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21-00017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發文日期 2021-02-18
            標 題 市政府關于印發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 號 連政發〔2021〕12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批復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發〔2021〕12號

            市政府關于印發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批復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要切實加強對綜合試驗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健全機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有效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公共資源,扎實推進綜合試驗區建設,更好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貿易高質量發展。市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積極爭取省級部門對綜合試驗區的協調指導和政策支持,為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

            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20〕47號)文件精神,大力推進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連云港綜試區)建設,加快推動連云港外貿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 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立足連云港戰略區位、交通樞紐、開放門戶優勢,放大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疊加政策效應,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以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和物流支撐體系為依托,以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為重點,以強化政策支持為保障,加快培育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增強連云港外貿轉型升級新動能,將連云港綜試區建成帶動連云港、服務周邊、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平臺、新高地,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新經驗。

            二、基本原則

            (一) 大膽探索、創新發展

            在全面復制推廣現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圍繞跨境電商產業鏈,大力推進監管模式、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

            (二) 突出優勢、特色發展

            服務“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發揮以港口為龍頭的多式聯運優勢,推動向東開放,引領向西開放,堅持進出口并重,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和企業對消費者(B2C)并舉,探索具有連云港特色的跨境電商發展新路。

            (三) 市場主導、規范發展

            在優化監管、完善政策、加強引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注重保障國家安全、網絡安全、交易安全、國門生物安全、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有效防范交易風險。

            (四) 統籌布局、協同發展

            構建以連云區為核心區、各縣區和功能板塊立足本地區產業優勢和特點協同發展的空間布局。推動政府與市場、監管與服務、線上與線下、內貿與外貿有機融合,著力構建跨境電商生態圈。

            (五) 共建平臺、聯動發展

            做大做強“點點通”跨境電商綜合監管和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平臺共建、系統共用、資源共享,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服務。

            三、發展目標

            用5年時間,在全市建成功能完備、信息共享、便捷高效的跨境電商“兩平臺六體系”和以跨境供應鏈服務為重點的全產業鏈服務網絡;完善以9610、1210、9710、9810監管方式、海運快件、國際郵件為支撐的跨境電商全業態功能;構建以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為龍頭、各類特色園區錯位發展的空間格局;打造以海鐵聯運為特色、陸海空鐵無縫銜接的物流運輸體系。力爭到2025年,全市建成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園區6家,招引和新培育跨境電商重點企業1000家,孵化跨境電商人才1萬人,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20%以上。

            四、工作舉措

            (一)打造跨境電商“兩大平臺”

            1.線上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點點通”平臺,按照“一點接入”原則,提升系統功能,延伸服務鏈條,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點點通”平臺與連云港電子口岸平臺無縫對接,建立數據標準和認證體系,為監管部門和企業提供統一明確的標準化數據接口和接入流程,推進海關、稅務、外匯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數據共享,實現政府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互換、監管互任、執法互助”。共享金融、物流、電商平臺等各類服務資源,為跨境電商企業和個人提供基于大數據的綜合商務服務。推進線上公共服務平臺鏈接專業跨境電商第三方服務企業,建立跨境電商企業交易糾紛線下協調機制,促進跨境電商企業健康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產業帶”行動,做大做強跨境電商垂直平臺,推進建設專業化外貿交易及綜合服務平臺,探索B2B出口網上交易及標準化供應鏈流程服務新模式。

            2.線下產業園區平臺。按照“一區多園、以點帶面”布局,統籌利用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連云港綜合保稅區、連云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載體,加快建設各具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推進綜合試驗區和零售進口試點城市等各項政策落地,加強業態培育,加大企業招引力度,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條, 擴大業務規模。推進“品牌出海”戰略,做大做強本土特色產業,引導各縣區、功能板塊多點建設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區,推動傳統貿易、農村電商轉型升級,推動特色產品、自主品牌走向世界。

            (二)打造跨境電商“六大體系”

            1.信息共享體系。依托線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多位一體的跨境電商信息合作機制和共享平臺,統一信息標準規范、信息備案認證、信息管理服務,實現監管部門、服務機構、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信息互聯互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為跨境電商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三流合一”提供數據技術支撐。

            2.金融服務體系。提升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水平,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在連云港綜試區綜合服務平臺嵌入供應鏈金融服務功能模塊,為跨境電商提供結算、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鼓勵開展訂單融資、倉單質押、保險理財等一站式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服務。提高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水平,鼓勵跨境電商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結算。

            3.智能物流體系。加快推進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與跨境物流深度融合,建設“點點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倉儲物流運輸管理子系統,推動供應鏈管理與物流體系有效對接,提供實時、準確、完整的物流狀態查詢和跟蹤服務,實現物流供應鏈全程可驗可控。升級電子口岸系統,打造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精品物流通道。支持商貿物流企業加快建立國內保稅公共倉儲、海外重點國家物流專線、海外公共倉儲等相結合的跨境物流服務體系。

            4.信用保障體系。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協同監管,收集跨境電商企業、平臺企業、物流企業及其他綜合服務企業的信用基礎數據,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查詢接口,提供信用記錄或信用綜合評價查詢服務,實現對跨境電商信息分類監管、部門共享、有序公開。鼓勵跨境電商企業通過引入合格評定機制,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體系,提高質量管控能力。

