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數據服務> 統計公報

            灌南縣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時間:2015-05-05 16:51:09
            • 來源:市統計局
            • 閱讀次數:
            • 字體:[ ]

            201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上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改革創新統領全局,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抓轉型、促改革等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一、綜合

            國民經濟平穩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75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28.76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85.74億元,增長11.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26:49.67:33.07,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2.74%,比上年提高0.3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萬元,達41364元,比上年增加3520元。

            財政收支結構優化。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1.52億元,同比減少13.6%,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12億元,增長15.0%,其中稅收收入30.38億元,增長15.7%,稅收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6.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年財政總支出70.29億元,同比下降13.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2.54億元,增長10.0%。

            全面小康總體達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4大類18項25個指標中,全年新增城市化水平、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城鎮勞動保障三大保險各自覆蓋面、城市綠化覆蓋率4個指標達標,達標指標達24個,小康指標實現程度和質量進一步攀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總體達標。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工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項目投資拉動力度不足,新增規模企業培育數量偏少,經濟發展缺乏后勁;新興產業所占比重仍然較小,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尚不健全,轉型升級步伐仍須加快等。

            二、農林牧漁業

            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全年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83.69億元,增長7.1%。其中,農業產值50.96億元,增長7.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30.2萬畝,比上年減少0.59萬畝,糧食總產量達63.11萬噸,比上年增長1.9%,糧食平均畝產484.8公斤/畝,比上年增加11.4公斤。全年小麥播種面積66.4萬畝,比上年增加0.06萬畝,總產26.5萬噸;水稻播種面積54萬畝,比上年增加0.66萬畝,總產33.54萬噸;玉米播種面積5.8萬畝,比上年減少1.05萬畝,總產2.1萬噸;豆類播種面積2.3萬畝,比上年減少0.15萬畝,總產0.3萬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2萬畝,比上年減少0.02萬畝,總產0.2萬噸。

            林牧漁業發展平穩。年末實有林地面積 29.89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9 %。全年肉類總產量5.5萬噸,比上年增長8.5%,其中豬肉產量4.94萬噸,比上年增長9.2 %。禽出欄261.65萬只,比上年增長4.1 %。蛋產量1.17萬噸,比上年下降5%。全年水產品產量3.44萬噸,比上年增長0.8%。 

            現代農業進程加快。年末全縣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個,比上年增加10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862個,比上年增加56個。全年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1.6萬畝。新增“三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78個,累計達到330個。全縣農機化總投入達2.08億元,比上年增長43.4%,新增大中型拖拉機652臺、聯合收割機530臺,農機總動力達 110.1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 89.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較快發展。年末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4家,比上年凈增20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0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3%。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產值36.88億元,增長17.8%;重工業565.47億元,增長17.2%。按行業門類分,制造業601.92億元,增長17.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0.43億元,增長56.8%。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09億元,下降15.8%;股份制企業585.72億元,增長17.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4.05億元,增長6.4%。民營企業實現產值585.55億元,增長17.8%,其中私營企業394.82億元,下降2.6%。

            工業質量逐步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0.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利稅72.06億元,增長30.5%;利潤39.01,增長31.8%。工業產銷率為98.25%。高新產業穩步增長,全年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智能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17.8%。

            建筑行業態勢良好。年末擁有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28家。按資質等級分,一級資質企業1家,二級資質6家,三級資質21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77.5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竣工產值84.2億元,增長38.3%。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9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2%;竣工面積378.7萬平方米,增長12.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19.2萬平方米,增長52.6%。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增長緩中趨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6.97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投資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25.3%。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70.73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投資142.16億元,同比增長14.9%。

            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縣共實施重點項目109個,計劃投資170億元,其中市重點項目52個,計劃投資100.9億元,完成投資82.35億元。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8個, 20個超億元項目建成投產。

            房地產業回落調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住宅投資17.3億元,增長20.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66.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37.8平方米,下降26.8%。房屋竣工面積5.2萬平方米,下降79.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2平方米,下降75.8%。商品房銷售面積40.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7.3萬平方米,下降45.1%。商品房銷售額16.2億元,下降36.4%,其中住宅銷售額13.8億元,下降39.2%。

            五、國內貿易和開放型經濟

            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5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9.79億元,增長20.4%;限額以下消費品零售額49.74億元,增長10.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0.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59億元,增長7.9%。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零售額7.01億元,增長9.9%;零售業零售額52.51億元,增長7.7%;住宿業零售額1.34億元,增長40.5%;餐飲業零售額8.67億元,增長60.8%。

            對外貿易保持增勢。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2.34億美元,同比增長3.2%,其中,出口總額2.03億美元,同比增長9.5%,進口3076萬美元,減少24.9%。全年內聯客方實際到位資金135.82億元,增長23.2%,實際利用外資240萬美元,減少53.9%。

            六、交通、郵電業

            交通運輸能力提升。全年完成交通建設總投資12億元,新改建等級公路45公里,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149公里,改造危橋6座。截止年末,全縣境內等級公路1897公里。連鹽鐵路加快建設,連淮揚鎮鐵路站點及綜合交通樞紐完成規劃設計,灌南南互通建成通車,新港大道北環段主體完工。共有公路客運站8個。港口碼頭9個,碼頭泊位50個,碼頭總延長3400 米。全年公路客運量989萬人次;公路貨物運輸量796萬噸,比上年增加6.4%;水運貨運量206萬噸,比上年增加7.1%。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000萬噸。

            郵政電信業務擴大。全年郵政業務總收入4958萬元,增長12.9%。郵政函件129萬件,包裹0.16萬件,特快專遞1.22萬件,報刊雜志576萬份。全年通訊業務收入3.42億元,增長4.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8.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49.24萬戶,互聯網用戶11.75萬戶。

