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17-05032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7-08-07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7〕112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17〕112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87

             

             

            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

            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戰略環評成果轉化,落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委印發〈關于加強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環資〔20161162號)的文件精神,按照環保部《關于印發〈三線一單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17894號)工作部署,加強我市資源環境生態系統保護,開展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基于戰略環評提出的生態保護紅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以及探索實施基于空間單元的負面清單等管理制度,特制定我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蘇北發展座談會會議精神,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統籌考慮全市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生態狀況等基本情況,根據我市發展及規劃目標需求,合理設置生態保護紅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等管控指標,探索建立基于空間單元的負面清單等管理制度,保障我市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倒逼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一)系統設計。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基于高精度環境空間基礎數據,將生態保護與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要求細化到空間單元,結合我市各縣區、功能板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源環境現狀和主體功能定位等因素,提出資源消耗、環境準入等要求。

            (二)統籌推進。加強溝通協調,推進多規融合和政策措施的有效銜接。明確部門和地方責任,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三)優化完善。堅持好用管用、邊試點邊完善的原則,形成可操作、能推廣的三線一單管理工作制度。

            三、主要任務

            (一)制定生態環境管理底圖

            按照生態保護紅線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原則,考慮我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態系統完整和穩定性等基本要求,兼顧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進一步強化生態空間管控。總體目標為:到2020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分別達到國土陸域面積的23%24.1%2030年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調增至848平方公里,增加6.1平方公里。充分考慮海陸協調等因素,劃定生態岸線75.1公里,占全市岸線總長的35.5%

            1. 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矢量化工作。依據戰略環評劃定的生態紅線保護范圍及生態岸線,在優化調整2020年、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的基礎上,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岸線矢量化工作,并結合大數據平臺建設,開展基于高精度生態保護紅線信息化管理工作。(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2. 基本控制單元環境管理底圖。將基于高精度生態保護紅線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基本控制單元劃分的生態環境管理底圖,作為全市各類規劃的工作底圖和重要基礎性資料。(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二)制定嚴守環境質量底線措施

            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原則,根據戰略環評研究成果,確保實現2020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90%、近岸海域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78.6%的目標。遠期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可達100%,近岸海域水環境功能區全面達標。空氣質量及污染減排目標,到2020年,我市PM2.5濃度要降至44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降至3.5萬噸、4.7萬噸、2.2萬噸、6.9萬噸以下;到2030年,我市PM2.5濃度要降低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降低至2.6萬噸、4.4萬噸、1.6萬噸、6.1萬噸以下。

            組織制定《連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方案》《連云港市地表水不達標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方案》《連云港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連云港市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等達標規劃和系列整治方案并組織實施,減量替代等管理制度,切實保障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確保環境質量達到預期目標。(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三)設立資源利用上線

            按照資源利用上線只能增值、不能貶值的總體原則,基于設定的環境質量改善和生態系統功能目標,加強化工、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資源消耗的管控。結合戰略環評研究成果提出的資源開發總量與強度雙控要求,設立我市資源消耗的天花板。對能源、水、土地等戰略性資源消耗實施總量管控,強化資源消耗總量管控與消耗強度管理的協同。

            1. 能源消耗。依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布局、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總量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要求等因素,確定2020年、203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明確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煤炭消費減量控制指標、單位GDP能耗控制指標等指標要求。(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2. 水資源消耗。結合我市水資源條件、生態用水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要等因素,確定2020年、2030年水資源利用總量紅線;明確202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控制目標。(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共同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海洋與漁業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四)建立環境準入及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環境容量資源,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基于空間控制單元的環境準入及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1. 制定全市化工產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管理負面清單。按照嚴于國家相關政策和標準、新增污染物減量替代的原則,對全市化工行業提出總體控制要求,設置不同區域發展的禁止類、限制類項目門檻。(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安監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水利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2. 基于空間單元的負面清單。基于戰略環評空間管制紅線、環境準入和負面清單等研究成果,以主體功能區實施規劃中的鄉鎮街道為基礎,劃定的22284個基本控制單元,根據不同單元的經濟社會特征和環境保護目標,提出精細化的環境準入和管控要求,作為全市產業發展、項目準入、環境管理等的基礎依據。(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共同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建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水利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五)建設連云港環保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

            充分利用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將三線一單管理制度與環保日常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同時依據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環辦廳〔201623號文)的要求,開發建設連云港市環保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著力解決當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采用信息化新技術,基于大數據技術實現環境管理的智慧化,實現對建設項目的智能審批,對環境質量的動態校核和實時監控。定期更新系統數據,確保系統持續有效地運行,保障全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共同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水利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六)探索實施基于環境質量的污染物總量動態管理

            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原則,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根本。以主體功能區劃、生態環境功能區劃為指導,以國家和江蘇省相關規劃為依據,以區域(縣、區)和流域(小流域)為基本單元,科學合理、依法依規確定分區年度環境質量管控目標。

            在科學測算環境容量和總量的基礎上,開展分配至區域、流域動態總量控制指標體系試點研究工作,重點考慮固定源,并探索實施建設項目新增排污與區域環境質量指標掛鉤控制管理。根據環境質量考核目標,動態更新環境容量總量。結合環境質量監測、分區域污染統計結果,動態更新總量分配指標的試點方案。(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共同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建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水利局、市農委、市林業局、市工商局等,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

            四、進度安排

            20177月,前期調研、考察,制定實施方案。

            20177—8月,實施方案正式印發,牽頭部門編制相關管理規定或技術方案,并征求意見。

            20178—10月,《連云港市基于空間控制單元的環境準入制度及負面清單管理辦法》《連云港市水資源利用上線管理制度》《連云港市能耗資源利用上線管理制度》《連云港市化工產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管理負面清單》等管理制度頒布實施,制定《連云港市基于環境質量的污染物總量動態管理方案》,形成高精度的連云港市生態環境管理底圖作為全市各類規劃重要參考依據,連云港環保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投入使用。

            五、組織保障

            成立連云港市三線一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環保局、發改委、經信委、水利局等單位為成員,清華大學戰略環境評價研究中心等單位為技術支持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負責落地工作推進、對外聯絡工作、落地試點工作,對項目及重點專題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持。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在线高清无码A.|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