、同比增長16%,海外引才入選人數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建立人才投入增長機制,自2022年人才新政2.0頒布后,截至今年5月,已累計發放購房券近1.3億元,發放人才生活補貼近2.47億元,為人才解決配偶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各類事項9.6萬件,人才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