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15-00693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5-10-28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5〕157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發展低碳經濟,創建低碳城市,是連云港市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轉型升級、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為加快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扎實有序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時 效 根據《市政府關于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的通知》(連政發〔2020〕95號),此文件已廢止。 文件下載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0月28日


            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發展低碳經濟,創建低碳城市,是連云港市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轉型升級、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為加快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扎實有序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緊緊圍繞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基本方針政策,緊密結合連云港所處工業化發展加速期、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攻堅期實際情況,科學把握低碳內涵,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核心,以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為支撐,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加快構建低碳生產生活體系。集聚資源,重點突破,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和吸收相結合,提高低碳關鍵技術和核心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以用促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低碳產業新增長點;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和諧統一。

              (二)基本原則。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低碳城市建設工作要啟動迅速、輿論先行、試點突破、全面推進、分步實施、逐步深化,統籌安排當前工作和遠期任務,成熟一個開展一個,通過積累經驗、夯實基礎、提升實力、積蓄力量,努力推動我市低碳城市建設水平持續提升。近期率先在試點示范方面取得新突破、低碳能源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低碳能力建設方面取得新成效。一是政府推動、市場引領;二是突出重點、分步實施;三是因地制宜、共同參與;四是理念創新、技術引領;五是特色示范、項目帶動。

              二、工作目標

              通過低碳城市建設和發展,基本形成城市發展貫徹低碳理念、經濟轉型依靠低碳產業、社會公眾營造低碳氛圍的可持續發展局面。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低碳產業、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為特色的低碳城市,經濟發展方式向低碳發展轉型取得初步成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機制和有利于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十三五期間逐步強化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權進入市場交易。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能耗比十二五末降低完成省定目標,力爭到2025年明顯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增加3個以上百分點。戰略性低碳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農業、公共交通、建筑等低碳發展水平體現先進性。碳匯建設明顯加快,低碳發展能力有較大提升,基本建立較完善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數據管理體系。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工作機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全市低碳城市建設各項工作的協調和落實、政策的擬定和推行。各縣(區)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縣(區)政府是實施低碳城市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同時,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市直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職責,積極配合和認真抓好各自領域低碳城市建設工作,形成共同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的工作合力。(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徐圩新區、高新區、云臺山景區管委會,市編委辦,市財政局、市環保局。)

              (二)編制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一是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委托海峽兩岸專業機構組織編制《連云港市低碳城市發展規劃》,認真開展規劃調研、成果比選等前期工作,做好與國家省低碳發展規劃、連云港市十三五規劃的銜接。《規劃》以2015年為基準年,分別以5年、10年、20年為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期,確定近期工作任務和遠期奮斗目標。邀請國內外高水平專家對規劃、實施方案進行全面評審,提高規劃、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先進性、可操作性。在組織《規劃》實施、重點低碳產業遴選、重大精品項目確定及引進、低碳管理及服務機構培育等方面與臺灣地區專業機構開展有效合作。市相關部門、有關企業要相應做好低碳產業、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企業、低碳社區以及碳匯建設等系列子規劃和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各縣區、園區要做好低碳縣區、低碳園區規劃和實施方案編制工作;二是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同步開展《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明確職責,細化推進計劃和工作措施;三是制定《連云港市低碳城市建設五年行動方案》,推行實施優化空間布局行動、發展低碳產業行動、構建低碳生產模式行動、碳匯建設行動、低碳建筑行動、低碳能源行動、低碳交通行動、低碳能力建設行動、構建低碳生活方式行動等九大低碳城市建設行動計劃。(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徐圩新區、高新區、云臺山景區管委會,市委宣傳部、市臺辦,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建設局、市交通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海洋漁業局。)

              (三)開展試點示范先行工作。在全市低碳城市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工作方案編制完成前,啟動低碳試點示范工作,確定一批低碳發展的試點示范項目。列入試點示范的單位要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制定低碳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建立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排定工作計劃,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

              1.低碳園區試點: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2.低碳城鎮試點:海州區浦南鎮;3.低碳產業試點:一是低碳農業,云臺農場現代農業基地;二是低碳工業,連云港化工園區;三是低碳服務業,杰瑞科技創意產業園;4.低碳企業試點: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鑌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5.低碳交通試點:連云港海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低碳建筑試點:市環保局辦公樓;7.低碳小區試點:蒼梧三期、中央華府、秀逸蘇杭;8.低碳醫院試點: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9.低碳能源試點:日出東方太陽雨公司;10.碳匯林建設試點:沿海防護林。(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灌南縣、贛榆區、海州區政府,市開發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建設局、市住房局、市交通局、市林業局、市衛計委、市機關事務局,716研究所、日出東方太陽雨、城建控股集團。)

              (四)構建低碳能源體系。著力構建以低碳、綠色、環保、循環為特征的新型低碳能源體系,努力推動我市能源高碳消費結構低碳化。實行嚴格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加強能源審計,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進行能源監察審計,落實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狠抓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定全市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和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預警機制,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審批,對能源消費總量超出控制目標的地區新上高耗能項目實行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結合省政府下達我市的煤控指標,到2017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879萬噸以內,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加不高于35萬噸標煤、增速不高于1.43%。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加快推進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加快發展光伏發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到2017年核電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擴大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商務局。)