            七、金融與保險業

            金融信貸穩健運行。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24.08億元,比年初新增14.75億元,其中,單位存款38.26億元,比年初增加3.37億元;儲蓄存款82.92億元,比年初增加10.25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6.95億元,比年初增加18.2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42.17億元,比年初增加2.76億元;中長期貸款57.78億元,比年初新增13.28億元。

            保險產業發展加快。全年保費收入3.55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財產險收入1.17億元,增長20.7%;壽險收入2.38億元,增長23%。全年保險賠付額7583萬元,比上年增長37.5%。其中,財產險賠付6368萬元,增長40%;壽險賠付1675萬元,增長80.5%。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獲批省科技富民重點縣,化工園區獲批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總數達21家;獲批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研究生工作站2家。全縣現有民營科技企業83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引進各類高層次、緊缺型人才203名。入選省“雙創博士”5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9件。

            教育事業優質發展。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新增省市優質幼兒園15所,新建、加固校舍4.5萬平方米,實驗中學新校區開工建設。年末全縣擁有各級各類學校(不含幼兒園)80所,在校學生96570人,其中,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7244人,普通中學在校生31791人,小學在校生57420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15人,專任教師6581人。高考本科錄取人數1230人,專科錄取人數1751人。全縣共有幼兒園53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園幼兒28879人,比上年增加3240人。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全年組織開展 “中國夢 港城情”廣場文化系列活動38場;成功舉辦2014年馬年元宵燈會,“新安鎮元宵燈會”獲批市級非遺項目;成功舉辦灌河流域五縣一區文化聯誼活動暨第五屆“激情八月·活力灌南”廣場文化演出周,文化活動品牌影響力和推動力持續增強。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組織開展“一社區一品牌”打造,形成鎮北社區健身腰鼓、人民社區京劇、鎮東社區廣場舞、鎮郊社區淮海戲四個社區文化品牌。“三送”工作有序推進,完成送戲下鄉282場、送電影下鄉3568場、送書下鄉2.2萬冊。二郎神文化遺跡公園獲批國家4A級景區,納入全市旅游年票系統。

            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競技體育成績斐然, 2名灌南籍運動員獲得青奧會田徑金牌,在省十八屆自行車比賽上獲得2金2銀3銅。群眾體育豐富多彩,全年組織開展了慶“三八”女職工環湖長跑比賽、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職工籃球比賽、職工足球比賽、職工乒乓球比賽、健身氣功比賽等縣級大型體育活動,組織培訓太極拳、健身氣功、排舞、廣場舞、健身秧歌、柔力球等項目500余人。

            衛生體系更加健全。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含社區、村衛生室)363個,醫院12個,衛生院17個。年末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638張,其中醫院病床1376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3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492人,注冊護士1640人。第一人民醫院主體完工,投入2600萬元實施田樓一院、三口、新集、李集四個衛生院提檔升級,建成標準化健康主題公園1個、健康小屋5個、健康單位5家、省級衛生村8個。新農合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縣在統參加新農合人口62.95萬人,參合率100%。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100%。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鄉發展統籌推進。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5.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5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45.57%,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縣城金倉路、悅來東路、鵬程路西延工程竣工通車。碩項湖、田樓水廠主體在建,鋪設碩項湖西線等供水管網17公里,新增污水管網7公里。新建、續建碩項湖退水閘、鄭于大溝南延等城市防洪工程。重點建設75個城鄉統籌示范鎮村,新增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堆溝港鎮、湯溝鎮獲批全國重點中心鎮。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新機制,張灣社區、二號橋小區等32個示范村、示范點加快建設,建成省級城鄉統籌示范村5個。

            生態建設較大進展。全年新增城區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重點實施人民路、鵬程路、碩項路等道路苗木栽植、補植工程;建成南六塘河公園、悅來河游園等開放性游園體系;打造來安大道苗木園、周口河風光帶和碩項湖生態防護林等綠色走廊。碩項湖創成省水利風景區,片區“兩橫四縱”主干路網全面完成,人民公園初步開放,濕地保護區獲批省級濕地公園。環保專項整治高標準通過部省級驗收。

            十一、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

            人口規模繼續擴大。據公安資料顯示,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81.4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萬人,其中男性43.13萬人、女性38.31萬人,戶籍男女性別比為112.56(以女性人口為100)。戶籍人口出生率19.34‰,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16‰。省市反饋年末常住人口62.87萬人,城鎮人口比重45.57%。常住人口測算出生率12.33‰,死亡率7.11‰,人口自然增長率5.22‰。

            就業服務持續增強。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86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58,控制在3%目標以內。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達10341人,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鑒定4622人,高技能人才培育821人。

            居民收支穩步增加。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8元,比上年增加1427元,增長10.8%。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819元,比上年增加800元,增長8.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805元,增加1909元,增長10.1%,其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為9966元、3391元、2247元、5201元,分別增長9.5%、8.2%、10.1%和12.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569元,比上年增加994元,增長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42元,增加1102元,增長11.8%,其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為4480元、3320元、83元、2559元,分別增長12.1%、8.6%、9.4%和15.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288元,比上年增加669元,增長10.1%。

            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全縣參加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54363人、62656人和43100人,比上年分別增加14402人、4306人和18100人。全縣共有城鄉低保對象14298戶、23287人,比上年分別減少3469戶、7705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6016萬元。全縣共發展居家式養老單位188家,其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64家,省級示范性8家。年末全縣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達29張。


            注:1、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等部分指標為初步核算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超碰97国产欧美中文|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