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06-00548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6-03-14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行新一輪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文 號 連政辦發〔2006〕33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行政執法責任制是規范和監督行政機關行政執法活動的一項重要制度。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3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05]119號),進一步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建立健全評議考核機制,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全面推行新一輪行政執法責任制(下稱行政執法責任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06〕33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行新一輪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行政執法責任制是規范和監督行政機關行政執法活動的一項重要制度。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3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05]119號),進一步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建立健全評議考核機制,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全面推行新一輪行政執法責任制(下稱行政執法責任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健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組織領導機制

                1.建立和完善組織領導體系。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主要領導是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為主管責任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負主管領導責任。實行雙重管理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門,要負責做好本部門(系統)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貫徹落實工作。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要積極協助本級政府和本部門做好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組織協調、跟蹤檢查、督促落實工作。

                2.成立市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推進依法行政及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的督促指導,辦公室設在市政府法制辦。各縣區政府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推進依法行政以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3.做好督促檢查和經驗總結工作。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所屬工作部門和下級政府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督查。認真總結經驗,適時開展經驗交流活動,促進工作水平提高。

                4.切實加強法制機構建設。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工作量大,重點和難點在基層。各級各部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保障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推行,切實加強基層法制機構建設,充實法制機構工作人員,確保有專門人員負責行政執法責任制推行工作。

                二、依法界定和分解落實行政執法職責

                5.認真組織梳理行政執法依據。行政執法依據梳理工作由市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實行分級分部門梳理。政府各部門要按照本級政府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部署要求,對本部門執法依據進行梳理,并于2006年3月底之前將結果報本級政府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界定,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在2006年4月上旬之前完成審核界定工作。
              6.行政執法依據范圍。這次梳理的行政機關執法依據包括: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部門“三定”規定。部門“三定”規定作為執法依據主要適用于以下幾類情況:一是機構改革中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相關規定,有關機構已經調整,而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及時修改的;二是法律法規授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將相關執法職責確定給有關部門的;三是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相關規定,針對行政執法職能爭議作出相應調整的。經有權機關批準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的,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相關規定辦理。

              7.梳理行政執法依據要求。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在梳理執法依據時,要注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相銜接;下級政府審核界定所屬部門執法依據時,要注意與上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執法依據相銜接,避免遺漏。

              8.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發布前已經開展過行政執法依據梳理的部門,要根據執法依據制定、修改和廢止情況,重新梳理并及時調整部門的執法依據,協調解決調整中的相關問題。

              9.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對經審核界定的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部門(包括法律法規授予行政執法權的組織,下同)執行的執法依據,要按照所執行依據的位階層次進行分類排序、列明目錄。同一項執法權限有不同位階層次依據時,按照位階高低排序。涉及幾個部門共同實施的,要明確主管部門和配合部門。

              10.實行垂直管理和雙重管理的部門,要將經有權部門審核界定的執法依據報送所在地同級政府備案,接受當地政府的監督檢查。

              11.執法依據的公布。行政執法依據經審核界定后,由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部門以本級政府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規定的方式,通過新聞媒體以及政府門戶網站、政府公報等統一向社會公布。要將本級本部門經梳理界定的執法依據匯編成冊,印發相關部門對照執行,方便公眾監督。

              12.建立執法依據動態調整機制。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執法依據公布后,如遇機構、職能調整,或者所執行的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發生變化的,在變化事項發生后的一個月內,要對相關的執法依據進行調整,并報同級政府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界定,嚴格遵守公布和備案規定。

              13.界定、分解執法職權。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部門,要依法界定本部門擁有的執法職權,并區分不同的執法職權類別,根據職權分類要求,從提高執法質量和效率出發,科學合理地分解執法職權,明確執法程序、標準、時限和責任,落實到具體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并將執法職權分解情況報送同級政府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確保職責到崗到人。

              14.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部門要將執法機構、崗位和人員的具體職責,以及執法流程、要求、時限和責任等,通過本部門網站和在辦公場所設置公告欄等形式向社會公示。

              15.集中開展上崗培訓工作。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根據梳理執法依據、分解執法職權的情況,結合行政執法證件發放注冊工作,對具體執法崗位上的人員進行集中專項培訓。經統一考試合格后,發放行政執法證件,方可開展執法活動。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機制

            16.制定、修訂和完善評議考核標準。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按照評議考核對象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區分政府與部門、以行政執法為主的部門與以一般行政管理為主的部門,分別制定或者修訂行政執法評議考核的標準和要求,力求科學嚴謹、切實可行。

            17.細化評議考核的內容。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對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關于評議考核內容的規定,從執法主體資格、執法權限、執法程序是否合法,執法依據適用是否規范,執法決定內容是否合法、適當等方面逐項進行細化,設立量化指標,增強考評標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荚u工作全面、公正、準確。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將行政執法案卷質量作為衡量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水平的重要依據。

