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12-00026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2-06-13
            標 題 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
            文 號 連政發〔2012〕75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加強我市統計工作的意見: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二、不斷提升統計工作現代化水平;三、科學組織統計調查;四、切實加強統計數據管理;五、大力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六、著力提升統計服務水平;七、切實加強統計保障。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

            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為充分發揮統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信息、咨詢和監督作用,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11〕167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統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提高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政府統計公信力,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著力提升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推動統計生產方式和統計管理方式的創新變革,實現統計方法、技術手段、管理機制的現代化,全面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基本建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國際統計規則相銜接,全面準確反映全市發展情況,體制完善、方法科學、技術先進、組織結構合理的大統計體系。把統計部門打造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管理中心和監測評價中心。

              二、不斷提升統計工作現代化水平

              (一)著力推進四大工程建設。加快建設基本統計單位名錄庫、企業(單位)一套表制度、統一的數據采集處理軟件平臺、聯網直報系統等互相聯系、共為整體的四大工程,實現統計調查流程再造,促進統計工作規范統一。從2011年報和2012年定報開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內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全面實施企業一套表制度;2015年,全面實現我市各級統計機構在線同步接受、審核和共享原始數據。

              (二)加快建設統計信息化基礎項目。推動整合市級政府部門統計數據信息,加快建設市宏觀經濟數據庫,建成市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實現全市統計信息資源及時共享。建立統一的分專業應用平臺,滿足國民經濟核算及各大行業、各相關產業的業務分析需要。推進市、縣、鄉鎮(街道)以及統計調查單位統計信息化建設,確保實現市統計信息系統與省系統的互聯對接,以及全市三級政府統計機構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

              (三)積極拓展統計信息化應用領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統計信息化技術支撐和應用支撐能力,努力實現統計工作從調查任務布置到數據采集、傳輸、加工、匯總、存儲和發布的全流程電子化、網絡化。積極利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空間信息技術,主要用于三農統計調查、人口統計調查、經濟普查、投資統計調查、城鄉劃分工作及其他各項專業調查之中。積極應用物聯網技術,準確把握企業生產的整個流程和基本環節,為核實和評估工業、節能減排、交通運輸和批發零售等領域統計數據提供詳實可信的參照依據。積極完善全市統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健全統計數據災難備份系統。

              三、科學組織統計調查

              (一)提升國民經濟核算水平。以國民經濟核算為核心,提高核算所需的統計、財務、業務等基礎數據質量,注重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結構和速度的銜接,切實加強專業數據質量控制,建立科學的核算數據評估機制,客觀真實地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穩妥推進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工作,市各有關部門要按月提供全市及分縣區的核算基礎數據資料。繼續做好投入產出等基礎性核算工作,擴大國民經濟核算領域,深入研究產業結構、價格變動等對經濟的影響,提高科學核算水平。

              (二)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以服務業增加值核算為中心,按照統全、統準、統實的要求,加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旅游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統計工作力度,實現全行業覆蓋。加快建立全市服務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服務業企業(單位)聯網直報平臺,實行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全面調查、規模以下企業(單位)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實現全社會覆蓋。提高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學性、可比性及可操作性,正確反映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狀況,為推進全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各縣區政府要建立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對部門服務業統計工作的協調,督促部門準確及時上報統計數據。

              (三)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工作。按照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的要求,建立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制度。根據新興產業發展變化情況,及時拓展或調整統計調查內容,努力適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要求,客觀準確地反映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狀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要求,從科技投入、企業創新、知識產權、創新績效、創新環境等方面完善創新統計指標體系,綜合反映我市科技創新以及創新型城市建設進程等情況。

              (四)探索開展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積極探索全市海洋經濟統計調查,開展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研究,建立海洋經濟跟蹤、監測體系;掌握各類海洋產業活動的基本情況,了解海洋行業能力建設狀況;建立健全海洋經濟信息平臺,開展海洋經濟核算及產業比較分析,為制定全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五)完善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統計工作。積極開展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統計工作,全面反映社會發展和管理水平。定期發布社會發展與管理水平評價結果,增強對社會發展形勢的分析、監測、研判和預警能力,為社會管理提供決策參考。著力加強城鄉居民收入、教育、就業、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養老服務等方面的統計,全面準確反映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幸福感和滿意度。加強對人口總量、結構、遷移變動的統計監測,加強全市人口統計數據資源的整合、評估與發布。

              (六)推進生態環境統計工作。加強對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生態環境、自然災害、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城市環境和農村環境等方面的統計,客觀反映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情況。積極開展生態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監測統計工作,定期發布生態市建設進展情況。加快開展環境保護支出統計,準確反映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投入。

              (七)認真做好各類普查工作。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積極組織各類普查工作。統計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要通力合作,搞實搞準各類普查數據,摸清家底,為常規統計提供全面、翔實、準確的基礎數據。

              四、切實加強統計數據管理

              (一)建立健全統計制度。各級統計部門要圍繞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不斷健全和優化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相應的統計調查制度,客觀準確地反映現實情況。未依法建立統計制度的指標,不得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的規劃或計劃目標。

              (二)完善基本單位名錄庫。以普查年度建立的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基礎,建立名錄庫動態維護更新制度。各縣區機構編制、民政、稅務、質監和工商等部門要定期向同級統計部門提供新增、變更和注銷單位的名錄資料,確保名錄庫中的單位不重不漏、基礎信息準確完整。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系統功能,實現基本單位名錄庫與部門行政登記資料的無縫對接、實時共享。

