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16-00482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6-09-02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6〕118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江蘇省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框架協議》、《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5]122號)和《連云港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5-2022)》要求,為加快我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結合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16〕118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91

              

            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江蘇省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框架協議》、《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5]122號)和《連云港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5-2022)》要求,為加快我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結合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要求,認真落實省、市委工作部署,抓住用好國家一帶一路和江蘇沿海開發等國家和省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將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理念全面融入交通運輸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加快交通運輸方式轉變為主線,以節約資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護環境為核心,以加快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廣節能環保運輸裝備、促進運輸組織集約化發展、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和綠色交通運輸管理能力為主要任務,加強政府引導,強化市場機制,完善制度體系,加強協調聯動,倡導全民行動,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協調、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為建設省級綠色交通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市交通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能源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態保護與修復取得實效,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面提高,行業節能環保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監管能力水平顯著提升。

              到2020年,全市公路路面舊料循環利用率達到100%,港口粉塵綜合防治率達到70%,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達標率達到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26%,城市公共汽車、出租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輛比例分別達到80%90%,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和電動RTG覆蓋率達到100%,干線公路ETC平均覆蓋率達到50%,干線航道水上ETC覆蓋率達到100%。與2015年相比,全市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2.1%2.6%,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6.8%8%,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6%7%,城市客運單位客運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10%12.5%,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2%2%

              二、主要任務及責任分工

              (一)加快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體系

              1. 注重科學規劃,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推進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建設,建成連鹽、青連、連淮揚鎮、徐連客專等高(快)速鐵路,完善市域七縱十橫干線公路網,進一步提升兩縱三橫干線航道通達水平,加快建成連云港新機場,推進通用航空發展,全面打造聯接一帶一路的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綠色安全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規劃局、港口局、鐵路辦、機場辦、港口控股集團、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民航站)

              2. 完善公路網絡,建設優質耐久工程。加快推進G204G310S242S344S264等國省干線公路和縣道公路網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重點推廣溫拌瀝青、耐久性路面結構、廢舊材料規模化再生利用、清潔能源與新能源利用、節能照明、橋梁預應力智能施工、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綠色公路關鍵技術應用,全面提升公路網絡的綠色循環低碳水平。(責任部門:市交通局、財政局、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3. 加快航道建設,充分發揮內河水運綠色低碳優勢。完成灌河航道整治工程,力爭開工建設宿連運河航道工程,形成西連京杭大運河,南接長江的高等級內河干線航道網。重點推廣生態護岸、水上ETC、智慧航道、疏浚土綜合利用等綠色航道技術應用。開展通榆河清水通道維護工程,加強兩岸污染源治理和船舶污染防治,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環保局、水利局)

              4. 進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加快推進綠色港口發展。以專業化深水泊位和10萬噸級以上泊位為重點,有序推進沿海港口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保障能力。加快現代化內河港區建設,提升內河水運疏港能力和海河聯運水平。加快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各種運輸方式齊全、內外銜接高效的港口綜合集疏運體系。重點推廣港口岸電、節能照明、清潔能源利用、裝卸運輸機械天然氣和電力應用、機械勢能回收、碼頭油氣回收等節能減排技術及生態景觀改造技術應用。開展內河干散貨碼頭粉塵治理,全面推進主要港口大型煤炭、礦石碼頭堆場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或實現封閉儲存。(責任部門:市港口局、環保局、交通局、港口控股集團)

              5. 推進綜合運輸樞紐體系建設,促進客運零換乘和貨運無縫銜接。重點建設鐵路連云港站、灌南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建成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贛榆臨港物流園、徐圩多式聯運中心等物流基地。依托樞紐場站建設工程,著力推進綠色建筑、節能照明、清潔能源利用、智能化運營管理系統、中水回用等節能環保技術應用。(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經信委、建設局、港口局、鐵路辦、機場辦、港口控股集團、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民航站)

              6.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保障公眾綠色出行。完善市政道路網絡,加快建設城市快速通道,建設海州城區九縱十橫道路系統和連云城區十縱十橫道路系統,實現城市組團間和組團內部互聯互通。科學規劃和增加城市公交線路,增加公交場站布局,完善BRT線網結構,適時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加強慢行系統建設,完善公共自行車網絡。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推廣智能交通管理,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水平。通過提供通勤班車、定制公交服務、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等措施,鼓勵綠色出行。(責任部門:市建設局、發改委、公安局、交通局、物價局、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7. 強化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資源節約管理與綜合利用。建立跨部門、跨項目的建設工程協調機制,切實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強交通、水利、市政、城建等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的溝通協調,充分發揮工程項目的綜合效能,使航道、隧道、水利、市政工程產生的棄土、棄渣、建筑垃圾等能用于公路、鐵路工程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建設局、城管局、水利局、鐵路辦、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二)加快推廣節能環保運輸裝備

