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22-00036 |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 | 發文日期 | 2022-02-18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22〕5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十四屆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意見的通知.pdf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的實施意見》已經市十四屆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2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的實施意見
農村廁所革命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鄉村文化和生態振興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有力抓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扎實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的指導意見》(農社發〔2021〕1號)和《關于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的實施意見》(蘇鄉振〔2021〕11號)要求,高質量推進全市“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將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十四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系統總結梳理農村廁所革命的經驗與不足,以全面消除旱廁、全面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為目標,以穩步提升糞污接管處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為重點,以構建長效管護機制為保障,加快建立符合我市農村特點的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模式,改善農民群眾生活品質,切實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各級政府重點抓好方案編制、標準制定、政策激勵、示范引導等,不大包大攬,不替農民做主、不搞強迫命令。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堅持把農民認同、農民參與、農民滿意作為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根本要求,貫徹改廁工作始終。
——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充分考慮各地城鎮化進程、人口流動特點和農民群眾需求,結合村莊規劃編制實施,科學謀劃總體布局,合理安排建設時序,統籌推進農村改廁、農房改善、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各項工作。
——整體提升、分類施策。結合本地區農村實際,分類推進新建改造戶廁和整改達標戶廁。新建戶廁要選擇適宜技術模式,提高建設標準質量。對已改戶廁,因技術標準落后或年久失修不能用、不好用確需整改達標的納入改廁計劃,改進技術模式,完善配套設施,做到達標好用。
——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堅持質量優先,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明確工作責任,細化目標任務,高質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建立管護制度,加大管護投入,探索長效管護模式,持續鞏固提升農村改廁成效。
(三)主要目標。目前,全市農村共有常住農戶90.7萬戶,問題戶廁共計389861戶,其中東海縣91023戶,灌云縣136850戶,灌南縣97758戶,贛榆區47555戶,海州區12952戶,云臺山景區3723戶。到“十四五”末,全市農村除無人戶或其它特殊情況外,全面消除旱廁,全面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到2024年底,完成389861戶農村戶廁新建改造及整改達標任務,其中新建改造174475戶,整改達標215386戶;2025年進行鞏固提升,實現長效管護。新改戶用廁所入院,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廁所入室,新建農房應配套設計建設衛生廁所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推動戶廁由室外向室內轉變、由廁所向衛生間轉變,逐步提高廁所糞污接管處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健全完善長效管護機制,逐步引導農民群眾養成現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合理規劃布局農村公共廁所,加快建設鄉村景區旅游廁所,新建107座農村公廁,實現農村公廁行政村全覆蓋,“十四五”期間逐步向規劃保留自然村推進,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落實長效管護責任,強化日常衛生保潔。
二、重點任務
(一)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各縣區要結合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情況,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基礎現狀和農民群眾意愿,自下而上、科學確定“十四五”農村戶廁改造目標任務。全市規劃發展村莊和其它一般村莊,除無人戶外,對未改戶廁全面實施新建改造,全面消除旱廁;對已改但需鞏固提升的戶廁全面進行整改達標,到“十四五”末,全部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各縣區、功能板塊,市鄉村振興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責任單位均含各縣區、功能板塊,不再列出)
(二)科學編制工作方案。結合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規劃和方案,以縣域為單位編制“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專項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明確年度目標任務、資金安排、土地供應、保障措施等。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工作重點,合理確定改廁類型、數量和建設改造時序。充分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意見建議,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發揮改廁工作典型村莊的示范帶動作用。(市鄉村振興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衛健委、市自然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技術支撐指導。建立健全市縣農村廁所革命技術支撐服務體系,組建專業技術服務隊伍。加強廁所建設管護技術指導培訓,通過線上互動、線下指導等方式解決改廁難題。探索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處理銜接的有效模式、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有效形式等,為農村廁所革命提供有力技術支撐。鼓勵企業、科研院所等加大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結合全市實際,大力推廣完善下水道水沖式、三格化糞池式等衛生戶廁模式,有條件的地區推廣集便溺、洗浴、盥洗等功能于一體的衛生間。積極開展節水型、少水型設施設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市衛健委、市科技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符合全市實際的農村戶用廁所標準體系。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參與農村廁所建設驗收、管理管護以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鼓勵社會組織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團體標準,引導相關企業制定技術要求更高的企業標準。加強農村改廁標準的宣傳培訓和推廣實施,提高基層干部、農民群眾、改廁企業等標準化、規范化意識,把標準規范的應用貫穿于農村改廁全過程。(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衛健委、市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全程質量管控。嚴把產品質量關,嚴格確定改廁產品選材質量標準和技術參數,杜絕質量低劣產品,加大農村改廁產品質量市場監管力度。按照招標采購程序,實施集中采購的,應對材料設備進行現場抽樣送檢。鼓勵與設備供應廠商建立易損備件供應服務協議,明確維修服務責任,做到便民利民惠民。要嚴把施工質量關,規范組織施工,建立由鄉鎮、監理、村民代表參與的監管體系,落實工程質量和安全責任制。要嚴把竣工驗收關,嚴格執行工程竣工逐級驗收制度,縣級逐戶驗收登記造冊,市級逐村抽查復核驗收。將運行使用效果和群眾滿意度等納入驗收指標,驗收后適時進行抽查。對農村改廁受益戶信息進行公示,并公布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市鄉村振興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廁所糞污治理。