            18.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將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作為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目標管理考核等綜合考核。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工作由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法制工作機構協助組織實施,可以采取組織考評、個人自我考評、互查互評相結合的辦法,做到日常評議考核與年度評議考核的有機銜接,考評結果要予以公布。對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不合格的,單位不得評為年度先進集體,個人不得評為年度優秀等次(具體考核辦法、步驟、要求和考核結果運用參見《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依法行政評議考核工作的通知》(連政辦發[2005]182號)。

            19.實行雙重管理的行政執法部門,由同級政府負責考核,充分聽取上級部門的意見,并將考評結果抄告該部門的上一級管理部門。各行政執法部門對所屬行政執法機構和行政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工作進行評議考核。

            20.建立行政執法獎勵機制。對經考評行政執法績效突出的行政執法部門和行政執法人員,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應當予以表彰獎勵。

            21.建立征求人大、政協機關意見以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評議的制度,主動接受監督。

            22.高度重視開展外部評議工作。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執法評議卡、設立公眾意見箱、開通執法評議專線電話、聘請監督評議員、舉行民意測驗等方式,充分聽取相關行政管理相對人意見,并將其作為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評議的必經程序,將外部評議情況作為確定最終考核意見的重要依據。

            四、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

            23.制定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規定。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要求,針對具體的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明確行政執法責任的種類和內容、責任追究的范圍、責任追究的程序保障和承擔責任的方式,制定或修訂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規定。

            24.上級政府對本級政府部門和下級政府,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行垂直管理和雙重管理的部門對本系統,都要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對有違法或者不當行政執法行為的行政執法部門,可以根據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或者影響惡劣程度等具體情況,給予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取消評比先進資格等處理;對有關行政執法人員,可以根據年度考核情況,或者根據過錯的情節輕重、危害大小,給予批評教育、扣發獎金、離崗培訓、調離執法崗位、取消執法資格等處理。

            25.各級機構編制部門、監察機關和政府法制機構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級政府對所屬工作部門和下級政府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日常工作。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過程中,涉及行政執法主體、職權細化、確定行政執法責任等問題,按照國務院規定,應當由機構編制部門為主進行指導和協調的,由機構編制部門牽頭辦理。行政各部門監察機構和法制工作機構協助本部門負責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日常工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行政執法機關執法行為違法性和不當性的認定工作,以及行政執法人員是否具備執法資格的認定工作;監察機關和機構按照《行政監察法》的相關規定,負責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具體責任的確定和追究工作。法制工作機構要及時將行政執法監督和評議考核過程中發現的涉及責任追究的情況通報監察機關,監察機關要及時將處理結果通報并抄告法制工作機構。

            26.重視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公眾監督環節的執法違法問題,嚴格責任追究。各級監察機關、法制機構、人事部門等要加強與司法機關的聯系,建立工作聯系制度,定期交流、通報執法情況、責任追究情況和案件移送情況。各級政府和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投訴處理制度,及時處理群眾投訴,發現執法違法問題要認真追究,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投訴人。對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被認定違法和變更、撤銷等比例較高的,對外部評議中群眾滿意程度較低或者對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消極應付、弄虛作假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強化責任追究。

            27.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案件移送辦理制度。對實施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執法行為依法依紀應采取組織處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辦理;依法依紀應當追究政紀責任的,由任免機關、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28.依法保障責任人的合法權利。追究行政執法責任,必須嚴格遵守程序,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在對責任人作出處理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意見,保障其陳述權和申辯權;在作出處理決定后,要依法保障當事人的申訴權。

            五、積極研究制定相關配套制度

            29.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是一項長期任務,要高度重視并加強相關配套制度建設。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都要制定和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的相關配套制度,包括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規定、行政執法責任規定、行政執法協調規定、行政執法公示規定、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規定、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規范性文件實施周年報告及實施效果評估規定、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規定、行政執法投訴處理規定、行政執法督查規定等。已有相關規定的,要按照新的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垂直管理和雙重管理的部門要負責做好本系統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配套制度建設工作。

            30.加強行政執法電子政務建設。要探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簡化執法責任制流程管理,強化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政府對部門以及部門之間、部門內部的協調配合,提高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大量的經常性的活動,直接面向社會和公眾,行政執法水平和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政府的形象。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就是要強化執法責任,明確執法程序和執法標準,進一步規范和監督行政執法活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確保依法行政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建設法治政府、“法治連云港”,加強依法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重要意義,要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認真研究落實本意見的要求,在2006年4月底前完成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相關工作。市監察局、市人事局、市政府法制辦、市編辦等部門要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加強對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工作順利進行。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的重要情況,各縣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要及時報告市依法行政暨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后向市政府作出報告。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 婷婷中文娱乐网开心|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中文字幕7777|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 无码av免费网站|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