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建“幸福路” 不忘初心解民憂
贛榆區公路中心始終將公路建設作為民生實事工程,著力推進交通設施完善工作,大力推進公路面貌改造提升,持續優化國省干道通行環境,持續探索“交通+”模式,不斷推動贛榆區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力以赴 按下工程“快捷鍵”
近一段時間,該區境內204國道、402省道贛榆南環段、245省道黑林至班莊段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機器轟鳴聲隆隆,拖運瀝青車輛、工程碾壓機車來往穿梭,工人正忙著攤鋪瀝青,各施工單位都在搶抓工期,加快項目推進。
402省道贛榆南環段工程項目,起于228國道,終于204國道,是分流重型車輛過境贛榆的重要通道,與群眾安全出行息息相關。目前,402省道贛榆南環段工程主路面、橋涵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綠化、交安、機電等附屬工程施工,計劃年底全線建成通車。它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改善沿線出行條件,同時將進一步緩解228國道交通壓力,減輕貨運交通對贛榆城區的沖擊,也為后續228國道贛榆城區段禁貨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撐,對帶動和發展贛榆區經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重大工程,204國道贛榆城區段工程的施工設計圖于近日在南京順利通過市級審查。設計單位將結合與會專家和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不斷修改完善設計,確保204國道贛榆城區段工程順利開工建設。
科學施策 打造為民“舒心農路”
近年來,該區公路中心發力“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探索“旅游公路+”發展模式,著力破解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一條條綿延的公路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2023年全區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已開工65公里,完工41.2公里,橋梁開工4座,已完工1座,計劃年底全部完成。
近期,該區公路中心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采用智能化檢測方式,集中為農村公路精準“把脈”,目前已完成約1500公里的年度檢測任務。此次“體檢”進一步推動了“四好農村路”向縱深發展,助力持續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服務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危舊橋改造工程的施工進度,每天都在“提速”,從拆除舊橋到便道施工,從支模板到澆筑混凝土,施工高峰時期每天持續作業近18小時,施工單位采取“換人輪休,機械不停”的方式保持持續的高強度施工作業。
“舊路”翻新 創造品質“養護工程”
寒來暑往,季節流轉,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的瀝青施工始終以熾熱為基調。瀝青路面的耐久性、平整度、舒適性以及外露面形象是公路質量的衡量標準。施工技術人員用自己的“解題技巧”,執著于溫度、厚度、平整度與時間等,嚴格把控好施工質量。施工現場機器的陣陣轟鳴聲,一股濃濃的瀝青味伴著滾滾熱浪撲面而來,130℃的瀝青混凝土翻騰起灼人的白色熱浪,一會兒工夫,工作人員就揮汗如雨。該區公路中心養護科副科長劉競步行在攤鋪機后方,時刻關注著新修路面的鋪筑質量。他說:“晴天的陽光雖然將路面曬得發燙,但越是這種天氣,就越是瀝青路面施工的黃金時期,因為當下環境新鋪瀝青凝固效果好,與路面坑槽更容易形成契合。所以,萬里晴空的秋季便成了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的最佳時機。”
“之前路況不是特別好,現在你們一修完,解決了我們百姓出行難的問題,提高了通行舒適度,也更安全了。這條路平時的車輛比較多,現在路修完更好走了,便利了我們日常的出行,感謝你們。”墩尚鎮居民在家門口204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實施后向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一條條寬廣暢通的道路,連接民心民意、關乎民生福祉。一條條縱橫交錯的交通路網,為贛榆區“建好‘江蘇北大門’,建成蘇北第一區”奠定了堅實交通基礎。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