              1. 加強交通運輸裝備燃料消耗量準入和退出管理。認真落實《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09年第11號)及其配套文件,對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從事道路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經營活動的車輛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燃料消耗量檢測合格的車型方可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禁止不達標車輛進入營運市場。按照部、省關于進入交通行業的重點設備能耗限值標準的要求,實施行業重點耗能設備準入與退出制度。(責任部門:市交通局、公安局、質監局)

              2. 推進交通運輸裝備運力結構升級。鼓勵發展集裝箱、廂式等專用運輸車輛和多軸重載大型車輛,推廣標準化運輸、甩掛運輸、封閉運輸。加快老舊落后船型淘汰和更新改造,繼續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全面完成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工作。(責任部門:市交通局)

              3. 提升交通運輸裝備能效水平。全面淘汰黃標車,逐步淘汰老舊高能耗車輛,依法限制高污染、高耗能機動車的銷售和使用。積極穩妥推廣應用國V車用汽、柴油,做好油品供應保障工作。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分類管理。按國家、省要求完成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改造工作。實施機動車排放檢測和維修制度,建立健全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管信息系統。(責任部門:市環保局、經信委、公安局、交通局、商務局、質監局)

              4. 優化交通運輸裝備能源消費結構。在公交、環衛、郵政、電力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大力推進港口RTG 油改電和水平運輸車輛油改氣。鼓勵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程施工裝備、養護機械和巡邏車輛(船舶)等。加快規劃布局和建設加氣站、充換電站等配套設施。(責任部門:市經信委、發改委、規劃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港口局、交通控股集團、郵政管理局、供電公司)

              5. 強化交通運輸裝備污染防治。加強營運車輛排氣污染控制,重點推進中、重型柴油車尾氣治理。積極開展施工機械環保治理和環保標志管理,推進柴油施工機械加裝尾氣后處理裝置。推動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學品洗艙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接收設施建設,做好船港之間、港城之間污染物處置設施的有效銜接。(責任部門:市環保局、發改委、公安局、交通局、港口局、港口控股集團)

              (三)加快促進運輸組織集約化發展

              1. 推動道路客運整體效能提升。優化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加快道路客運經營主體結構調整,推進區域內長途客運資源整合,優化運力結構,實現區域內長途客運集團化管理、一體化運作。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發展城際公交運輸、定制班車、商務公務包車等個性化服務。強化道路客運與鐵路、機場等樞紐、港站相銜接的集疏運功能,發揮綜合運輸的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優化運力結構,促進行業節能減排。(責任部門:市交通局、商務局、交通控股集團)

              2. 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推進縣道公路網建設,支撐和引導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村客運站、亭等民生工程建設,提升縣級汽車客運站服務能力。完善城鄉客運網絡,形成以城市公交、城鎮客運班線、鎮村公交為基本框架的三級城鄉客運體系,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逐步實現農村客運公交化。(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交通控股集團)

              3. 推廣先進貨運組織方式。大力發展海鐵聯運,進一步提高鐵路在港口集疏運體系中的比例,加快干線航道網絡互聯互通,推動海河聯運發展,繼續發揮陸海聯運優勢。積極推進甩掛運輸試點工程,培育具有示范效應的甩掛運輸企業。加快構建三級配送物流體系,鼓勵共同配送、統一配送等新型配送模式。構建鄉鎮物流服務體系,暢通城鎮雙向物流渠道。加快農村物流試點建設,鼓勵和支持農村物流企業與等級貨運站和四、五級客運站聯合共建站點。(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經信委、港口局、鐵路辦、港口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四)加快建設綠色交通運輸技術創新與服務體系

