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連云港市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信息來源: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 發布日期:2022-02-24 瀏覽次數: 字號: [小] [中] [大]

            ——2022年2月24日在連云港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連云港市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預算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第一部分 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1年,全市各級財稅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要求,統籌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做好“六穩” “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全市“十四五”開新局、奪首勝提供了堅強的財政保障。

            一、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市執行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4.8億元,增長12.1%,高于年初預算257.5億元、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4.1億元,增長6.5%。

            2. 市級執行情況[1]

            (1)市本級執行情況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9億元,下降17.6%,主要是江蘇核電稅收收入實行屬地征管;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0.4億元,增長4.1%,支出進度91.7%。

            (2)功能區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8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億元,增長12.3%。徐圩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億元,增長156.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4億元,增長84.0%。云臺山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增長14.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億元,增長3.9%。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市執行情況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62.7億元,增長29.9%;政府性基金支出252.2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2. 市級執行情況

            (1)市本級執行情況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73.7億元,增長41.7%;政府性基金支出54.3億元,增長60.6%。

            (2)功能區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政府性基金收入16.4億元,增長47.1%;政府性基金支出9.3億元,下降42.5%。徐圩新區政府性基金收入7.7億元,下降65.3%;政府性基金支出9.6億元,下降43.2%。云臺山景區政府性基金支出1.8億元,全部為上年結轉數。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 全市執行情況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6.9億元,增長101.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6.8億元,增長50.7%。

            2. 市級執行情況

            (1)市本級執行情況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3億元,下降52.7%;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1億元,下降96.2%。

            (2)功能區執行情況[2]

            徐圩新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8億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3]

            1. 全市執行情況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56.3億元,增長19.5%;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38.1億元,增長15.5%。

            2. 市級執行情況

            (1)市本級執行情況

            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00.6億元,增長29.6%;社會保險基金支出88.9億元,增長23.4%。

            (2)功能區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9億元,下降59.1%;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9億元,下降55.1%。徐圩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4億元,下降51.8%;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4億元,下降50.3%。云臺山景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5億元,下降60.1%;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4億元,下降55.0%。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 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余額

            2021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706.2億元,其中:市本級187.9億元、市開發區47.3億元、徐圩新區21.9億元、云臺山景區2.5億元。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658.4億元,其中:市本級183.1億元、市開發區46.2億元、徐圩新區21.7億元、云臺山景區2.4億元。市區兩級政府債務余額均控制在法定限額內。

            2. 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撥付使用情況

            全市共新增地方政府債券51.1億元,其中:市本級11.4億元、徐圩新區1.9億元。新增債券資金下達后,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市財政均于30天內及時撥付至項目單位,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為切實管好用好債券資金,多手段、多維度健全管理機制,加速資金落地見效。一是加強動態監管,對新增債券使用實行穿透式、全過程監控;二是建立通報機制,以定期通報形式,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加快債券資金使用進度;三是開展線下督導,促進工程關鍵難題解決,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避免資金閑置浪費。

            3. 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情況

            全市政府債務還本支出71.8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33.3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38.5億元),付息21.7億元。其中:市本級政府債務還本支出28.9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0.1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8.8億元),付息6.1億元;市開發區政府債務還本支出6.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5.7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0.6億元),付息1.7億元;徐圩新區政府債務還本支出4.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還本支出0.9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3.1億元),付息0.7億元;云臺山景區政府債務還本支出0.2億元(全部為一般債務還本支出),付息0.1億元。

            (六)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情況

            2021年,市本級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一是管理格局全方位。構建涉及政府、部門單位、政策和項目三個層次的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市級298家預算單位全部完成了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編制工作,覆蓋政策、項目、基金等方面的13個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深入開展。二是管理過程全閉合。健全包含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成果應用五個環節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實現預算績效管理邏輯與流程前后呼應、完整閉合。三是管理范圍全覆蓋。擴展包括“四本預算”以及其他各類財政性資金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范圍,不斷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同時,推廣“握指成拳、抱團發展”市縣區整體推進模式,共享工作實踐成果,節約資源成本,提高全市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效率和效果,力促全市預算績效管理水平整體提升,2021年實現全省績效管理考核優秀位次前移。

            目前,財政決算正在編制中,數據還將有變化,最終結果將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并按規定公開。

            二、2021年預算執行主要特點

            一是統籌財政收支格局更加科學。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對財政運行的影響,進一步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財政收入實現量質齊升。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4.8億元,增長12.1%,增幅居全省第4位,稅收占比79.3%。聯動土地出讓管理,出讓收入穩中有增。積極搶抓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機遇,爭取新增債券51.1億元,確保財政收支動態平衡。

