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4-00218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4-08-03 |
標 題 | 市政府關于印發連云港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發〔2004〕166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現將《連云港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要求,精心組織,抓緊實施,切實把我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落實到位。 | ||
時 效 |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關于印發連云港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連云港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要求,精心組織,抓緊實施,切實把我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落實到位。
二○○四年八月三日
連云港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十一五”期間,是我市全面融入“兩個率先”大局,實現“富民強市、快速崛起”的關鍵時期。“十一五”規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編制和實施好這一輪規劃,對于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和省“十一五”規劃編制會議精神,按照編制程序,結合我市具體情況,現對 “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以新的發展觀指導編制工作。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是新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全面、協調、可持續”是新發展觀的本質,“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新發展觀的目的,“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外發展和對外開放”是新發展觀的要求。
(二)明確新時期規劃的性質和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劃的主要作用是實現國家戰略目標,有效配置公共資源,促進共同富裕。同時,規劃也是政府履行宏觀調控、經濟調節、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依據。對一些重大建設項目,要求依據規劃來決策,先編規劃,后審項目。
(三)明確對規劃編制的組織實施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計委,負責日常部門協調等工作。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要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及工作班子。
二、編制要求
在“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中,要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繼續深化規劃體制改革。在規劃理念上,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規劃體系上,要探索形成功能清晰、銜接協調的規劃體系。在規劃內容上,要增強規劃的針對性,突出有限目標和重點任務;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務實地編制規劃,力戒空話、套話;在規劃編制的整個過程中,要始終積極爭取將我市確定的重大項目納入省和國家的規劃。在編制程序上,要建立規范化的民主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備案和評估制度。切實做到強化總體規劃的功能,做深專項規劃,做實縣區規劃。
總體規劃就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是總體性、綱領性的規劃,在各類規劃中處于“龍頭”地位,是編制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各項經濟政策和年度計劃的依據。“十一五”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以5年為主,為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相銜接,展望到2020年。
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延伸和細化,是指導該領域發展,并決定該領域重大項目和安排政府投資的依據。編制好專項規劃,要合理界定規劃領域,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推進政府職能從項目管理向規劃管理轉變。
縣區規劃要更多地闡述與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成為有約束力、可操作的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規劃。要突出空間布局,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
三、進度安排
根據規劃編制程序,按照2006年初規劃綱要提交市人大審議批準的時間要求,我市“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分為4個階段,總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為前期研究階段,從2004年7月到2004年12月。主要任務是,組織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對前期研究課題進行聽議,全面完成前期研究課題。
第二階段為專項規劃編制和總體規劃基本思路形成階段,從2005年1月到2005年6月。主要任務是,完成15個專項規劃初稿,理清發展思路,提出發展的總體設想、主線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完成“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
第三階段為規劃綱要框架形成階段,從2005年7月—9月。主要任務是收集整理資料,進行規劃編制的調查研究工作,起草“十一五”規劃綱要框架,完成專項規劃。
第四階段為規劃綱要形成和審議階段,從2005年10月—2006年初。主要任務是,形成“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報市委和市政府審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批準。
四、重點課題
在深入研究國家(10個重點問題)和省重大研究課題(8個方面37個重大課題)并充分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初步梳理了包括總體思路、人民生活、綜合競爭力、區域經濟與城市化、對外開放、沿海開發等6個方面16個重大研究課題。
整個課題研究采取市計委直接牽頭組織力量研究(主要是針對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課題)、委托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研究(主要是針對專業性較強的課題)、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研究(主要是針對涉及全局性、具有前瞻性的課題)3種方式。調研成果將作為編制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第一手基礎資料,同時注重搞好各調研單位間的合作交流,以確保各類規劃之間的充分銜接,推進資源共享,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指導性。具體研究方式安排如下:
(一)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富民強市,全面實現小康的思路。(招標研究,市計委參與)
(二)如何改善地方財政收支結構的思路。(市財政局負責)
(三)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市社會保障制度。(市勞動局負責)
(四)如何促進農民增收,解決“三農”問題。(市委農辦負責)
(五)如何加速推進工業化的思路。(市經貿委負責)
(六)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研究。(市計委負責)
(七)如何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市科技局負責)
(八)如何進行我市重大生產力布局調整。(招標研究,市重大辦參與)
(九)連云港市臨港產業區發展戰略研究(招標研究,市計委負責)
(十)東隴海產業帶(連云港段)發展思路與對策。(市計委負責)
(十一)如何形成私營個體經濟與開放型經濟并駕齊驅的發展格局。(市統計局負責)
(十二)如何適應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投資的效率和水平。(市計委負責)
(十三)連云港綜合交通體系研究。(市交通局負責)
(十四)如何加快城市化進程。(委托研究,市計委負責)
(十五)如何加快我市勞動力有序轉移和素質提高的思路。(市勞動局負責)
(十六)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市環保局負責)。
以上前期課題研究工作于2004年12月底前完成。
五、專項規劃(部分規劃工作已經開展):
(一) 連云港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委托,市規劃局負責)
(二) 連云港市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市計委負責)
(三) 連云港市制造業發展規劃。(委托,市經貿委負責)
(四) 連云港市開發園區建設規劃。(市外經局負責)
(五) 連云港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市計委負責)
(六) 連云港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委托,市計委負責)
(七) 連云港市外向型經濟發展規劃。(市外經局負責)
(八) 連云港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市教育局負責)
(九) 連云港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市衛生局負責)
(十) 連云港港口發展規劃。(委托,連云港港口集團負責)
(十一) 連云港市基礎設施及重大項目規劃。(市計委負責)
(十二) 連云港市沿海開發規劃。(招標,市計委配合)
(十三) 連云港市生態型城市規劃。(委托,市環保局負責)
(十四) 連云港市水利事業發展規劃。(市水利局負責)
(十五) 連云港市國土開發利用規劃。(委托,市國土局負責)
(十六) 連云港市交通運輸業發展規劃。(委托,市交通局負責)
(十七) 連云港市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市信息產業局負責)
(十八) 連云港市旅游業發展規劃。(委托,市旅游局負責)
(十九) 連云港市城市化發展規劃。(委托,市建設局負責)
(二十) 連云港市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規劃。(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負責)
除以上指定的專項規劃,各行業主管部門可根據需要,自行決定是否編制本行業專項規劃。
專項規劃完成時間為2005年6月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