              1. 積極開展交通運輸節能降碳、資源節約、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推進可再生能源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領域的應用,加大LNG和混合動力技術在營運車船上的應用力度。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鼓勵港口開展裝卸工藝節能改造,重點推進高效電機、皮帶機智能節電、能量回收、能耗在線監測等技術應用。加強生態型污水處理技術、水循環利用技術、生態型屏障技術等環保技術的應用。推廣應用運輸裝備節能駕駛、節能操作和綠色維修技術。開展綠色低碳標準指南宣貫及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等方面的培訓推廣工作。(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經信委、科技局、港口局、質監局、港口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2. 實施互聯網+綜合交通工程,提升交通運輸系統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拓展公鐵水空和城市交通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打造公眾出行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和干線公路網運行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公交建設,大力推進干線公路與水上ETC建設,努力實現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構建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推進各種運輸方式信息互聯互通、便捷查詢。推進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設,鼓勵區域間和行業內的物流信息平臺信息共享,實現互聯互通。(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經信委、公安局、建設局、港口局、港口控股集團、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五)加快提升綠色交通運輸管理能力

              1.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節能環保管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環保三同時制度,認真遵守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繼續開展交通運輸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節能評估工作。探索建立綜合交通環境污染補償機制,按照誰污染(排放),誰治理、誰補償原則,完善環境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執行污染總量有價分配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污水處理按質收費制度。積極引導重點交通運輸用能企業制定并實施節能減排規劃。(責任部門:市交通局、財政局、環保局、建設局、港口局、物價局、港口控股集團、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

              2. 推進交通運輸能耗統計監測分析體系建設。協同搭建部、省、市三級交通運輸行業統計與監測平臺和分析管理系統。組織開展普通營運貨車、內河船舶能源利用狀況遠程監測試點工作,加強交通運輸用能監測、統計和管理工作。促進交通與相關部門的車輛能耗及排放數據共享,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節能監管體系。(責任部門:市交通局、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局、環保局、統計局)

              3. 探索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市場機制。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探索參與碳排放交易。支持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企業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供電公司應保障企業供電上網。(責任部門:市經信委、發改委、交通局、供電公司)

              4. 加強交通運輸節能環保領域的人才培養。每年定期組織開展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培訓教育和技術、經驗交流活動,將交通運輸節能環保知識納入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全面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綠色理念與素質。(責任部門:市交通局、教育局、人社局、港口局)

              (六)加大對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的政策扶持

              1. 落實國家和省對發展綠色運輸、低碳運輸的稅收扶持政策。積極運用財政政策,鼓勵并引導運輸從業者和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節能環保型車船、裝卸和施工裝備等,加快淘汰耗能高、效率低的老舊設備,提高裝備的整體技術水平,減少能耗及廢氣排放。落實省政府推動碳稅、燃油消費稅等綠色財稅制度改革要求,貫徹差異化車船稅相關政策。在企業主輔分離過程中,對分離出的符合條件的交通運輸企業,經審核認定后,可認定為自開票納稅人。(責任部門:市國稅局、經信委、財政局、環保局、地稅局)

              2. 加大對交通運輸節能環保項目用地的支持力度。對列入省、市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及省、市政府批準的年度重大項目中的交通運輸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將LNG加氣站、充換電站和公交場站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并優先安排用地指標。適當增加現代物流發展用地指標。(責任部門:市國土局、發改委、經信委、規劃局、建設局、供電公司)

              3. 拓寬交通運輸節能環保融資渠道。充分利用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社會資金、外資等,積極爭取國外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鼓勵金融機構參與交通運輸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有效發揮信用擔保體系功能,支持金融機構為節能環保服務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服務。(責任部門:市金融辦、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交通局、商務局)

              4. 落實國家和省對發展綠色運輸、低碳運輸的財政扶持政策。積極爭取部、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市財政預算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專項用于補助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項目。對新投產的非國家財政補助類光伏發電項目,積極協助項目主體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并確保落實到位。建立穩定可靠的投資回報機制,引導民資、外資等各類社會資本投向交通節能減排基礎設施建設和低耗、高效交通運輸領域。(責任部門:市財政局、發改委、物價局、供電公司)

              5. 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黨政機關購買機動車輛應當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其中,用于機要通信、相對固定路線執法執勤、通勤等車輛配備更新時應當使用新能源汽車。在各類交通公共建筑項目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機制,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節能減排的表率作用。(責任部門:市經信委、財政局、建設局、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設立連云港市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工作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召集人,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和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擔任召集人,市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財政局、人社局、國土局、環保局、規劃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港口局、水利局、商務局、質監局、統計局、物價局、機關事務管理局、金融辦、鐵路辦、機場辦、港口控股集團、城建控股集團、交通控股集團、民航站、國稅局、地稅局、郵政管理局、供電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分管負責人為聯席會議成員,統籌協調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中的重大事項。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具體負責聯席會議日常工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具體工作任務,抓好落實,密切配合,共同推進連云港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

