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軍民共建 雙擁之花香溢港城
4年來,共安置轉業軍官313名、退役士兵1087名,舉辦110場專場招聘會,定向提供崗位4.2萬余個,為優撫對象開展免費體檢6.8萬人次,制發優待證11.6萬張,全省首個退役軍人專項醫療救助試點項目落戶我市……
日前,我市召開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新聞發布會,一組組數據勾勒出港城雙擁事業的發展脈絡。
連云港是革命老區,一直都有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近年來,我市科學謀劃新時代雙擁共建工作,堅持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核心,以加快港城現代化建設和保障部隊戰斗力為根本任務,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已連續8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創建服務品牌 “一站式”服務退役軍人
“真沒想到,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服務這么好,我一次性就在大廳里把轉業報到所有事情辦完了。”日前,在灌南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大廳里,正在辦理返鄉報到事宜的退役士兵小李感慨地說。
小李說的“一次性辦完”是我市推出的退役士兵返鄉報到“一站式”服務。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連惠兵”服務品牌創建為抓手,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載體,提前謀劃部署,在退役士兵辦理報到手續前,提供辦事指南、明確材料清單、公布辦理流程,通過協調相關部門提供集中駐點服務或由工作人員提供“代辦”服務等方式,為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面提供“一站式”返鄉報到服務,讓退役士兵只進一個門就能辦齊落戶、黨(團)組織關系轉接、社會保險關系接續、預備役登記、優待證辦理、退役金發放、信息采集等7件事,做到“一窗受理、一次辦結”。
落實雙擁政策 做好退役軍人“娘家人”
擁軍優屬不只是掛在墻上的標語,還落實在點滴行動中。
在港城的機場、車站、碼頭、醫院等公共服務場所,都可以看到設有軍人軍屬優先優惠服務標志。我市注重在創新發展雙擁工作方式方法上找出路,出臺多項擁軍政策,著力打造雙擁工作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常態化運行機制。
落細落實撫恤優待政策,建立撫恤補助動態調整機制,累計發放各類撫恤補助資金10.6億元。圓滿完成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采集。完善優撫對象“一站式”醫療救助體系,重點優撫對象參保率達100%。為全市優撫對象開展免費體檢6.8萬人次。發放優待證11.6萬張,全國退役軍人持證來連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免費游覽全市公辦景區。
籌集400余萬元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發放“雙徽閃耀”困難退役軍人家庭大學生助學金。與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合作,推動全省首個退役軍人專項醫療救助試點項目落戶連云港市。推動部站融合,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駐連部隊和邊海防官兵家庭,協調解決營區建設、演訓保障等問題,先后為軍烈屬家庭和現役、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近14萬塊。對連云港戶籍官兵立功受獎喜報均按規定程序及時送達,并給予相應獎勵。
認真落實《連云港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駐連部隊軍人子女從小學到初中,可在戶籍地就近選校入學,先后協調解決多名現役軍人子女入園入學問題。安置隨軍家屬進社區工作,對隨軍未就業家屬實施每月發放650元生活補助政策。
深化矩陣宣傳 唱響擁軍優屬主旋律
我市將雙擁宣傳作為增強軍民國防意識、弘揚雙擁優良傳統的有力抓手,創新形式、豐富載體、突出特色。
始終把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部隊教育方案,每年8月定為全市“雙擁宣傳月”,創新開展港城雙擁18項系列活動。舉辦“八一”軍民聯歡會,推出“擁軍褒揚在行動”“蒼梧國防”等雙擁專欄,先后開展辦“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最美擁軍人物”“雙擁模范單位”評選以及“我眼中的軍人”征文書法繪畫等系列活動。
積極打造“雙擁路”“雙擁一條街”。抗日山烈士陵園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涌現出時代楷模王繼才、王仕花,《中國雙擁》年度人物胡英剛,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徐海,江蘇最美退役軍人盧干景,軍民聯防模范連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愛國擁軍、擁政愛民模范人物和單位。
以市擁軍協會為載體,組織開展科技擁軍、教育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開展“雙擁活動在基層”系列活動,在全省率先成立“擁軍藝術團”和“兵心書畫”團隊。與優待證合作單位簽署擁軍優撫合作協議。
此外,我市將軍地互辦實事項目列入政府民生實事范圍。自2019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以來,市縣區共向駐連部隊及來連海訓、演習部隊贈送慰問品價值2000萬余元。積極配合市征兵辦,做好新兵入伍相關政策宣傳工作,向部隊輸送優質兵源。
魚水情深,歷久彌新。在連云港這片紅色熱土上,廣大軍民正團結一致、勠力同心,凝聚起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7月27日下午,灌南縣田樓鎮愛心志愿者為抗美援朝老兵程育玉、黃仕明分別送上鮮花和營養品。當天,灌南縣愛心志愿者專程來到田樓鎮開展致敬最可愛的抗美援朝老兵活動,現場聆聽兩位老兵講述當年在朝鮮戰場戰斗故事,還與老兵一起歌唱紅色歌曲,慶祝“八一”建軍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