              (五)加快低碳發展能力建設。一是探索建立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體制機制,實行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掌握企事業單位碳家底,為2017年實行碳排放權交易做好準備,在此基礎上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和考核制度。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低碳認證、咨詢中介機構。研究實施低碳產品認證和標準標識制度,鼓勵低碳產品推廣和應用,重點培育低碳服務機構,鼓勵社會參與,建立低碳推廣服務中心。三是加快構建城市碳排放核算與管理平臺,重點建設連云港低碳綜合管理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落實低碳理念,創新低碳管理模式。平臺作為低碳城市的智能管家和政府低碳監管的決策參謀,通過提供數據采集與核算、輔助決策與管理,從觀念思路、技術應用、工作機制以及管理決策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實踐。四是提高碳減排能力,摸清碳家底,編制全市碳排放清單。加強低碳重點項目建設,支持碳捕捉、碳減排等低碳重點項目建設,實行項目報批綠色通道制度,享受市級重大項目相關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統計局、市金融辦。)

              (六)優化高效低碳產業體系。積極推動主導產業低碳化改造升級,抬升高碳產業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實行建設項目能評、環境準入制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構建現代化高效低碳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等低碳型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低碳化升級改造,加快發展現代旅游、現代物流、文化產業、高端商貿、商務金融、軟件信息和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現代高效低碳農業。到2020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0%以上、服務業占GDP比重有較大提升。(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交通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文廣新局、市統計局、市旅游局。)

              (七)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加快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研究制定交通運輸行業十三五期間節能減排專項規劃,進一步明確相關的能耗和排放指標。推進交通工具低碳化,加快公共交通工具油改氣、油改電步伐,在城市公交系統率先使用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鼓勵專用車輛、私家車輛、廠包車行業、旅游景區專用車、城市物流配送、車輛租賃等方面逐步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并積極建設形成多種能源供給模式和與之相適應的基礎配套設施。促進車輛裝備升級換代,實施公路甩掛運輸工作,提高運輸企業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以打造低碳港口為中心發展水上交通,加強落后船型淘汰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老舊汽車,2015年年底前,淘汰2000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微型、輕型客車和中型、重型汽油車,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嚴格控制車輛尾氣排放,在全市范圍內強制推動機動車燃油油品升級,2015年底前實現全面供應符合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倡導綠色出行,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立城市快速公交(BRT)示范線配套低碳交通系統。按照構建一心三極的城市建設框架,適時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牽頭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建設局、市城管局、市港口局、市商務局、市旅游局、市機關事務局,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八)積極推廣低碳建筑。嚴格執行國家、省建筑物節能強制性標準,高標準規劃建設,提高住宅在設計和施工環節節能標準以及公共建筑節能標準,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支持應用節能技術、綠色材料和節能裝置,全過程監督管理新建建筑的設計、施工、驗收環節。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和監測,加快現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步伐,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外圍護結構、外窗、屋頂、供熱系統、排水系統等。推進綠色建筑示范,建立綠色低碳建筑研究中心、制定低碳綠色建筑標準,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提高新建建筑中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集成化、一體化運用比例,自2015年起,全市城鎮新建建筑項目將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到2020年,全市50%城鎮新建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牽頭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共同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住房局、市機關事務局。)

              (九)推進碳匯建設。通過土地利用調整和林業措施,提高將大氣溫室氣體儲存于生物碳庫的能力。加強和改進林業生態建設管理,擴大造林面積,提高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加快發展有機、生態、高效農業,增加農田土壤碳貯存,減少農業碳排放。加大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推動海州區月牙島濕地保護性開發示范試點,努力增加碳匯。全面推進綠色連云港建設,積極開展沿海防護林和成片造林建設,加大城鎮綠化力度,加強城鎮街道、小區、廣場、公園綠化,實施城市立體綠化,實施沿公路鐵路沿海沿河為重點的綠色通道工程,實施生態公益林、生態綠化景觀工程等生態綠化項目工程,努力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和綠化率,挖掘碳匯潛力。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綠地、飲用水源地和重要山體等生態功能區保護。實施碳捕集工程,選擇低碳試點、推行清潔生產等企業作為示范單位,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分離出來,作為原材料綜合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將二氧化碳作為商品出售,達到減排、增效雙贏目標。(牽頭責任單位:市農委。共同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統計局、市海洋漁業局、市旅游局。)