              (二)完善配套政策。市財政預算安排資金,專項用于補助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項目。縣、區各級人民政府也應加大對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財政性資金投入,完善交通運輸產業政策,積極調整交通運輸投資結構,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內河航運、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裝備的投資力度。研究制定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技術政策,加大對節能環保型企業和技術的支持力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交通運輸企業和技術發展。落實上級部門老舊車標準、淘汰辦法和提前報廢的獎勵和補償政策。依法制定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稅收、財政補貼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價格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使用收費和價格政策,研究制定鼓勵電動汽車使用的電價政策,引導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有序釋放。

              (三)強化目標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半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及時跟蹤連云港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實施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加強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2017年、2020年分別開展中期與終期考核評價,確保目標任務實施到位、取得實效。

              (四)加強宣傳引導。將綠色循環低碳宣傳納入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綠色循環低碳意識。采用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倡導綠色交通消費方式,積極引導全社會參與支持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件: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實施意見發展指標釋義


              附件

              連云港市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實施意見發展指標釋義

              序號

              指標名稱

              指標內涵

              計算公式

              指標值

              2017

              2020

              1

              公路路面舊料循環利用率

              全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養護工程中路面舊料回收(含回收和就地利用)量占路面舊料的比率。

              公路路面舊料循環利用率=全市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養護中路面舊料回收(含回收和就地利用)利用量÷路面舊料的總量×100%

              95%

              100%

              2

              港口粉塵綜合防治率

              全市沿海和內河港口中采用粉塵防治措施的實施效率。

              粉塵綜合防治率=(1-實際起塵量/理論起塵量)×100%

              65%

              70%

              3

              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達標率

              高速公路服務區自身產生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污水量占自身產生的污水總量的比率。

              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達標率=高速公路服務區達標排放、納入污水廠管道以及外運處理的水量/高速公路服務區自身產生的各類污水總量×100%

              95%

              100%

              4

              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選擇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總出行量的比率。公共交通出行包括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車及城市輪渡等出行方式;總出行除包括公共交通出行外,還包括步行、自行車、摩托車等其他所有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公共交通出行量(含軌道、公交、出租車、城市輪渡)÷總出行量(包含全方式)×100%

              24%

              26%

              5

              城市公共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燃料車輛比例

              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公交車數量占全市所有公交車總量的比率。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輛包括乙醇汽油車、液化石油氣車、天然氣車、雙燃料車、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等。

              城市公共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燃料車輛比例=(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公交車數量)÷(公交車總數)×100%

              65%

              80%

              6

              城市出租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燃料車輛比例

              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出租車數量占全市所有出租車總量的比率。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輛包括乙醚汽油車、液化石油氣車、天然氣車、雙燃料車、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等。

              城市出租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燃料車輛比例=(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出租車數量)÷(出租車總數總量)×100%

              88%

              90%

              7

              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和電動RTG覆蓋率

              全市沿海及內河港口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RTG)電動化率。

              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和電動RTG覆蓋率=全市沿海及內河港口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RTG)已完成油改電設備和ERTG總量÷全市沿海及內河港口集裝箱碼頭輪胎門式起重機總數×100%

              90%

              100%

              8

              干線公路ETC覆蓋率

              已安裝ETC系統的干線公路收費站數量占干線公路收費站總數的比率。

              干線公路ETC覆蓋率=已安裝ETC系統的收費站數量÷干線公路收費站總數×100%

              25%

              50%

              9

              干線航道水上ETC覆蓋率

              已安裝ETC系統的干線航道船閘數量占干線航道船閘總數的比率。

              干線航道水上ETC覆蓋率=已安裝ETC系統的船閘數量÷干線航道船閘總數×100%

              60%

              100%

              10

              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目標年全市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較基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比率。

              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率=(目標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100%

              0.80%

              2.10%

              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客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100%

              1%

              2.60%

              11

              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目標年全市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較基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比率。

              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率=(目標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100%

              2.70%

              6.80%

              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100%

              3%

              8%

              12

              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目標年全市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較基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比率。

              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率=(目標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基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100%

              2%

              6%

              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100%

              2.50%

              7%

              13

              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目標年全市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較基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比率。

              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下降率=(目標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基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基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能耗×100%

              3.50%

              10%

              城市客運單位運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城市客運單位運量二氧化碳排放×100%

              4.50%

              12.50%

              14

              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目標年全市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較基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比率。

              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下降率=(目標年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基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基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能耗×100%

              0.60%

              2%

              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標年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基年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100%

              0.60%

              2%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中文字幕人成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