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推進廁所糞污接入管網和資源化利用。統籌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處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不斷提高廁所糞污接管處理率,“十四五”期間,農村戶廁糞污接管處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每年新增5個百分點。靠近城鎮的村莊,采取城鄉融合方式,將廁所糞污接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離城鎮較遠相對集中的村莊,將廁所糞污接入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居住分散的村莊,在糞污無害化處理基礎上,以生態補水、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推動廁所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結合發展綠色農業開展公共廁所糞污的收集處理與利用。(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優化公共廁所建設。各地要綜合考慮村莊布局、人口、產業、功能、需求,建設分布合理、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群眾滿意的農村公共廁所。在行政村公共廁所全覆蓋基礎上,加大對人口較多、群眾需求強烈的自然村的公共廁所建設力度,集中居住和相對集中區域,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建設數量視集中居住程度決定。推進農村中小學、幼兒園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教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如廁習慣。適宜發展鄉村旅游的地區,要結合旅游發展規劃布局,合理配建鄉村旅游廁所,提升衛生標準。對季節性旅游地區的公共廁所,科學采用分區、分時段開放等方式,滿足使用需求。加強農村公共廁所無障礙建設和管理,合理建設公共廁所指示牌。(市城管局、市文廣旅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民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樹立“三分建設、七分管護”理念,堅持農村廁所改造與使用管護一體謀劃、一體設計、一體建設。明確地方政府對改造、建設和管護農村廁所的主導責任和農村廁所建設管理部門的管護責任。建立完善管護制度,明確管護措施,加強日常管護,確保正常使用。建立完善廁所電子檔案臺賬,實施網格化管理和實時化更新。建立健全日常巡檢、設備維修和糞污清掏等農村廁所管護體系,形成規范化的使用管護制度。設置部分公益崗位,優先安排農村低收入人員就業,不斷提高保障和服務水平,定期組織廁所使用率、群眾滿意度等調查。有條件的縣區依規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付費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管護機制。定期組織開展農村廁所建設和維護相關技能培訓,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主體作用,加強自我維護。探索建立專業化糞污處理服務體系,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當地農民或市場主體組建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糞污清掏和資源化利用服務隊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堅持市縣統籌推進、鎮村全面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重要任務納入議事日程。市級建立農村廁所革命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設在市鄉村振興局,形成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負責牽頭抓總,市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縣區黨委、政府切實擔負起農村廁所革命的主體責任,建立農村廁所革命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區域統籌,堅持整村推進,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建設標準、模式,明確衛生要求、生態要求、環境要求,做好項目落地、資金籌措、推進實施、運行管護、監督考核等工作,并對實施效果負責。鄉鎮黨委、政府做好具體組織實施,明確專人負責。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橋梁紐帶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聯系農戶、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活動,推動廁所革命理念和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市委組織部、市委農辦、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政策支持。農村改廁涉及的供水保障和污水治理,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健全市縣為主的投入機制,積極爭取省級補助,市縣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引導農民適當投入、自愿自主改廁。財政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農村戶廁新建改造、需鞏固提升戶廁的整改達標、后續管護維修、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可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依法依規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投入,構建政府引導、農民參與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建設運營體系。嚴格落實信息公開、村務公開要求,建立完善財政獎補政策、獎補標準、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情況等公開公示制度,確保農民群眾知情權。(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連云港銀保監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考核評價。將農村廁所革命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強化農村廁所革命監督評價,對“十四五”建改等情況,運用信息采集系統進行動態監測,定期組織督查指導,通過開展鎮村自查、縣區互查、市級抽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跟蹤調度各地工作進展情況,對已改戶廁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問題、剖析原因、抓好整改、完善政策,不斷提升改廁質量。堅持問題導向,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管平臺、“問題隨手拍”、輿情監測、投訴舉報等方式,拓寬農村廁所革命問題線索收集渠道,廣泛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完善獎懲機制,將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成效與干部實績掛鉤,對工作落實到位、農民群眾滿意的給予表揚激勵,對措施不力、工作不實、搞虛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將嚴肅追責問責。(市委組織部、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廣泛宣傳引導。組織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公益宣傳活動,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衛生鎮村創建、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全方位宣傳農村改廁的重要意義、政策舉措、經驗做法和典型范例。加強文明如廁、廁所日常管護、衛生健康知識等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逐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形成現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尊重并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引導農民群眾自覺參與廁所建設與維護。注重發揮黨員干部、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退伍軍人等帶頭作用,帶動農民主動改廁。積極發揮共青團、婦聯等基層群團組織作用,廣泛發動群眾,激發農民群眾改善生活條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市委宣傳部、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團市委、市婦聯、市鄉村振興局、市文廣旅局、連云港廣電傳媒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附件:1.連云港市“十四五”農村戶廁改造提升縣(區)目標任務匯總表
2.連云港市農村公廁行政村全覆蓋建設目標任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