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20-00299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發文日期 2020-12-30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20〕86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20〕86號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

            為了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保障糧食有效供給,促進糧食產業發展,規范糧食流通秩序,確保全市糧食安全,根據《江蘇省糧食流通條例》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大力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的決策部署,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筑牢耕地保護、產能提升、流通儲備三道防線,牢牢掌握保障全市糧食安全的主動權。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市糧食安全責任制進一步完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儲備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加強,糧食倉儲物流和科技支撐能力得到大提升,糧食流通和服務功能得到大發展,將我市建設成糧食有效供給、收儲保供安全、產業集聚發達、物流輻射全國、貿易面向國際的糧食生產和糧食流通強市。

            二、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三)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從嚴管控各項建設占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逐步減少永久基本農田中可調整地類面積。著力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持續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建設,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稻側深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機械施肥等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改善現有耕地地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升防災抗災能力。大力推進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節水高效、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四)實施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行動。落實省里下達的約束性創建任務,統籌使用好國家和省扶持資金,切實加大創建力度,按照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要求,建設更多的水稻和其他作物示范片,全面提升示范片技術應用展示水平,輻射帶動大面積糧食生產。加大優質食味稻米、專用小麥產業培育力度,加快推廣綜合抗性好、優質穩產的主導品種,擴大單品種規模化連片種植,集成應用輕簡高效、省工節本、農牧結合、稻蝦共作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

            (五)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態種養結合。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加快推廣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探索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提升糧食機械化生產水平。

            (六)加強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抓好農業生物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完善重大病蟲疫情田間監測網點,提升監測智能化水平。突出抓好小麥赤霉病和草地貪夜蛾、稻瘟病等暴發性、遷飛性、流行性病蟲害防控,保障農業產業安全。

            (七)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大對糧食生產的資金扶持,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認真抓好糧食最低收購價、農機補貼、耕地地力補貼等政策落實,統籌產糧大縣獎勵、稻谷價格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激勵措施,有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發展糧食產業經濟

            (八)培育壯大糧食產業主體。適應國家糧食收儲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加快轉換經營機制,走聯合發展、借力發展之路,提高糧食產業競爭力。構建跨區域、跨行業“產購儲加銷”協作機制,使糧食產業鏈成為“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有效載體。深化與省內外糧食產銷銜接合作關系,引導糧食企業兼并重組,拓展上下游產業鏈,做強做優做大一批流通主體。鼓勵國有糧食企業依托現有收儲網點,主動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糧食加工企業等開展合作,穩定優質糧源,實施“藏糧于企”。鼓勵糧食企業“走出去”,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

            (九)打造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加快推進全市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沿海、沿隴海線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建設水平,積極承接國內外糧食集散中轉,為糧食進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推進“智慧糧食”建設,積極倡導“互聯網+”思維,加強糧食信息化關鍵技術和專用裝備研發,提升收購、儲存、調運、加工、供應等各個環節信息化水平,建成具有港城特色的“智慧糧食”新體系。完善糧庫以及糧食加工企業散接散卸設施裝備,推動信息化與糧食裝備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全面實現糧庫作業自動化、智能化。支持糧食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打造企業技術創新平臺,鼓勵支持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通過共同設立研發基金、共建實驗室與成果轉化工作站等方式,聚焦企業科技創新需求。

            (十)加快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實施以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糧食質檢體系建設、“中國好糧油”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優質糧食工程”。主動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糧食加工逐步由糧食初級產品向高端產品、特色產品轉變。組織市內米、面、油、飼料等龍頭企業,主動融入全省糧油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合作平臺,增加專用米、專用粉、專用油、功能性稻米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醫藥等方面的有效供給。積極發展糧食電子商務,推廣“網上糧店”等新型糧食零售業態,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四、規范糧食儲備管理

            (十一)保障糧食儲備充足。嚴格落實省、市分解下達的地方儲備糧規模,確保儲備糧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良好和調用高效。引導和支持社會儲糧,規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應當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鼓勵其他糧食經營企業建立合理商業庫存,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儲糧。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安排上級財政補助資金和本級財政預算資金,保障地方政府儲備糧管理費用與利息補貼、應急保障和超標糧食處置等糧食安全方面的支出,保障地方政府儲備糧監督檢查經費和質量檢測費用。

