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打造醫療高地護佑百姓健康
“家門口就能做CT、核磁,設備先進,專家坐鎮,不用再跑到市區,非常方便。”市開發區猴嘴街道居民陳先生帶著父親來到市一院開發區院區就診,感受著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
2023年,我市不斷發揮公立醫院在滿足群眾日常就醫需求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的“主力軍”作用,構建整合型、智慧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把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全力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深化優質資源擴容 家門口實現看好病
近日,筆者走進市一院開發區院區,門診大廳寬敞明亮,服務臺前,醫護人員正在接受市民的咨詢問診。2023年7月,該院區投入運營,將打造“研究型醫院+高端腫瘤和血液專科+小綜合”優質品牌,形成區域高端醫學轉化中心、腫瘤治療中心、血液病診療中心、再生與康復醫學中心,助力我市成為輻射蘇北魯南地區的腫瘤和血液病防治新高地。
“為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我市不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區域醫療服務高地,讓優質醫療資源離老百姓更近。”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
2023年7月,江蘇省中醫院連云港醫院成為我市首個獲批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這吹響了我市建設國家級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的號角,港城乃至蘇北地區老百姓在家門口將享受到“國家隊”的優質診療服務。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為我市高水平醫院建設繪出了“生動注腳”,更為老百姓在家門口獲得優質醫療服務提供了更多可能。為有效擴容優質資源,我市不斷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市一院開發區院區、市二院西院區綜合樓項目等一批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成投用,市疾控中心異地新建項目已完工,市中醫院中醫綜合能力提升工程檢驗綜合樓已啟用。
與此同時,我市開展省結對幫扶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工作,推動我市5家醫院與省內高水平醫院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積極推動委直屬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等名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加強人才引進培養 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近日,市科學技術局發布《2023年度市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公示》,全市各醫院入選32個項目,標志著醫院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再上新臺階。
市婦幼保健院中心實驗室申報的“連云港市出生缺陷精準防控研究重點實驗室”位列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實驗室)之中,“此次市重點實驗室的獲批,是對婦幼保健院科技創新能力、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充分肯定,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對重點實驗室的管理和支持,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高效協調的科研組織模式,深入推進創新型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養,助力醫院綜合實力高質量發展。”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湯麗莎說。
醫院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保障。2023年,我市深入實施“花果山衛生攀峰計劃”,各直屬醫院正積極開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創建,市一院正積極爭創省級專科類區域醫療中心;深入實施花果山?科教強醫工程,下達建設專項引導資金119萬元,入選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單位1個;深入實施花果山衛生英才計劃,引進柔性和全職衛生專家2名,培養衛生領軍和骨干人才60名、衛生專家團隊17個,引進高層次人才202名(其中博士16名)。人才隊伍結構和整體素質不斷優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打造溫馨醫療服務 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現在帶孩子看病,只要在家用手機預約掛號,按約定時間直接去診室簽到,看診、抽血、檢查、復診、開藥、取藥‘一條龍’,中間不用來回去交費,回家后,用手機一次性交費就完成了,真是又省時又省事。”近日,帶孩子在市婦幼保健院看病的王女士,1年前就簽約了“先醫后付”,便捷的服務讓她一個人也能輕松帶娃看病。
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是保障人民健康、增進民生福祉最直接、最現實的舉措。2023年,我市實施“連云港市改善群眾醫療服務體驗十項行動計劃(2022-2024年)”。圍繞群眾就醫難點堵點,推出了“先醫后付(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分時段預約掛號服務、在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門診住院一站式服務、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優化老年群體醫療服務、改善無償獻血體驗、提升院前急救效率、開展滿意膳食服務、拓寬藥事服務領域、提供看病停車便捷服務、實施應急救助培訓普及行動等十項服務,顯著提升了群眾就醫獲得感體驗度。
“2024年,我們將繼續聚焦‘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在用心用情增進民生福祉上實現大提升’,深化衛生健康領域改革,推動衛生健康工作‘走在前列’,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陳志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