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21-00494 |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21-11-09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21〕5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
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對滿足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與農村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效應顯著,但仍存在末端服務能力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突出問題,與群眾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為進一步加快我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體系,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地區流通體系建設,促進群眾就業創業,更好滿足農村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需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連云港新時代的后發先至作出重要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網絡節點布局、優化運輸配送組織、創新運營模式、發展交郵融合、建設冷鏈物流和應用先進裝備技術,經過三年努力,補齊農村寄遞物流短板,全面打通農村寄遞物流“最后一公里”瓶頸,基本建成“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暢通體系,農商互聯更加緊密,產銷銜接更加順暢,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寄遞物流服務保障。
——2021年,各縣區寄遞物流園區選點規劃覆蓋率達到100%,鄉鎮寄遞物流服務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建制村寄遞物流服務點建設全面展開,主要品牌快遞服務建制村通達率達到100%。啟動實施一批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項目。
——2022年,各縣區寄遞物流園區建成并投入使用,鄉鎮寄遞物流服務站覆蓋率達到100%,建制村寄遞物流服務點覆蓋率達到60%。在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成一批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2023年,建制村寄遞物流服務點覆蓋率達到90%以上,縣、鄉、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網絡平臺總體建成,第三方共同配送服務平臺不斷涌現,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高。
三、工作原則
(一)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市場驅動,充分發揮快遞企業、電商企業、配送企業市場主體決定性作用,激發農村寄遞物流市場各類主體活力,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參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
(二)堅持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鼓勵各縣區加強對交通、郵政快遞、電商、供銷等方面的資源整合,與農業、制造業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協同發展項目,引領農村地區寄遞物流水平提升。
(三)堅持需求導向、因地制宜。在現有寄遞物流服務功能的基礎上,結合資源稟賦、自然條件、產業特點,圍繞農村寄遞物流發展的實際需求,規劃建設各具特色、模式多樣的節點體系,適應并有效支撐當地農村寄遞物流的快速發展。
四、主要任務
(一)加快三級寄遞物流網絡節點布局
1.加快縣區寄遞物流園區建設。各縣區要因地制宜選擇地點建設或改造為寄遞物流園區。縣區寄遞物流園區應具備倉儲、電子商務、配送、物流、流通加工、辦公等功能,同時確保車行10分鐘以內能夠接入干線運輸。2022年底前各縣區寄遞物流園區應建成并投入使用。
2.推進鄉鎮寄遞物流服務站建設。鄉鎮寄遞物流服務站應按照服務半徑15公里,或車行30分鐘以內標準進行選點建設。服務站能夠滿足郵件快件分揀處理、農產品集散、臨時倉儲等功能要求。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鄉鎮寄遞物流服務站全覆蓋。
3.完善建制村寄遞物流服務點布局。建制村寄遞物流服務點應在服務半徑1公里以內或步行 30分鐘以內設置,可通過“交郵、交快、郵快、快快”等合作共建站以及供銷社網點、行政村便民服務站(中心)、村郵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鎮村兜底”的方式,確保所有建制村均具備快件收發能力。
(二)推進城鄉公交代運郵件快件
4.推廣應用新型農村客運及物流車輛。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與鎮村公交企業開展合作,使用符合相關標準、滿足農村客貨運輸需求的鎮村公交車輛。各縣區要對適合開行城鄉公交代運郵件快件的線路,結合代運數量和需求特點等,使用一定比例的新型農村客運及物流車輛,優先選用新能源車。
5.推進交郵融合公交線路發展。各縣區要結合本地產業特色、城鄉寄遞需求和寄遞物流服務網絡節點布設等實際情況,持續優化調整公交代運郵件快件線路。在農村寄遞物流難以覆蓋的區域,全面發展公交代運郵件快件線路。
(三)推動城鄉配送融合創新發展
6.加強電子商務與農村配送協同發展。鼓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企業發揮自身貨源和銷售渠道優勢,與寄遞物流企業深入合作,進一步延伸拓展寄遞物流服務功能,促進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合一,實現“以商養運、以運促貿”。
7.加強城鄉寄遞物流末端共同配送發展。鼓勵寄遞物流企業在統籌當地商貿、農資、電商等貨源的基礎上,為農村地區電子商務、農資銷售、連鎖商超等企業提供共同配送服務。重點鼓勵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企業建立企業聯盟或組建第三方配送公司,整合縣區郵政快遞資源,推進站場和配送車輛資源共建共享,建設農村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實現農村地區末端郵政快遞共同配送服務。
(四)提升冷鏈寄遞物流設施設備配備水平
8.推進農產品冷鏈等專業寄遞物流站點設施建設。各縣區要加大對冷鏈設施站點的建設力度,重點建設農村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設施,結合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站點網絡布局和當地農產品生產實際情況,實現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建設項目選點與寄遞物流服務站點建設結合,共同做好冷鏈設施建設改造,促進城鄉冷鏈物流發展。
(五)推動農村寄遞物流品牌服務提升
9.規范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標志標識和信息服務。以縣區為單位,統一設計、制作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標志標識。標志標識宜兼顧標準化和個性化,在滿足寄遞物流站點標識統一式樣、統一編號、統一顏色的基礎上,可兼顧融合站點經營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標識,提升農村物流形象。
10.加強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骨干企業培育。支持農村寄遞物流骨干企業加強與電商、郵政、商貿、快遞、供銷等企業的合作,整合小微農村物流經營業戶。鼓勵規模較大、基礎較好的第三方農村寄遞物流企業,延伸農村經營服務網絡,推進貨源和運力資源的統籌調度。
11.推進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示范區申報創建。各縣區應積極引導寄遞物流企業提升對農村電商的定制化服務能力,推動運輸集約化、設備標準化和流程信息化,積極參與建設全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
五、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要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共同參與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協調聯動機制,把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納入年度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統籌推進。各縣區應結合各自實際,于2021年11月底前制定出臺本地區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二)進一步加強政策保障。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是具有公益性質的鄉村振興戰略項目,對于保障城鄉物資順暢流通、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縣區要跟蹤研究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中面臨的用地難、經濟效益低等實際問題以及部分公益性服務的需求,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在設施建設改造、郵政和快遞末端網點建設、車輛裝備更新等方面加大投入,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提供必要的財政保障。
(三)進一步加強指導評估。市郵政管理局牽頭負責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工作。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各縣區加快建立完善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和保障措施,強化業務指導,實施動態管理,對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研究指導,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關聯閱讀:《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