            二是直達資金惠企利民更加精準。全面落實財政資金常態化直達機制,科學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確保資金直達基層。依托直達資金監控系統,督促指導縣區建立實名臺賬,精準反映直達資金分配、撥付、使用情況,做到數據真實、賬目清晰、流向明確。全年下達各類直達資金54.2億元,支出52.6億元,支出進度97%,有效增強了基層財力保障水平,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更加突出。積極調整支出結構,集中財力做好保重點工作。加強財政支出管理,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重點領域支出增長較快,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等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6.5%,民生支出占比80.3%,超省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衛生健康、社會保障與就業、教育支出分別增長27.1%、13.8%、6.0%。

            四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更加堅決。市級部門帶頭過緊日子,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強化預算約束,嚴控預算調劑事項,嚴格預算調整追加。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對暫緩實施或不再開展的項目支出,以及超過規定使用期限的結轉結余資金,一律按規定收回預算。節約壓減和收回預算的資金,統籌用于疫情防控、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嚴控單一來源采購,擴大競爭性采購比重,降低采購成本。

            五是基層“三保”政策兜底更加堅實。下達對區轉移支付資金117.8億元,牢牢守住了“三保”底線,有力保障了基層財政平穩運行。完善財政庫款監測機制,對收支平衡壓力較大、庫款保障水平持續偏低的區域進行重點監測,強化風險預警處置。科學測算市對區往來資金,保持庫款合理規模,有效提升了各區財政保障能力。加強實地調研指導,推動“三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三、2021年預算執行的重點工作

            (一)加強政策資金保障,確保財政持續穩定運行

            全力以赴落實資金保障。加強減稅降費政策與支出政策協同優化,服務引導企業增收,壯大企業群體,厚植稅源稅基。圍繞重點行業企業做好收入組織的“加法”,確保財政收入穩預期、有質量、可持續。加大土地供應,保持土地出讓收入合理規模。全市全年土地出讓收入完成249.7億元。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第一時間依規動支市級預備費,專項用于疫情防控。

            千方百計強化政策扶持。落實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執行期限,為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9.37億元。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完成174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制定跨境電商扶持政策,支持舉辦電商發展大會暨 5.18 網絡購物節。

            堅持不懈優化支出結構。以調結構作為保重點的重要抓手,優化財政資源配置,盤活存量、用好增量,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強源頭管控,充分論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實行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動態管理,加強項目概算、資金平衡方案和決算等關鍵環節審核把關。市級全年完成34個初步設計概算和17個竣工財務決算項目評審,凈核減11.12億元。

            (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傾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把該減的稅堅決減到位,該降的費堅決降到位。全年減稅降費171.7億元,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全年退稅24.6億元,支持企業擴大再生產。

            積極擴大財政有效投入。積極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全力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51.1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連宿高速、新機場互通及連接線等104個重要民生和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建設。統籌資金8.25億元,推動園博園項目加快建設。整合調度土地存量資金6億元,助力堿業公司順利搬遷。統籌資金6.52億元,支持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建設、機場港口航線及國際班列運營,構建互聯互通的海陸空立體化物流網絡。

            積極服務壯大實體經濟。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出臺的產業政策,及時足額兌現獎勵資金4.17億元,鼓勵臨港石化、新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安排市級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獎補資金,支持制造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信息化應用示范、“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下達省級特色載體專項資金3000萬元,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提升企業融通發展水平。推動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回升。

            積極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按照“1+N”模式,設立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基金總規模達1.79億元,全年累計發放貸款30余億元。加大財政貼息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發放貸款8.75億元,惠及個人5857人次、企業58戶次。安排普惠金融專項資金,落實擔保業務風險補償、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獎勵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重點為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和“三農”企業服務。

            (三)注重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增添創新發展動能

            加力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健全財政支持科技創新政策,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行動計劃,支持實施科技“揭榜掛帥”項目。統籌3300萬元支持高企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獎勵、雙創載體建設及重大科技活動開展。統籌1.87億元支持招才引智,夯實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礎。

            加力支持打造創新高地。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促進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建設。建立合理的投入和收益分配制度,支持功能區建設和運營管理。統籌資金2.4億元,加快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建設。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功能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放大財政資金效應。

