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連云港自貿片區獲批4年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特色,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累計形成15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國家層面復制推廣3項、上升為國家標準3項、海關總署備案認可2項,36項“連云港經驗”獲省復制推廣,以全省五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省級及以上制度創新成果。
“感謝連云港海事局的創新改革,我們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于連云港、鹽城兩地,網上提交申請后直接將材料郵寄給海事窗口,證書出來后窗口再郵寄給我們,原本7個工作日才能出來的證書,現在兩三天就能辦好。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為了感謝連云港海事局創新的“海事政務閉環管理”帶來的便利,鹽城海通國際遠洋船務有限公司專程發來感謝信。
“海事政務閉環管理”是連云港自貿片區在政府管理創新領域的改革創新成果,該創新舉措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近年來,連云港自貿片區海事部門探索網上無紙化辦事新方式,在“互聯網+窗口”的基礎上,推行由郵寄受理、網上審批、郵寄發證三項服務舉措共同構成“不見面辦理”的海事政務閉環管理新模式,特別是郵寄受理打通了“不見面”辦理的“最后一公里”,惠及河南、安徽、四川、山西、湖北等多個省份的船員群體,有效助力中西部地區發展。截至目前,連云港自貿片區海事政務“不見面”審批業務量占總業務量97%以上,壓縮法定辦結時限率達65%以上。
自貿試驗區的最大亮點就是制度創新。155項“連云港經驗”中,除“海事政務閉環管理”外,“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新模式、進口糧食品質檢驗“風險分級”模式2項獲海關總署備案;多式聯運體系建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等2項工作經驗被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推廣;另有2項入選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制度創新推薦案例,3項入選全省“十佳制度創新成果”。
2019年10月,連云港自貿片區首創的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新模式,突破原有一般貿易貨物與保稅轉口貨物不可同箱發運的限制。“過去,從周邊國家和地區發來的少量過境貨物到了連云港港口,需等集裝箱裝滿才能發運。如今,貨物到碼頭后先拉到保稅庫,通過‘保稅+出口’模式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哈(連云港)物流基地市場商務部經理陶邦說,該模式支持中歐班列保稅轉口離境貨物與國內一般貿易出口貨物共同裝載在集裝箱中,平均每票為企業節省73%的物流成本,節約發運等待時間1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