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建成460個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
垃圾分類是民生福祉的“關鍵小事”,也是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大事。日前,筆者從市分治辦了解到的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全市已建成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460個,“四分類”垃圾分類小區614個,覆蓋率達86.3%,同時撤除1300余處分散垃圾桶點,新建420個集中投放點,在25個小區開展提質增效試點工作。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市位列全國中等城市第17名,定檔為成效較好的二檔,超過全國80.2%的同類城市。
近年來,為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我市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構建“黨建引領、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城鄉統籌、全員參與”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生活垃圾、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等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先后出臺實施《連云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修訂《連云港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強化定時定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源頭減量等剛性約束。制定垃圾分類示范創建指引、評估辦法等配套措施,強化全方位、全流程技術支撐,推進垃圾分類走向精細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相關職能部門還制定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塑料污染治理、限制住宿餐飲業等一次性消費用品使用等多項措施,落實“管行業就要管垃圾分類”要求,共同推進源頭減量、源頭管理、分類處置。
為了宣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我市通過組織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生活垃圾分類手工藝品大賽、生活垃圾分類短視頻大賽、微電影大賽、大型廣場宣傳活動,讓老百姓“看得見、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同時在每個縣區建成1個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充分發揮以獎代補、小手拉大手等作用,關注老人、學生等垃圾分類“易感人群”,通過開展垃圾分類“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努力形成全民參與、人人分類的良好氛圍。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