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市開發區、徐圩新區、云臺山風景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紛紛表示要為培育百億企業、千億產業、萬億集群發力,堅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市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愛華表示,新的一年,市開發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省市委全會精神,圍繞“產業創新夯實聚合優勢、幾何中心建設宜居家園”總體思路,堅持“產業 城市”雙輪驅動,切實做到四個“重抓”。一是重抓產業培育。緊扣新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建設并用好中華藥港、中華材料谷、花果山總部研發基地等平臺載體,確保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收入雙雙超過1000億元。二是重抓項目投入。確保全年新簽約總投資過100億元項目2個、過50億元項目3個、過20億元項目10個、過億元項目80個;全年新開工項目60個,竣工30個,產業投資突破160億元。三是重抓擴大開放。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2億美元,外貿進出口額過40億美元,大宗商品貿易額實現150億元。四是重抓園區提升。立足城市幾何中心建設,大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一方面,提升園區城市配套功能,加快2個醫療機構、3所學校、3個城市綜合體建設,確保市一院開發區院區、新海實驗中學開發區校區、蒼梧小學開發區校區在今年正式投用。確保新海高級中學2024年正式投用;另一方面,提升園區環境,加快大浦片區、自貿試驗片區環境整治,以及三個街道環境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PM2.5、大氣優良天數全面達標;再一方面,提升園區安全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安全發展示范區,實現事故起數、傷亡人數雙下降,以實際行動把全會精神貫徹好、落實好。
徐圩新區黨工委書記石海波表示,隨著國內單流程規模最大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全面建成投產和平穩運行,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三大產業集群開始實現協同爆發,2023年徐圩新區的產業發展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35%以上,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并將穩定助推全市GDP增幅走在全省前列。突出龍頭帶動,加強產業聯動,強勢拉動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確保一季度工業產值超400億元,同比增長130%以上,拉動全市工業產值增速提高24.3個百分點,實現“開門紅”。力爭全年新增工業產值超1100億元,GDP增幅超90%以上,全年完成產業投資352億元。啟動建設盛虹全球先進材料研究院、花安堂生物合成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規模化推廣全球首套化工廢氣近零排放示范工程和氮氧化物減排相關技術,為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騰出較大的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完善服務功能,強化要素保供,著力保障石化基地安全平穩運行。按照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標準,2023年完成投資21億元實施32個重點項目。加快盛虹煉化商業油氣儲運基地建設,計劃到2024年,徐圩港區吞吐能力達到1.5億噸。加快建立綜合能源供應服務保障體系,以國家級危化品應急救援連云港隊為主干力量,不斷創新應急救援響應機制,完善以“海陸空”裝備、“全災種”保障、“大應急”救援為特色的現代化應急體系,著力提升應對各類事故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
云臺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朱加剛表示,云臺山景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委全會部署要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需求導向,持續堅持大花果山景區戰略,奮力譜寫“大美新特優”大花果山景區發展嶄新篇章。一是提效益,蓄積景區高質量發展后勁。搶抓文旅新機遇,力爭用三年時間,把過去三年的損失補回來。豐富“旅游”新業態,打造“研學旅行”目的地,推出國內一流高端休閑康養項目,打造全市高端鄉村旅游標桿,探索打造山地馬拉松、汽車拉力賽等體育品牌,培育漁灣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二是補短板,推動景區文旅產業提質升級。打通龍馬路,實現花果山和孔雀溝景區快速相連,打通連霍高速與環云臺山大道連接線道路,打造亮化夜游、露營夜宿、娛樂體驗和特色餐飲等項目,持續辦好西游文化嘉年華、西游記文化節、花果山中秋團圓宴等精品節慶品牌,舉辦阿育王塔千年慶典儀式。三是創特色,加快構建景區發展新格局。構建花果山孔雀溝區域組團、漁灣東磊區域組團、南大門區域組團、葫蘆山區域組團、大島山區域組團,打造南天門文化活動中心、高老莊西游文化展示中心、花果山西游書院、漁灣龍小在七彩田園休閑農業觀光園區等一批文旅精品項目。四是惠民生,全力繪就人民群眾幸福底色。加快推進花果山安置小區、關里中心小學配套設施、櫻桃谷新型農村社區等民生項目建設,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老百姓享受“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