              (三)規范管理統計數據。建立健全基層單位原始記錄、統計臺賬,夯實統計數據采集基礎。加強數據報送環節的審核把關,強化對基層上報統計數據的審核和評估認定工作。市級統計數據以市級統計機構公布的為準。未經統計部門審核的數據,不得作為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評、實績考核的依據。各部門發布涉及國民經濟核算的統計數據,應與統計部門核準的數據保持一致,未經審核認可,不得對外發布。

              五、大力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

              (一)加強部門統計工作。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職能需要,設置統計崗位和配備至少1名專職統計人員,切實履行行業統計職責。市級服務業重點部門和單位,要完善統計網絡,加強對縣區對口部門統計工作的管理,努力實現服務業統計向下延伸。各縣區統計部門要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服務、指導和協調力度,不斷提升部門統計水平。

              (二)全面實行在地統計。改革市區現行的統計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圍內實行在地統計。除少數特殊單位外,市區各類調查對象不論其行政隸屬關系、所有制性質、經營方式,均由其所在地的區政府(含園區管委會,下同)統計機構依法行使統計職能。各區政府要建立健全統計網絡,強化統計機構建設,增加配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統計人員,在業務經費、工作條件上給予支持保證,確保在地統計改革順利推進。

              (三)建立健全縣區統計機構。認真貫徹執行《江蘇省貫徹〈縣級統計機構工作規范〉的實施辦法》,縣區統計機構要適應統計需求和統計任務日益增長的狀況,及時充實人員、改善條件。省級以上開發園區要設立或明確承擔統計工作職責的機構,配備與工作量相當的統計人員,并在十二五期間完成統計達標驗收。

              (四)充實基層統計力量。按照《江蘇省鄉鎮街道統計工作規范》,開展基層統計機構規范化建設活動,提升基層統計機構統計能力。積極探索縣級以下分片區設立統計機構。鄉鎮(街道)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加強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加強社區、農村統計力量,研究探索按社區、行政村配備統計協管員,并給予相應補貼的勞動報酬制度。

              (五)探索發展市場化統計方式。積極穩妥發展第三方統計力量,培育發展民間統計調查機構,發展專業化統計調查機構。鼓勵企事業單位委托民間統計機構代理統計事務、填報統計資料。穩步探索政府統計調查委托民間統計機構組織實施的工作模式。各縣區統計部門對民間統計調查機構要加強監督管理。

              六、著力提升統計服務水平

              (一)突出重點統計監測。圍繞建設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評價中心的目標,不斷完善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全面小康統計監測、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監測、社會發展評價、科技進步監測、生態市建設監測、節能預警監測、文化產業績效考核、農業現代化進程監測等重點統計監測。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適時調整統計監測重點,近期重點開展八項工程實施進程的統計監測。

              (二)開展社情民意調查。切實發揮統計部門社情民意調查機構的作用,積極開展民生、民意、社會滿意度和黨委、政府部門績效等調查監測。加強社情民意調查工作,不斷豐富調查內容,努力拓展調查范圍。設立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CATI),建立起以計算機輔助調查軟件和統計分析軟件為基礎的社情民意數據分析系統,提高社情民意調查的時效和質量。

              (三)構建統計指數體系。積極圍繞生產、消費、流通等主要經濟運行環節,以及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民生幸福、生態文明、和諧社會等重要方面,開展統計指數的應用研究,適時構建我市發展統計指數體系,客觀描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動方向、變動幅度和影響因素,為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公眾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四)加強經濟監測預警。強化對統計數據的挖掘和相互關系分析,切實提高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預判、詮釋解讀和決策咨詢能力,及時反映經濟運行中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建立我市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系統,增強經濟監測預警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強化區域統計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構建相互支持、互利共贏的區域統計合作機制,及時開展區域發展比較分析。積極開展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統計監測工作。

              七、切實加強統計保障

              (一)堅持依法統計。統計部門作為政府執法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守職業道德,為被調查對象保守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繼續加大統計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強化統計調查對象自覺履行《統計法》意識,確保按規定及時準確向統計部門報送相關數據。加大查處力度,對不依照《統計法》開展統計工作的部門和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縣區統計部門要加強統計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強化統計執法檢查力量。嚴格執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統計從業資格或相應的統計職稱。

              (二)強化統計宣傳。統計部門要與新聞宣傳機構密切合作,健全統計新聞發布會和統計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向新聞媒體通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發布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數據。要在政府統計門戶網站設立統計數據發布欄目,及時公布相關統計數據。建立在線統計工作平臺,深入解讀統計數據,詮釋統計指標。建立初步統計數據發布制度,滿足各類統計用戶的多層次統計需求。各縣區新聞宣傳機構要適時組織報道重大統計活動,普及統計知識,開展統計法制宣傳,營造促進統計工作科學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加強統計干部隊伍建設。實施統計部門系統內上下之間、統計部門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掛職鍛煉,提高統計干部的業務能力。加大統計干部的交流力度,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統計干部到地方任職,選派熟悉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干部到統計部門任職。加強對統計領導干部的管理,各縣區統計部門負責人的調動,須事先征求上級統計部門的意見。其中,主要負責人的調動,須征得上級統計部門的同意。

              (四)進一步加大對統計工作的投入。為滿足統計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將統計日常工作經費、四大工程建設經費和統計的專項調查、監測評價、民意調查、信息化建設、業務培訓、周期性普查、大型調查等項目經費,足額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安排專項資金,著力改善鄉鎮(街道)統計機構工作條件。

              (五)嚴格統計工作考核。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考核,促進統計部門工作到位、任務完成。充分發揮統計綜合部門的作用,加強對部門統計工作的考核,并將考核情況專題向政府報告,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中。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