            加力支持產業基金運作。創新財政支持經濟發展方式,完善市級政府投資基金頂層設計,著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放大效應,牽頭組建市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支持設立鄉村振興投資基金、科技創業投資基金。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作為省市共建的區域發展母基金,基金實繳到位20億元,母基金已完成投資14.13億元,子基金規模累計達122.99億元,并通過設立子基金和直投方式完成項目投資81.1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港產城”融合發展。

            (四)聚焦增進民生福祉,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統籌各類穩就業資金1.83億元,推動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安排1.67億元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企業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實現連增連調。統籌各類資金6.5億元,有力支持“雙減”等重大政策落實,教育投入“兩個只增不減”政策落實到位。籌集新冠疫苗接種費用7.37億元,做好全民免費接種經費保障工作。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統籌資金1.6億元,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資源枯竭地區發展,推進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財政政策。統籌資金12.5億元,用于海州區棚改和市區配建保障房建設,支持健全基本住房保障體系。統籌資金1.7億元,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和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統籌資金1.5億元,積極推進“文化港城”和“旅游強市”建設。

            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現代農業發展資金1.29億元、水利資金5.23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7.6億元、農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7000萬元,改善農村生產設施條件。市級安排資金7500萬元,推動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發放補貼資金21.2億元,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完善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體系,全市政策性農業擔保年末在保余額近10億元。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水環境區域補償、污染源排放掛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相關財政政策,分級分層分類落實財政保障責任。全年市財政籌集各級各類生態資金6億元,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五)完善債券管理機制,切實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科學安排債券申報節奏。合理制定債券申報計劃,全年爭取債券資金116.8億元。及時轉貸新增債券資金,為債券項目提供持續穩定現金流。爭取再融資債券償還符合條件的到期政府債券本金,有效防范政府債券兌付風險。同時,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延長債券期限,優化債券期限結構,平滑以后年度償債壓力。

            合理分配債券資金額度。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對新增債券項目進行聯審把關,確保債券資金投向國家明確的重點領域。同時,將新增債務限額分配與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和風險情況掛鉤,確保當年新增債務限額和風險化解進度匹配。

            嚴格債券資金使用監管。切實落實財政可承受能力論證制度,堅持量力而為,新增債券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續融資,不盲目申請債券融資建設。嚴格債券資金使用范圍,加快債券資金使用進度,盡快發揮債券資金拉動投資作用。按要求做好政府債務信息公開相關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加強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全力以赴加強政府性債務率指標調度管控,進一步抓實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工作。一方面統籌資金加大化債力度,減少政府性債務余額“分子”;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盤活土地資源和加快土地掛牌出讓步伐,做好土地出讓金收繳、分解入庫工作,做大做強綜合財力“分母”。全市債務風險等級居于黃色區間中位,東海縣隱性債務在全省率先清零。

            第二部分 落實市人大預算決議情況

            深入貫徹《關于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認真落實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有關決議和審查意見要求,積極加強財政管理,持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自覺接受人大和代表的監督,不斷提升依法理財能力和水平。

            (一)預算管理改革不斷深化。一是深化“零基+限額”管理,打破專項資金固化、只增不減的“基數+增長”管理方式,在做實做細項目的基礎上,根據年度財政承受能力測算各類支出預算上限,確保支出規模與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二是深化預算編制改革,積極推進預算一體化管理,完善項目庫管理機制。三是切實強化預算支出管理,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預算資金審批管理的通知》,完善規范預算追加、調整和大額支出報批流程。2021年度市級預算追加1.2億元,為近年來最低。

            (二)財政管理體制更加完善。一是研究市對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加快建成保障高質量發展的財政體系。調整核電收入級次,調動區級內生發展積極性。延續徐圩新區財政封閉運行管理體制,支持石化產業基地加快發展。二是研究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市與區財政關系,厘清事權和支出責任,提升各區域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三是全面貫徹增值稅留抵退稅長效機制,鼓勵企業有效投入,促進可持續發展。落實留抵退稅35%部分跨省市均衡分擔機制,合理減輕基層財政退稅壓力。

            (三)財政管理效能顯著提高。出臺《連云港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完善市級預算資金審批機制,實施分類呈報、分級審批,構建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深化政府采購改革,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支持小微企業基于政府采購中標總額和采購合同開展低成本融資。首張非稅收入電子票據成功開出,非稅收入電子開票、自動核銷、全程跟蹤、源頭控制的全流程電子化加速推進。圍繞保障重大財稅政策落實、促進會計信息質量提升等方面,著力加強和改善財會監督。繼續深化“六位一體”法治財政標準化管理,全面提升財政法治化水平。

