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的“制勝密碼”。
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工作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教育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凝心聚魂
加強政治建設強化理論武裝
燈塔指引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黨的政治建設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統領一切的根本。我市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高舉偉大旗幟,強化理論武裝,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要堅持把理論學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真正入腦、入心、入行。”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突出真信真學、筑牢根本,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突出真調真研、破解難題,推動調查研究見行見效;突出真抓實干、為民造福;推動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突出真查實改、動真碰硬,推動檢視整改落地落細。全市累計開展調研1178人、4096次,形成初步調研成果882項,推動解決問題1307個。
“今天的活動形式豐富、內容充實,非常接地氣,既有實境體驗,又有理論課堂。”前不久,在雷鋒車陳列館,一場紅色實境課堂宣講活動正在舉行。
我市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工程,分層分類舉辦培訓班輪訓班,分領域分行業搭建“微平臺”、創設“微課堂”,提檔升級“山海守望初心之旅”黨性實踐教育品牌,打造“連理軒”理論學習宣講品牌,構建“1+9+N”品牌體系,組織開展“貫徹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主題宣講暨理論沙龍精彩講述活動,引領帶動近500名“百姓名嘴”和理論工作愛好者直接參與基層理論宣講,線上線下受眾數達百萬人次。
固本強基
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戰斗堡壘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
管黨興黨,重點在基層,關鍵在基礎。我市樹牢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推動基層黨建更加貼近民生、服務民生、惠及民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農村,我市重抓富民興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實施村集體經濟“一村一策”發展計劃,成立黨建引領富民興村研究院,組建“幸福河湖”“山海鄉見”“藍色海洋”等10個富民興村黨建聯盟,全域開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結對打擂、幫帶共建”活動,全市村集體發展產業項目達2131個。
“在村黨組織的牽線下,我加入了草莓產業黨建聯盟,在‘黨建+合作社+農戶+互聯網’的發展模式下,我的20多棟溫室大棚草莓年產值120余萬元。”東海縣黃川鎮“村頭樹下”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建偉說。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我市重抓便民宜居,堅持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持續推進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建立小區黨群服務站468個,創新實施“一站六員”服務機制,推行小區議事會等經驗做法,協調解決群眾需求1465件。
“以前小區沒有黨支部,遇到問題都不知道找誰。”海州區新南街道海連社區居民張連芳說。為改變小區一盤散沙的局面,海連社區黨委主動與物業公司、業委會建立三方溝通監督機制,推動小區黨支部委員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形成社區黨委牽頭抓總、業主委員會監督管理、物業公司主動作為的“三方聯動”新格局。
產業鏈黨建是黨建工作的新發展、新延伸,也是經濟領域黨建的新命題、新實踐。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優勢產業鏈的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堅持黨建引領、助企發展,按照“一體布局、多方聯動”的思路,集中關聯企業,集聚發展要素,集成優質服務,先后成立新醫藥、水晶、石化等22個產業鏈黨建聯盟,實現“組織鏈”帶動“企業鏈”、“黨建鏈”帶動“產業鏈”。
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新醫藥產業重要集聚地,市開發區孕育了恒瑞醫藥、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醫藥界名企,連云港新醫藥產業黨建聯盟也應運而生。“新醫藥產業黨建聯盟聯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產業、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精準對接、深度融合,優化了產業集群發展的生態環境,也凝聚了我們非公企業的黨建合力。”豪森藥業黨委委員、黨群部經理程嘉健深有感觸地說。
選賢任能
打造忠誠擔當干部人才隊伍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我市建立完善激勵和約束并重機制,著力建強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提供組織保證。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有了更深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堅定理想信念、奮力實干爭先,為連云港實現新時代‘后發先至’貢獻力量。”我市“山海新鋒”成員、中云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鋼在參觀完深圳華為研發中心總部后感慨。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支撐。我市樹牢實干實績鮮明導向,強化實干本領提升,讓干部隊伍更加敢為。優化完善鄉鎮黨政正職“政治激勵、工作激勵、感情激勵”10條措施,一體推進容錯糾錯、風險報備、澄清正名等機制落地落實,形成運用“三項機制”案例795個,其中鼓勵激勵694個、容錯糾錯24個、能上能下77個,切實以看得見的組織擔當激勵干部敢為善為、擔當實干。舉辦港城“1+1”名師講堂專題培訓,常態開展“小班化”“拉練式”培訓,啟動“山海新鋒”三年培養行動,市縣鄉三級聯動推進、黨員干部人才聯合培養,多措并舉助力1190名年輕干部人才成長成才。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市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制定實施《深化產才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健全“雙招雙引”聯動機制和“741+N”招才網絡體系,成功舉辦第五屆花果山英才雙創周活動。實施“百企千才”支持計劃,用好市級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建立重點產業人才直評機制和市場化引才機制,為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引進緊缺人才5886名。建強平臺載體精心用才,成功招引金翔龍、侯保榮院士等高端人才團隊入駐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無憂生態精誠留才,持續豐富相關金融產品,提檔升級花果山英才卡,累計為全市高層次人才辦理各類事項達9.6萬件,發放購房券4074萬元、人才生活補貼近1.7億元。
正風肅紀
全面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利劍高懸,激濁揚清。
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我市以嚴標準落實嚴要求,以硬舉措壓實硬責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奮力開創廉潔港城建設新局面。
我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關于本地區的重要指示作為政治要件來辦,將“一帶一路”標桿示范項目建設作為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聚焦關鍵校準監督靶向,緊扣陸海聯運通道建設這一核心任務,排定提升中歐班列運營質效等26個重點監督項目。貫通協同凝聚監督合力,深化對“1+9”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實踐探索,一手抓四項監督統籌協調,一手抓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精準發力釋放監督效能,堅持以制度化促責任靠身、以清單化促落地執行、以信息化促精準履責,集中力量訪一線、察實情、促整改,健全服務保障機制和難題會辦機制,有力保障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等4項國家主場外交活動成功舉行,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靶向發力深化作風建設。以提升查處質效、健全工作機制、深化專項整治為重點,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深化派駐機構“嵌入式”監督,建立重大項目問題協同處置機制,及時解決行政審批拖延不辦等阻礙項目落地問題。懲貪治腐保持高壓態勢,把更多辦案資源向國企、金融、政法和開發園區等重點領域、關鍵部位集中。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做到案件剖析與案件查辦同步進行、促改建議與審理報告同步上會、健全制度與警示教育同步開展、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同步壓實。發布“山海廉韻清風地圖”2.0版,統籌推進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在新的趕考路上,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踔厲奮發、守正創新、務實篤行,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