              (十)打造精品兩岸合作低碳示范項目。加強與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專家的合作,充分學習借鑒、實踐臺灣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成果、經驗,以重點開發項目為抓手,迅速形成低碳城市建設和低碳發展的新亮點、閃光點,近期重點推進五個合作項目的建設:一是加快推進新海低碳示范區建設。建設低碳示范區是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對全市推行低碳發展有著示范引導的作用。示范區的定位、建設規劃和建設方案要體現低碳概念,在可持續發展架構及績效指標下,制定多用途園區概念規劃(住宅區、商業區、產業區等),建立一個低碳、經濟可行、社會包容、環境友好、資源有效的示范園區。結合我市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口狀況,學習借鑒臺灣低碳發展經驗、發展理念的再實踐,兩岸聯手打造新海低碳示范區。項目范圍:東至高速公路,南至凌州東路,西至新港城大道,北至宋跳立交橋,總占地面積約3.3平方公里。發展方向:突出文化產業,打造以文化、商務為核心的高端低碳服務業。示范區定位要有前瞻性,體現生態型園區特征,制定綠色建筑標準,作為展示低碳綠色園區的窗口。委托海峽兩岸專業機構編制《連云港市新海新區低碳示范區建設規劃》,在建立綠色低碳建筑研究中心、制定低碳綠色建筑標準、培育低碳服務機構、打造鹽河觀光帶亮點工程等方面加強合作,重點在建立低碳服務管理機構方面開展緊密合作,以良好的低碳管理來推動低碳發展和低碳城市建設。二是推進低碳綠色生態旅游島項目建設,以浦南新鎮區城市拓展區建設為中心,以浦南月牙島保護性開發為主體的低碳綠色生態旅游、現代農業發展項目,發展方向:突出低碳生態、綠色宜居,打造以生態旅游、綠色宜居、市民休閑、現代農業觀光為核心的高端低碳觀光旅游區,體現原生態特征。委托海峽兩岸專業機構編制《連云港市海州月牙島綜合開發規劃》。重點通過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綜合承載力,在構建植被湖體生態修復系統、生態濕地保護、動植物引進、綠色通行、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開展有效合作,把月牙島建成能作為連云港對外展示低碳生態城市休閑旅游中心的名片;三是現代農業開發項目,以振興集團花卉園為載體,加強與臺灣現代農業產業的結合,合作開發臺灣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組培項目,突出臺灣優質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的引種、開發,打造以臺灣現代農業產業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集聚區。聯手屏東科技大學物種開發利用實驗室和培育研究中心,在熱帶苗木花卉、藥用植物移植培育方面加強合作,選取3-5個花卉、藥用植物、農作物的品種研發組培引種,重點建設振興集團新壩臺灣農作物種植基地。尋求與臺灣藥品食品加工企業的合作,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完善產業鏈,打造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組培種植基地和新物種研發中心;四是推進海州區新壩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合作。積極組織實施農林動植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精心打造泊陽河十里濱河休閑、觀光農業旅游帶,在土壤改良、藥用植物、無公害果蔬種植方面開展合作,爭取建成兩岸農業科技研發利用及臺灣高端農產品引種示范基地;五是建設低碳產品科技成果展示展銷中心,推動觀念更新產業升級。通過與臺灣方面的合作,建立臺灣暨國際低碳產品低碳科技成果展示展銷中心,加強與臺灣安益國際展覽集團合作,借鑒會展經驗,推動低碳產品展示展銷等系列專項活動的開展,精心打造低碳產品科技成果推介展示的窗口平臺,帶動低碳環保型產業發展,促進居民生活方式轉變。下一步將在全市推行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示范項目建設,通過低碳示范項目的建設,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保護好連云港的生態環境。(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海州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臺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建設局,振興集團。)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市縣區、各相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和相應工作機構,積極組織和動員全市上下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各項活動。(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完善配套政策。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節能降耗、低碳發展、循環經濟、新能源等方面優惠政策,研究制定建設低碳城市試點配套的科技、產業、金融、價格、稅收等政策和措施。(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交通局、市環保局、市科技局,市國稅局、連云港地稅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連云港銀監分局。)

              (三)加大財政支持。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支持,統籌整合與低碳發展相關的各類財政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作為低碳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用于低碳新政的落實和實施以及重點項目的支持,力爭在構建城市碳排放核算與管理平臺方面取得明顯突破。(牽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共同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金融辦,市國稅局、連云港地稅局。)

              (四)加強目標考核。建立考核機制,將低碳城市建設工作納入縣區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實績考核內容,建立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層層分解下達目標任務,嚴格獎罰,加強督查推進,確保各項低碳建設工作順利推進。(牽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共同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市統計局、市目標辦。)

              (五)增強人才支撐。加強低碳人才資源儲備工作,完善低碳人才資源開發與培訓體制,培養低碳實用人才。引進低碳高端人才,壯大低碳技術生產中堅力量。鼓勵企業形成內部獨立的培訓機制,提高企業內部人員的專業水平。(牽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六)擴大低碳宣傳。擴大輿論宣傳,低碳城市建設要在部門工作安排中有所體現,在全市十三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縣區規劃中重點體現。充分利用各類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及時發布低碳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工作部署,倡導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編發低碳城市建設專報、定期發布簡報等形式,提高全民低碳意識,營造全民共建氛圍。(牽頭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共同責任單位:市委黨校、報業傳媒集團、廣電傳媒集團,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文廣新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观看|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