            (四)接受監督工作積極主動。市級預決算草案、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財政管理制度及70家部門、141項專項資金績效目標、256個部門整體績效目標、34項專項資金自評價報告均按要求公開。督促主管部門及時開展審計及財政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落實,保障各項政策落地生效。積極配合人大做好預算預先審查工作,定期報告國有資產綜合管理情況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專項管理情況。深化向人大代表報告聯系常態機制,分領域、分條線、分板塊走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質量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88件,主辦件走訪率達100%。高質量完成2021年全市預算報告并在省人大專項評比中位列第一等次。

            各位代表,全市各級財稅部門擔當作為、改革創新、狠抓落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包括: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市級財政和一些縣區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預算部門的績效意識總體還不夠強,預算績效結果應用需要進一步強化;零基預算理念尚未完全樹立,一些領域支出固化現象依然存在,資金利用效率還不夠高;“錢等項目”問題在少數領域仍然存在,項目前期謀劃準備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第三部分 2022年預算草案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球疫情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市將加速進入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層次開放、高顏值家園、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后發先至”新征程,但財政收支“緊平衡”態勢仍然延續。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進一步加強政策和資金統籌,在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和著力保障重點支出的同時,保持財政可持續發展。

            一、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支出重點和結構,增強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二、預算編制的主要原則

            一是堅持以民為本,統籌“以收定支”與“應保盡保”。收入預算實事求是、科學預測、合理安排。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綜合統籌力度,積極爭取、科學使用新增債券資金,提升財力保障能力。強化政府兜底性保障,守牢“三保”底線,優化支出結構,確保“當期可承受、長期可持續”。

            二是堅持市場決定,統籌“政府有為”與“市場有效”。厘清政府與市場作用邊界,競爭領域最大限度交給市場,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和杠桿效應,激發市場活力。完善財政支出標準體系,深化財政承受能力約束,嚴格限額管理,合理保持政府投資強度和逆周期調節力度,增強財政韌性。

            三是堅持政策協同,統籌“依法理財”與“改革創新”。以貫徹《預算法實施條例》為契機,強化預算剛性約束,防止預算“軟化”。把提質增效貫穿預算管理全過程,推動財政政策與金融、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支出政策與減稅降費政策協同優化,著力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推動各領域工作協同增效。

            四是堅持安全發展,統籌“高質發展”與“風險防范”。以預算績效牽引政策效能提升,落實“花錢問效、無效問責”。加強資金整合統籌,引導資本、技術等要素集聚重點產業,暢通“循環鏈”。樹立底線思維,嚴守政府舉債紅線,逐季降低債務規模,防止風險傳導,確保財政安全。

            三、2022年預算草案綜述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89.9億元,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566.6億元,增長6.1%。

            1. 市本級收支草案

            (1)市本級收入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6.2億元,加上級補助、收入分成、調入資金等,收入合計297.7億元。

            (2)市本級支出

            支出合計297.7億元,構成為:

            ①按體制上解省支出35.1億元;

            ②對區返還支出和一般性轉移性支付支出116.8億元;

            ③一般債務轉貸支出3.5億元;

            ④一般債務還本支出4.8億元;

            ⑤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7.5億元。

            2. 功能區收支草案

            市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45.2億元,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33.3億元,增長19.7%。徐圩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5億元,增長71.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15.1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云臺山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2億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4.2億元,增長5.0%。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03.9億元,增長15.7%;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322.6億元,增長27.9%。

            1. 市本級收支草案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106.5億元,增長45.3%;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114.3億元,增長110.4%。

            2. 功能區收支草案[4]

            市開發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7.1億元,下降56.8%;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15.7億元,增長68.9%。徐圩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20.6億元,增長169.3%;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預計23.7億元,增長146.8%。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11.6億元,下降31.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9.3億元,增長36.8%。

            1. 市本級收支草案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4.0億元,增長74.6%;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3.1億元,剔除化債支出等因素影響,同口徑增長12.9%。

            2. 功能區收支草案

            徐圩新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5.0億元,下降53.7%;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5.0億元,增長4.2%。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156.8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138.6億元,收支與上年基本持平。

            1. 市本級收支草案

            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97.2億元,下降3.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85.6億元,下降3.7%。

            2. 功能區收支草案

            市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1.0億元,增長11.2%;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1.0億元,增長8.2%。徐圩新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0.4億元,增長10.8%;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0.4億元,下降3.0%。云臺山景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0.5億元,增長6.2%;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預計0.5億元,增長6.8%。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 提前下達新增債務限額情況

            省財政廳共提前下達我市新增一般債務限額4.1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9.27億元。其中:市本級一般債務限額0.68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8億元。目前,相關額度已按省財政廳要求分配至具體項目。