            (十二)規范糧食儲備管理。根據《江蘇省地方政府儲備糧管理辦法》的要求,落實儲備企業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庫存、質量和推陳儲新監管機制,著眼“優糧優儲”,積極探索科技保糧、綠色儲糧、節能儲糧辦法,真正做到應急時調得動、用得上。鼓勵地方儲備糧等政策性糧食購銷、輪換通過規范的糧食批發市場及其網上交易平臺公開競價交易或在線協商交易。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動地方政府儲備糧倉儲設施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糧食部門應當應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對地方政府儲備糧儲存情況實行動態遠程監管,實時在線監控。承儲企業應當將政策性業務與經營性業務分離,對地方政府儲備糧實行專倉儲存、專人保管、專賬記載,規范出入庫質量管理,建立出入庫檢驗制度和質量檔案并依法納入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五、完善應急供應體系

            (十三)健全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糧食應急管理體制,制定區域內糧食應急預案,健全糧食應急保障供應體系。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和完善糧食應急供應網絡,確保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應急供應點。落實好應急加工、配送、供應網點的布局,進行規范化建設,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強化應急處置功能,提升應急供應保障水平。

            (十四)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強化糧食市場預警機制,加強糧食流通統計工作,穩定統計隊伍,保障工作經費,夯實統計工作基礎。認真落實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工作,完善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調查統計體系,加強糧食市場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防范市場異常波動風險。

            (十五)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加強糧食生產風險預警和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對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生產損失,通過專項資金、農業保險、信貸等方式給予資金支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本地區的糧食安全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糧食應急演練和培訓。糧食市場供求出現異常波動時,要依照規定程序及時啟動糧食應急預案,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增加市場供給,平抑糧價,保證糧食供應。

            (十六)建設現代糧食批發市場體系。積極推進本市糧食電子交易網絡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市場連云港分市場的作用,打造全市綜合型糧食交易與服務平臺,加快網上市場建設。支持糧食批發市場建設,合理布局建設糧油批發市場。加強現貨批發市場與網上市場聯動發展,構建統一開放、布局合理、高效暢通、安全規范、滿足區域需求的糧食市場體系。

            六、強化糧食市場監管

            (十七)加強糧食執法隊伍建設。依法設置糧食監管執法必需的內設機構,執法監管經費和執法裝備應滿足工作開展需要。健全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綜合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根據檢查需要組建多部門聯合執法隊伍。

            (十八)維護糧食流通秩序。開展糧食收購、儲存、運輸、政策性糧食加工與銷售、原糧銷售等活動監督檢查,健全庫存檢查制度,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規范糧食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十九)完善糧食質量檢測體系。以市糧油質量監測所為核心,完善市、縣(區)、企業三級糧食質量檢測網絡,配齊檢驗設備和檢驗技術人員,強化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管能力,基本實現“機構成網絡、監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

            (二十)加大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確保糧食經營者在收購、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能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標準及技術規范,實現質量問題可追溯、責任可追溯。建立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嚴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進入口糧市場。

            七、落實政策保障措施

            (二十一)推動落實“人才興糧”。積極倡導“人才興糧”理念,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采取與糧食行業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委托培養、在職進修等方式,完善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加快培養基層一線倉儲保管、質量檢驗、設備研發、市場營銷等專業技術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大對各類人才的使用力度,對于取得一定技術職稱或在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優先列入企業后備干部培養隊伍,優先推薦評選各級先進、勞動模范,優先予以加薪晉級。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培育“糧工巧匠”,提升糧食行業職工技能水平。大力宣揚先進典型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強人才的認同感歸屬感,推動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二十二)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統籌利用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以及糧食風險基金等支持糧食產業發展。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統籌安排好各級支持糧食產業發展的資金,其中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用于支持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不低于50%。積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加大對糧食產業的投入。地方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從事地方糧油儲備、最低收購價等政策性業務,按國家現行稅收政策免征增值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印花稅等。支持各縣(區)人民政府建立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財政性資金注入等多渠道籌措的糧食收購共同擔保基金,財政性資金比例不低于30%。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為糧食企業開展對外貿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險服務。

            (二十三)開展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各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加強愛糧節糧教育,支持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加大糧食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力度,鼓勵發展糧食產業觀光、體驗式消費等新業態,引導糧食經營主體和用糧單位運用新設施、新技術和新裝備,節約糧食、減少損耗,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新聞媒體要對節約糧食開展公益性宣傳,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二十四)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下的市縣(區)長分級負責制,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履行糧食安全責任,提升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市人民政府建立全市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聯席會議,負責對各縣(區)人民政府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進行考核,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市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日常工作。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關聯閱讀:《關于加強全市糧食安全保障的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 欧美 中文 在线 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