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4-00283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4-02-23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連云港工商局《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促進我市名牌商標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04〕22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連云港?工商局《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促進我市名牌商標發展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轉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 ||
時 效 |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連云港工商局《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促進我市名牌商標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連云港工商局《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促進我市名牌商標發展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轉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關于加快實施商標戰略促進
我市名牌商標發展的意見
連云港工商局
(2004年2月22日)
為有效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申請注冊商標和爭創知名、著名、馳名商標,進一步提高我市企業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全市經濟“超常發展,快速崛起”,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認識加快實施商標戰略的重要意義
商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經營者生產產品、提供服務的質量象征,又是經營者獨特個性、文化品位和商業信譽等因素的綜合載體,是經營者的無形資產。實施商標戰略就是要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商標本身所擁有的功能和作用,廣泛地開拓市場,使其服務于經濟發展。加快實施商標戰略,尤其是名牌商標戰略,有利于樹立產品和服務的良好聲譽和信譽,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有利于將產品的質量、性能等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增強其開拓、占領和鞏固市場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名品、名企聚集,壯大和發展地方支柱產業。經濟發展的史實證明,一個省級的名牌可以支撐一個縣、一個市的經濟,一個國家級的名牌可以支撐一個市、一個省的經濟,一個世界級的名牌可以支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經濟。但我市企業在申請商標注冊,正確使用商標,爭創知名、著名乃至中國馳名商標等方面,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突出表現在:商標總量較少,注冊商標增長較慢,一批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正在逐步流失,一些特色產業和大中型企業對“商標”和“字號”缺乏必要的保護。據統計,2003年底我市注冊商標僅占全省注冊商標總數的2.4%,列全省倒數第三,沒有一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也僅占全省的2.8%,全市擁有注冊商標的企業僅占全市企業總數的17%;擁有注冊商標的個體私營企業更少,僅占個體私營企業總數0.07%,遠遠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我市因企業改制、轉產、倒閉、破產、停業等原因,近五分之一的注冊商標處于閑置狀態,近三分之一的注冊商標未正常使用。這些都與我市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實施商標戰略的重要意義,把商標戰略工作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緊抓好,抓出實效。要利用多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廣泛宣傳商標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相關部門、各類市場主體的商標戰略意識。宣傳中要做到廣泛宣傳與個別指導相結合,有關部門要經常深入企業指導商標工作,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商標問題。
二、進一步明確目標,加快推進名牌戰略工程
在我市經濟“超常發展、快速崛起”的進程中,必須將實施名牌戰略工程作為促進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的一個有效手段切實抓緊抓好。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明確“十五”期間我市名牌工程的總體目標:全市注冊商標數力爭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發展,至“十五”末全市注冊商標總數達到4000件以上。年平均認定市知名商標20件,十五計劃末實現市知名商標達150件以上。力爭每年爭創省著名商標5件,十五計劃末全市省著名商標總數達25件。幫助、指導連云港中金包裝有限公司、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積極創造條件,爭創中國馳名商標,盡快實現我市中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
要切實加強農副土特產品的商標發展工作,力爭走出一條運用商標品牌興農、富農的道路。要引導、鼓勵和幫助農民注冊農產品商標,盡快成立農、林、漁、牧等為主的行業協會和農副土特產品工商團體,充分發揮團體作用,申請注冊農副土特產品的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形成拳頭商品,取得更大的農業規模經濟效益。各縣(區)農副產品注冊商標要不低于年發展目標數的20%,十五計劃期間,各縣(區)要有一件以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商標專業人員要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全力做好指導性工作,引導農民和各類團體形成創立品牌的觀念,幫助指導正確使用商標和開展有效的廣告宣傳。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農副產品商標運作機制,在發展農副產品的技術指導、開發引進新品種和提供技術服務上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商標為紐帶,以營銷公司作為特色農產品的龍頭,將公司與農戶、公司與公司有機聯系起來,將商標作為資源,進行專業化經營和開發。
三、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
(一)發揮政府牽頭組織作用。各級政府要把引導商標注冊和創名牌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和年度經濟工作考核,加大宣傳和指導力度,堅持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證各項目標的落實。
1.強化組織領導。市政府建立實施商標戰略聯席會議制度,各縣區主要負責人,經貿委、財政、工商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市政府不定期召集相關成員單位研究解決實施商標戰略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各縣(區)、鄉(鎮)及有關企業主管部門要明確領導分工,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實。
2.強化目標考核。市目標辦負責對各縣(區)、市有關企業主管部門商標戰略目標的考核,實行半年初考,年終考核兌現。
3.實施獎勵,鼓勵爭先創優。從2004年開始,對新獲準注冊為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按每件0.5萬元標準獎勵;對新認定為市知名商標的,按每件0.5萬元標準獎勵;對新認定為省著名商標的,按每件20萬元標準獎勵;對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按每件30萬元標準進行獎勵。以上獎勵由企業納稅所在市、縣(區)財政承擔。
(二)發揮工商打假保名牌職能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商標監管職能,充分運用“華東五省一市商標管理協作網絡”和“淮海經濟區商標保護協作網絡”,積極與市內知名品牌企業聯手開展打假行動,及時有效地保護好我市企業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三)發揮商標協會中介組織作用。商標協會要切實履行職責,當好政府的參謀和助手,團結全體商標會員,把市內經濟效益好、商標有一定知名度并有志于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企業吸收到協會中來,通過會員的示范作用,帶動全市企業增強商標意識,發展商標數量,爭創馳、著、知名商標,不斷提高我市企業和產品知名度。
(四)發揮部門協作作用。全市各相關部門要依據各自的職能,重視和支持商標戰略工作的實施,形成一個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良好環境。工商部門要發揮職能優勢,大力引導幫助各類市場主體申請商標注冊,積極幫助企業爭創馳、著、知名商標,要建立健全“連云港市商標信息庫”,實現部門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財政部門要保證創品牌經費、獎勵表彰資金落實到位,稅務部門要運用現行扶持政策支持企業爭創品牌;外經貿部門要積極指導創牌企業的對外貿易工作,支持企業擴大進出口貿易;金融部門要做好創品牌企業的資金融通服務;科技、人事部門要支持創品牌企業引進先進科技項目和技術人才;農林等部門要為爭創農副產品品牌的企業當好參謀,做好服務;規劃、建設、城管、公安等部門在規劃建設、廣告設置等方面要為實施商標戰略工程提供優質服務。
附件: 2004全市申請注冊商標目標數
2004全市申請注冊商標目標數
贛榆縣 66件 港務局 6件
東海縣 66件 市農業局 4件
灌云縣 54件 市農開局 4件
灌南縣 36件 振興集團 1件
新浦區 18件 市旅游局 4件
海州區 15件 連島度假區 4件
連云區 15件 海通集團 6件
開發區 30件
云臺山管委會 4件
市經貿委 101件
供電公司 4件
新電公司 4件
716研究所 4件
市金橋公司 5件
市外經貿局 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