            2. 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情況

            全市政府債券到期還本60.1億元(其中:安排財力還本4.7億元,爭取再融資債券接續55.4億元),付息24.0億元,當期債券發行費0.1億元。其中:市本級政府債券到期還本23.6億元(其中:安排財力還本1.1億元,爭取再融資債券接續22.5億元),付息7.5億元,當期債券發行費0.1億元;市開發區政府債券到期還本2.1億元(其中:安排財力還本0.8億元,爭取再融資債券接續1.3億元),付息1.6億元,當期債券發行費15萬元;徐圩新區政府債券到期還本1.8億元(均為爭取再融資債券接續),付息0.8億元,當期債券發行費60萬元;云臺山景區政府債券到期還本0.4億元(均為爭取再融資債券接續),付息0.1億元,當期債券發行費5萬元。

            (六)2022年深化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情況

            2022年,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全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各項改革。圍繞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決策部署和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四年行動計劃,以目標編制為中心,持續推進績效管理提質;以重點評價為契機,加強財政資金管理;以成果應用為導向,推動預算績效管理縱深發展。進一步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為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部分 2022年財政重點工作任務

            全市財稅工作將緊緊圍繞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好財政職能,找準政策發力點,促進財政收支提質增效和財政政策更可持續,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平穩有序安全運行。

            (一)全面提升財政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厚植財源,持續培育稅收增長點,著力推動各地區實現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協同進步。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促進財政收入有質量、可持續。充分考慮財政可承受力、政策可持續性,不隨意提高支出標準,不脫離實際搞過高承諾和過度保障,集中財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有力落實。建立爭取上級資金、政策支持通報機制,支持各級各部門精心組織研究、精準策劃項目,爭取更多的國家、省資金、政策,增強重點工作保障能力。以儲備優質債券項目為基礎,積極爭取新增政府債券,統籌安排預算項目。

            (二)從嚴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要將政府過緊日子作為一種習慣和常態,切實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嚴格預算執行,增強預算剛性約束,加強預算資金審批管理,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調整預算。嚴把支出關口,嚴控編外人員經費,對應由單位正常履行職責的工作事項,不得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變相增加支出。嚴肅財經紀律,嚴格執行會議、培訓等各項經費開支標準、范圍,堅決杜絕鋪張浪費。堅持有保有壓,圍繞民生大事急事難事,精準發力、補上短板,集中財力做好重點領域資金保障,兜牢“三保”底線。

            (三)持續推進現代財稅體制建設。加強預算支出與各類存 量資源的有機銜接,提高預算完整性和財政統籌能力。加強項目 支出管理,落實部門和單位的預算管理主體責任,嚴格按規定批復下達預算,嚴禁無預算、超預算支出。以調結構作為保重點的重要抓手,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加強源頭管控,夯實項目立項等前期工作,充分論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提升項目研究決策的成熟度。嚴格概算控制,加強成本管理,實行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動態管理,不斷提高投資績效。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清理各部門結余結轉沉淀資金,盤活用好政府資源資產。推進重點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落實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著力提高直達資金管理水平,增強直達機制的政策效果。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落實稅制改革各項任務。

            (四)深入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的引導作用,積極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開展預算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建立健全績效評價工作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與完善政策、調整預算安排有機銜接,削減或取消低效無效資金。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推動重點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更加突出績效導向,創新涉企財政支持方式,完善相關政策辦法,注重權責統一,壓實屬地責任,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

            (五)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監管機制。嚴格執行地方政府債務 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制度。強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建立支出進度預警機制,加大對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項目支持力度。完善地方政府債務常態化監測和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結果應用。大力推進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以公開促規范、防風險。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六)全面依法主動接受各方監督。認真貫徹實施預算法及實施條例,落實預算審查監督條例要求,自覺接受人大依法開展預算審查監督,依規向人大報告績效管理情況。深入貫徹落實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預算聯網監督系統。認真聽取吸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高支出預算和政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加大審計反饋問題的整改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各位代表,新征程的奮斗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落實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和奮力譜寫新時代“后發先至”嶄新篇章貢獻積極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 市級預算由市本級預算和市開發區、徐圩新區和云臺山景區等三個功能區預算共同組成(下同)。

            [2] 市開發區和云臺山景區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不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下同)。

            [3] 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省級統籌,基金預決算由省統一編制,不在本報告中反映。

            [4] 云臺山景區無政府性基金收入,不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8а√中文在线官网|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无码高清不卡|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