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06-00608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6-07-06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06〕103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為進一步調動各方面力量,切實加強新形勢下社會救助工作,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現就做好我市社會救助工作通知如下: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調動各方面力量,切實加強新形勢下社會救助工作,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現就做好我市社會救助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建立健全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為重點,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管理規范、法制保障”的原則,積極推動救助體制和機制創新,不斷加強救助服務網絡和信息化建設,最大限度保障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特困戶、災民和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加快實現“兩個率先”、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二)主要目標。力爭到2007年,在全市基本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災民救助制度為基礎,以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為輔助,其他救助、救濟和社會幫扶為補充,政府責任明確,社會廣泛參與,資金落實、管理規范、覆蓋城鄉、公開公正,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的重點內容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要根據近幾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難題,繼續堅持按照“保障基本生活、屬地管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市里要在2006年底完成本級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和實施細則修訂工作,縣區要在2007年1月份完成本級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修訂工作,解決現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細則、規程中工作程序不夠細化,工作職責不夠全面,監督制度不夠健全,管理辦法不夠具體,救助責任不夠到位,法律責任不夠明確問題。二要堅持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每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城市困難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要建立低保家庭成員就業后“救助漸退”制度,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退出。三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以及物價上漲指數、最低工資和失業保險金標準的變動,本著既能保障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又能促進有勞動能力者積極再就業的原則,科學地制定和調整城市低保標準。四要做好分類施保工作,特別是對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殘疾、年老等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給予重點救助,幫助他們解決醫療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困難。五要加大保障資金投入力度,規范低保申請、評議、審定和發放程序,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確保低保金按月足額發放。
               (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要根據近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實際問題和難題,按照“保障基本生活、屬地管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面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市要在2006年底完成本級對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意見修改工作,成為保障辦法,縣區要在2007年4月份之前要完成本級對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細則修訂工作,解決現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意見、細則中工作程序不夠細化,工作職責不夠全面,監督制度不夠健全,管理辦法不夠具體,救助責任不夠到位,法律責任不夠明確問題。二要堅持動態管理,抓緊建立健全農村低保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低保申請、評議、審定和發放等操作工作程序,做到應保盡保,每年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退出。三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農村居民收入變化情況,本著既能保障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又能促進有勞動能力者積極從事生產勞動的原則,科學地制定和調整農村低保標準。四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低保所需資金足額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保證低保金按期足額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

            (三)災害應急救助工作。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災害管理應急、協調、社會動員、信息共享和監督檢查機制,加強災害管理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形成救災合力。二要不斷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體系,提高應對突發性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24小時內, 災民的吃、穿、住、飲用水、醫療等救助措施到位。三要建立健全災害管理工作法規體系,明確政府、社會及受災群眾的職責、權利和義務,規范政府的災害管理行為,推動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四)農村五保供養工作。主要是著力加強和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管理工作水平。做到統一審批標準、統一供養經費來源、統一供養標準、統一社會化發放、統一辦理合作醫療、統一敬老院運作經費及工作人員工資,加強制度建設。一要按照國務院新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認真做好申請(報告)、評議、審核、審批工作,確保農村居民中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在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情況下,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二要落實農村五保供養資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的規定。對有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的地方,可以從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中安排資金,用于補助和改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對農村分散五保供養對象將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歸該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所有,但應在對其供養標準內扣除這部分收益。供養經費要專賬管理、專款專用,供養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并全面推行集中供養經費由縣、區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鄉鎮敬老院,分散供養經費通過金融機構或郵局直接發放到戶;三要加快農村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力爭2年內全市集中供養率達到60%以上。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五保供養, 逐步建立起多元投入保障機制。鄉級政府每年要安排不少于2萬元敬老院維修經費。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并軌,解決五保老人治病難問題。把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要為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提供必要的設備、管理資金,并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選好一個院長,由事業心、責任心強,樂于奉獻,富有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建好一支隊伍,按照1:10的比例配備到位,工作人員要熱愛老人事業,并確保基本工作待遇。探索一套管理辦法,要建立推行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制度。對分散五保供養對象,要建立一個服務網絡。力爭2007年底前制定出全市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管理細則。