            5.統計監測體系。推動海關、商務、統計、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開展跨境電商統計監測試點,完善跨境電商統計方法。以申報清單、平臺數據為依據,以市場主體全樣本調查為基礎,以電商平臺交易情況、部門數據和抽樣調查為補充,建立跨境電商統計監測體系。以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為媒介,探索建立跨境電商自動化數據采集和統計分析系統。推進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大數據中心,探索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跨境電商業務全流程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運用,為政府監管和企業經營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6.風險防范體系。強化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的監管職責,落實跨境電商平臺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跨境電商業務全流程風險管理和防控體系,在關鍵流程和節點開展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防和風險處置,實現跨境電商“安全規范、風險可控”。發揮行業協會和電商平臺作用,開展質量共治,探索建立跨境電商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商品溯源機制。

            (三)打造優良的跨境電商服務環境

            1.優化海關監管措施。優化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推行全程無紙化通關,推動跨境電商出口實行“清單核放、匯總統計”通關模式,進口實行“稅款擔保、集中納稅、代扣代繳”通關模式。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落實跨境電商產品退換貨有關政策,優化跨境電商產品退換貨流程。加大第三方采信力度,對CNAS認證的境外第三方檢驗機構出具質量溯源證書的商品,享受進口綠色通道政策。

            2.提升稅務服務水平。落實國家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相關進出口稅收政策,對連云港綜試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符合規定條件的,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試行企業所得稅征收辦法。優化退(免)稅辦理流程,積極推行退稅無紙化。優化進口關稅擔保服務,擴大海關匯總征稅受惠范圍,創新“銀關保”和關稅保證保險等進口關稅擔保模式,降低關稅保函融資門檻和成本。

            3.便利外匯交易結算。推動跨境收支便利化,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外匯服務。在滿足客戶身份識別、交易電子信息采集、真實性審核等條件下,銀行可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印發〈支付機構外匯業務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匯發〔2019〕13號),申請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市場主體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支付機構可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跨境電商企業可將出口貨物在境外發生的倉儲、物流、稅收等費用與出口貨款軋差結算。從事跨境電商的境內個人,可通過個人外匯賬戶辦理跨境電子商務外匯結算。鼓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4.創新金融支持模式。鼓勵與知名企業共建跨境電商B2B信保資金池、進口商風險資金池,提高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交易能力。在連云港綜試區綜合服務平臺嵌入供應鏈金融服務功能模塊,引導金融機構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等服務,推進線上融資方式及擔保方式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電商企業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及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建立完善統保平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融資規模,支持保險機構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信用保險服務,加強銀保合作,創新融資服務。

            5.提高港航服務能力。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發展機遇,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主動對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充分發揮連云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功能,積極拓展東向國際航線、西向國際班列,完善過境倉儲設施及服務,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搭建新亞歐大陸橋陸海聯運電子數據交換通道,提高陸海聯運信息化水平;加快集裝箱干線港建設,加密通達世界主要港口的貨運航線,重點增加歐美遠洋航線,促進國際中轉、中轉集拼、甩掛運輸、沿海捎帶業務發展。提升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設水平,重點發展中亞直達班列,推進連云港片區鐵路口岸對外開放;加快推進“霍爾果斯一東門”經濟特區無水港建設。優化“無水港”戰略布局和經營模式,拓展“無水港”服務功能,積極推進上合物流園鐵路口岸建設,為過境貿易提供海外倉功能。加快花果山國際機場建設,推進跨境電商空運郵快件進出口業務發展,打造連云港跨境物流國際航空港。

            (四)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

            1.完善跨境電商功能園區布局。推動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9610電子商務業務做大做強,5年內業務量超過1000萬件/年。大力發展B型保稅物流中心和連云港綜合保稅區1210保稅電商業務,5年內業務量超過100萬件/年。加快推進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項目,確保2021年建成投用,5年內進出港郵件達到1500萬件/年。完善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跨境電 商消費體驗中心,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展示各國特色產品的共建共享機制。

            2.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支持各縣區和功能板塊依托本地區基礎條件、特色產業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推動采購、第三方平臺、代運營、創意、攝影、推廣、培訓、物流快遞等相關專業配套服務發展。海州區、高新區圍繞培育本土跨境電商企業,引導傳統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發揮主城區人口集聚優勢,促進消費升級,加快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體驗店建設。連云區加快大陸橋跨境電商產業園和連云新城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著力吸引跨境電商相關專業服務企業落戶,形成集孵化、研發、運營、客服、設計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市開發區依托自貿試驗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核心區以及農產品加工貿易優勢,加大力度建設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倉儲基地,打造功能齊全、體系完善、保障到位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徐圩新區加快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發展,發揮綜合保稅區優勢,加快建設農產品溯源冷鏈物流服務示范基地。贛榆區依托紫菜產業園、海鮮電商產業園和海鮮直播基地等平臺載體,建設紫菜交易中心和跨境海鮮電商產業園;依托新材料和輕紡制品的產業優勢,招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基地。東海縣依托水晶特色產業,加快中國東海水晶城、電商物流產業園、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直播電商產業園、公用型保稅倉等平臺載體,著力建設水晶跨境電商交易中心、電商物流園、保稅物流倉、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和孵化基地。灌云縣圍繞主題服飾產業,打造集服裝設計、展示、加工、交易、面輔料集散、人才培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各環節于一體的綜合性跨境電商產業園。灌南縣圍繞食用菌產業,依托龍頭企業開發食用菌深加工特色農產品,打造產銷一體菌都香城電商跨境出口集聚區,促進特色農產品觸網出口。

