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鎮同權”綜合改革 灌南縮短群眾辦事出行半徑
“以前去縣城辦事來回要折騰一天時間,現在在鎮里便民服務中心10分鐘就辦好了,實在是太方便了。”7月31日,灌南縣堆溝港鎮居民王先生在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業務時感慨不已。王先生業務的高效辦結得益于今年灌南縣探索開展“縣鎮同權”綜合改革,此舉持續提升各鎮服務群眾企業的能力,推動實現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堆溝港鎮是國家沿海發展重點鎮,境內共有臨港企業近百家,總人口10萬余人,由于離縣城較遠,為方便群眾辦事,灌南縣今年創新開展“縣鎮同權”綜合改革。灌南縣將堆溝港鎮作為試點,采用試點先行、由點及面的方式,探索開展“縣鎮同權”綜合改革。
“縣鎮同權”,下放是第一步。灌南縣按照“按需下放、能放則放”原則,梳理直接面向群眾、量大面廣的政務服務事項,結合各鎮承接需求和實際承接能力,對原先由縣級實施的67項政務服務事項,分類下放至各鎮實施,確保“放得下”“放得穩”。
下放是第一步,承接運行更關鍵。該縣印發改革實施文件,由灌南縣行政審批局(政務辦)牽頭制訂業務培訓計劃,收集整理各相關部門事項的辦事指南,對各鎮審批人員進行集中業務培訓,并賦予鄉鎮審批人員審批賬號,確保“接得住”“用得好”。截至目前,全縣11個鎮便民服務中心共計辦理“縣鎮同權”事項2000余件。
審批權限下放后,還要確保“管得嚴”“批得快”。為此,灌南縣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各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縣鎮同權”事項后,及時將審批信息推送至縣級監管部門,由灌南縣行政審批局會同各監管部門定期通過材料調度、網上抽查、實地抽查等方式開展業務督導、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實現審管無縫銜接。
經過“縣鎮同權”改革,灌南縣企業群眾辦事半徑縮短至2公里以內,審批效率提升30%以上。“下一步,我們將不斷為‘縣鎮同權’賦能,打包更多審批事項下放基層,積極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全力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灌南縣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宏波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