            (五)不斷完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按照國務院《城 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及民政部《城市生活 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堅持“自愿受助,無償救助”的原則,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十一五”期間,市及東海、灌云縣要進一步完善救助管理站,贛榆、灌南、連云要組建救助管理站。加快社會救助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社會救助管理網絡。加強人員培訓,規范救助管理,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 進一步完善流浪兒童、貧困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六)加快實施城鄉醫療救助。精心組織城市醫療救助試點 工作, 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力爭 2007 年在全市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規范化的城市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實施《連云港市農村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各級財政要加大對農村醫療救助的投入,以縣、區為單位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基金,結合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開展農村醫療救助工作。

            (七)切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子女入學。建立政府主導、學 校聯動、社會參與的扶困助學機制,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資助經濟困難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的助學制度,全面推行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新機制, 增加獎助學經費和貸款貼息, 保證每個經濟困難家庭子女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保證每個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因貧失學。

            (八)建立健全住房救助制度。強化政府住房保障職能, 以 財政預算資金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穩定規范的住房保障經費來源。對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 庭,實施發放住房租金補貼、實物配租、租金核減等方式的住房救助,逐步解決城鎮困難家庭住房難問題。對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特困戶或五保戶中的無房、危房和房屋失修戶, 實行多形式的住房救助。

            (九)積極開展就業援助。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政策,促進困難群眾特別是城市低保人員就業。加大城鄉勞動力轉移力度, 抓 好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 幫助他們盡早實現就業再就業。切實搞好殘疾人尤其是貧困殘疾人就業援助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 鼓勵殘疾人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 , 對以吸納殘疾人就業為主的福利企業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不斷拓展殘疾人就業渠道。

            (十)大力實施法律援助。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強化政府法律援助責任,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建設,向符合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鼓勵法律服務機構為城鄉貧困弱勢群體無償提供法律服務,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意義,把這項工作真正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周密部署,狠抓落實。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歸口管理、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管理體制,認真制定和落實社會救助政策,組織協調本地區的社會救助工作。民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綜合協調的職責。發展改革、勞動保障、統計、財政、衛生、教育、建設、農林、公安、司法、人事、物價、審計和監察等部門要各 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會救助工作。

            (二)完善機構隊伍。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以及社區居委會及村委會的作用,建立健全基層社會救助管理服務網絡。各街道、鄉鎮、城鎮社區和有條件的村要明確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區域內社會救助事務。增強廣大社會救助工作者的“親民、愛民、為民”意識,健全工作制度,改進工作方式,努力實現社會救助工作規范化、集約化、便民化。同時,加強對社會救助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不斷提高社會救助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將社會救助所需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證各項社會救助資金的落實。在年度全市低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超過 3%( 3%) 時,對城市低保對象和下崗失業人員給予一個月的全額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的一次性價格補貼。各級政府接受的社會捐贈資金、發行福利彩票所籌公益金,每年要按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會救助。加強社會救助資金管理,強化財務監督和審計,確保救助資金的正確投向,防止救助資金多頭募集、分散投入和重復使用,努力提高社會救助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營造良好氛圍。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 的傳統美德暨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事業,廣泛開展面向城鄉困難群眾的社會捐贈和結對幫扶等活動,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和幫助困難群眾的良好風尚。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充分發揮各級慈善機構的作用。積極推進“慈善超市”建設,已經建立的縣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規范運作, 尚未建立的縣區要結合實際開展試點、逐步推廣。工會、共青團、婦聯、 殘聯、工商聯、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要發揮各自職能,開展符合自身特點、形式靈活多樣的社會救助活動。

             

            二○○六年七月六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嫩草影院无码av|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