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企業10個項目獲批省社會發展項目資金6950萬元,全省最高;14個省產學研合作項目全部獲省科技廳審核通過;新獲批國家高企52家,通過率80%,創歷史新高;2家企業入選省“瞪羚企業”……細數市開發區的科技創新“年報”,亮點頻出,令人振奮。
近年來,市開發區圍繞“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致力多層次創新,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努力引建更多重大產業創新載體、培育更多科技企業,為產業強區建設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各項指標快速推進、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重大平臺實現突破。
創新主體加速集聚壯大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園區創新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市開發區科技部門主動靠前服務,通過對新招引、新落地項目的前期跟蹤,深入了解企業科技研發新動向和技術需求,積極向企業宣傳科技創新政策,挖掘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新企業,儲備了一批有科技創新潛力的企業。
目前,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120家,累計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10家;全區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以上獎項10個、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個。恒瑞醫藥、康緣藥業、豪森藥業、潤眾制藥四大藥企連續多年位列全國醫藥工業企業40強、創新能力25強,恒瑞醫藥躋身福布斯全球百家最具創新力公司。
政產學研高效嫁接賦能
市開發區歷來重視政產學研工作,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先后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蘭州大學等60余家高校建立了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并與中科院系統院所、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江蘇海洋大學等高校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產學研合作項目從每年不足10項,發展到每年新增產學研項目100項以上,全區已累計促成90余家企業與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
在做好科技服務的同時,市開發區積極推進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發展,為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一方面,吸引高校院所與企業或單獨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去年以來,該區已牽線搭橋3家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另一方面,積極做好科技招商,吸引包括西北工業大學在內的高校團隊來區創新創業。與此同時,積極對接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資源,帶動園區產業和企業創新,經過近3年的努力,全區共有8家企業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了聯合創新中心,有力地支撐了全區重點企業科技創新。
創新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園區是否具有良好的創新生態,企業能否找到各自的生態位,是園區科技創新能否取得突破的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市開發區牢固樹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解決企業運營難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營造推動創新創業的良好發展環境。
從2015年起,市開發區每2年修訂一次科技創新政策,逐步完善園區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為企業提供從初創培育到產業化、從科小到高企的全方位、全流程扶持。大力推行科技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及時兌現釋放政策紅利,引導各類企業加大基礎建設、人才引進、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等科技投入,調動激發企業創新動力與活力,增強企業獲得感。近3年,全區科技創新政策累計兌現超1億元。此外,該區積極拓展專業化的科技服務,集聚發展一批有一定規模和行業實力的市場化、專業化的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完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降低企業研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