            3.培優扶強跨境電商市場主體。推動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物 流企業廣泛對接本市特色產業,引導全市農副產品、水晶制品、家居制品、服裝、海洋食品、醫療保健用品等產業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平臺+產業帶”等融合發展。支持舉辦制造企業、外貿企業、電商賣家和電商平臺資源對接會,打造“5·18全球GO”活動品牌,提升連云港市跨境電商影響力。大力開展跨境電商招商活動,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落戶。支持圍繞跨境電商產業鏈成立各類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培育壯大智匯西游等跨境電商第三方綜合服務企業,集聚各方資源要素,建設運營、客服、物流、金融、供應鏈等跨境電商全生態鏈。

            4.加快形成跨境電商人才高地。支持在連高等院校、中職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開設跨境電商專業方向相關課程。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崗前培訓。鼓勵跨境電商企業舉辦各類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活動,以賽代培,提高人才素養和創新能力。建立電商務才創業創新支持平臺和創業孵化機制,支持企業、第三方平臺共同參與,建立一批跨境電商企業人才培訓基地,打造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培訓機構與電商企業協同合作的人才培養示范高地。加大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措施,著力引進和培養一批跨境電商發展的高端人才和復合人才。

            (五)打造跨境電商進出口物流集散中心

            1.構建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通道。依托連云港港、花果山國際機場、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組織物流園、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建設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加密連云港港至韓國滾裝船班輪,積極開拓至日本快船,適時開通至美洲快船,著力打造東向以日韓為重點、西向以海鐵聯運為特色的跨境電商特色物流運輸體系。全面實施國家級新亞歐大陸橋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開行國際國內海鐵聯運班列,探索開展“班列購”,推動中歐班列搭載跨境電商商品,著力打造西向以服務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為核心的國際物流運輸通道。

            2.建立海外倉服務體系。發揮海外倉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作用,支持各類跨境電商海外(公共)倉發展,支持海外倉經營企業在主要國別市場擴大公共倉規模,做大9810監管模式的跨境電商海外倉B2B業務出口規模。推動海外倉企業運營管理系統與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可視、產品可溯、責任可究,探索利用海外倉輔助跨境電商退換貨,整合海外理貨、物流、通關等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海外注冊和目的國商標、專利申請等服務。推進“海外倉+國內倉”多倉聯動、標準運作,打通生產企業、供貨商、經銷商、門店統一配送環節,形成快速響應的全球倉儲物流網絡。

            3.提升跨境物流服務水平。鼓勵郵政、快遞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拓展寄送服務網絡,打造國家重點快件中轉中心。優化全市物流代收點布局,完善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實現貨物快速及時收攬,推動連云港市特色產業利用跨境電商物流出口海外。充分發揮國際班列優勢,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拓展“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構建跨境電商貨物雙向集散中心。完善國家骨干物流冷鏈基地建設,發揮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水果等指定口岸聯動作用。建設面向大宗商品進出口的專業化外貿交易及綜合服務平臺,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形成電商物流服務網絡。

            4.開展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根據快速消費品跨境采購不同進口模式下的合規服務模式,通過供應鏈集成整合,統一標準體系、物流服務、采購管理、信息采集、系統平臺,形成以“點點通”公共服務平臺及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核心,集進出口零售代理服務、分銷管理、合規清關服務、倉儲管理、全國派送、溯源管理為一體的進出口快速消費品綜合服務體系。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糾紛處置和消費爭議解決機制,建立跨境電商產品售后服務和維權體系,構建跨境電商消費者與經營者間的消費糾紛調解、和解機制。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中國(連云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配備專業人員,加強對連云港綜試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根據本方案組織推進各項工作,定期研究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大事項。

            (二) 強化部門協調配合

            根據連云港綜試區建設和發展需求,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完善國家、省、市三級聯動推進機制,切實幫助解決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的困難問題,扎實推動綜合試驗區創新發展。

            (三) 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出臺支持連云港綜試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公共服務平臺和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功能園區運營、公共海外倉建設、市場主體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跨境電商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鼓勵各縣區、功能板塊出臺扶持政策,對跨境電商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業務運營給予支持。

            (四) 強化跟蹤評估

            連云港綜試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跨境電商工作的考核激勵,及時對試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定期總結經驗,開展綜合評估,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及時宣傳連云港綜試區建設的新亮點、新舉措、新成效,大力營造跨境電商發展濃厚氛圍,切實提升跨境電商產業發展質效。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99国产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