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山二十四景——云護天門

            • 時間:2023-11-29 08:56:47
            • 來源: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 閱讀次數:
            • 字體:[ ]

            為了讓廣大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云臺山二十四景”,我們邀請了連云港歷史人文方面的專家,從人文、歷史、地理、典故、文化、詩詞等方面闡釋“云臺山二十四景”,讓更多的人了解連云港的歷史文化,傳承連云港人文精神。今天推出第四景——塔影團圓。

            黃申瑾《圖二十四景》:“由草庵左折,從南天門至萬壽橋為登大殿之正路。右折從山東莊亦經萬壽橋,為登大殿之捷徑。然游覽勝境,必取正路為佳。群峰環拱,云氣舒卷,豁入心目,真令觀者有物外之想?!?/p>

            1.png

            崔應階的《云臺山志》載有一首凌廷堪的五言律詩:郁郁繞天門,紛紛四望盈。迷離濃復淡,隱約散還縈。偶識因風起,還驚觸石生。氤氳真異境,坐此足怡情。

            “云護天門”景觀在今花果山南天門。

            南天門位于風門亭的東側,背倚峻嶺,形勢險要,居高臨下,與玉皇閣、三元宮遙遙相對。古人登云臺山,多會從大村經十八盤,從南天門過萬壽橋登三元宮。過了風門口,可感受云霧繚繞,耳畔是山風陣陣。云霧之中金碧輝煌的三元宮大殿如同近在咫尺,卻可望而不可即,恍若置身于仙境讓人心中充滿希望,欣喜萬分,感慨莫名。

            在《西游記》中33次寫到了南天門,這里是玉皇大帝靈霄寶殿的外大門,眾仙出入天庭都要從這里經過,每次孫悟空上天搬救兵,也需要向這里通報。故黃申瑾也將“南天門”一景稱作“云護天門”。

            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大多繞不過南天門,這是天庭的位置所在,玉帝坐北向南,南天門是天庭的正門,直通靈宵寶殿。在道教神話中,南天門是人界和神界共同的入口處,是人間通向天上的必經之路。

            南天門周遭古跡眾多。南天門南邊,有一塊八角形的青石臺,傳說是托塔李天王的點將臺。點將臺四射的八角寓意著無際的天空,中間的方形象征著大地,取天圓地方之意,表現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南天門北側有一座古關帝廟(市級文保單位),建于明萬歷年間,是明三元宮的附屬建筑,這個關帝廟前山門是康熙七年大地震后僅存的建筑,它對研究古代建筑技術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研究抗震防震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這處景觀主要寫南天門。從山下登山,路線有兩條,但正道是“由草庵左折,從南天門至萬壽橋,為登大殿之正路”。南天門在竹節嶺之上、風門口之東,背倚峻嶺,形勢險要,居高臨下,與玉皇閣、三元宮遙遙相對。在《西游記》小說中,南天門是玉皇大帝靈霄寶殿的外大門,孫悟空出入天庭,大鬧天宮,皆是從南天門作為“突破口”的。南天門建于明代,為石拱門,門前有石級,有照壁,俯臨深澗。立足天門,如置身云端。清道光年間,陶澍倡捐修繕南天門,親題“高鎮南天”四字橫匾懸于門額。并作對聯云:“義氣干霄,近指白云開覺路;威聲走海,遙憑赤手挽洪流。”南天門內祀武圣關公,叫做“武安宮”。關公塑像隨廟毀于戰火,現存大門為明代建筑。


              凌廷堪的詩非常細膩、生動,把在南天門上感受云霧迷離,聚而復散的神奇意境描寫得如同身臨其境。

            “云護天門”一景是黃申瑾在前往三元宮的路上,路過南天門被美景吸引,從而總結的一景。實際上,從花果山腳下的十八盤沿石階至三元宮,這段山路可謂步步皆景。大抵是因為顧乾總結云臺山三十六景時對這段路有過總結,稱“仙境朝參”,故而黃申瑾選二十四景時關注了南天門。

            “自山下至青峰頂,歷竹節嶺過南天門、萬壽橋,始詣圣宮,百步九折,捫歷層巒,真仙界也。”這是顧乾對這段路程的評價。當時古人順這段路上山主要目的是去三元宮進香。

            “從南天門至萬壽橋為登大殿之正路。”這條正路與顧乾所寫的朝參之路。在明清時期,三元宮作為云臺山地區著名的佛教叢林,歷來被世人奉為勝境。居住在海州的達官顯貴要想前往參拜,不僅要齋戒沐浴,還得歷盡千險乘渡船過黑風口,然后再沿當路、大村一路向三元宮所在的前頂進發。

            《云臺新志》云:“青峰頂為前頂,金牛頂為后頂”“云臺山有前頂、后頂,皆稱勝境”說的就是這個小區域。其實,到今天我們上花果山還是這條路線,但是大多數人都是乘景交車上山,這就錯過了顧乾眼中的仙境朝參之路了。

            如果我們步行上山,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以“仙人”命名的石板橋,在仙人橋東側還矗立著一塊石碑,文曰“聚仙橋上得逍遙,上得逍遙瑞氣飄;瑞氣飄香花結彩,香花結彩聚仙橋。”過了橋便是“步步階梯盤若線”的十八盤。這婉轉曲折的十八盤坐落于磨盤頂與香爐頂之間的竹節嶺上。《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載:“竹節嶺在大村老君堂東,山形峻,如竹節”,故名。

            關于“十八盤”這處地名的由來,有人認為這是明代文人為仿照泰山而特地設置的一處人文景點。在古代,每逢皇帝到泰山封祭,都要在通往南天門的山路上參拜泰山神18次,從禮制上稱作“盼”。由于“盼”與“盤”諧音,久而久之“十八盼”逐漸演變成了“十八盤”。也有人說,從山腳下通往風門口共有18個拐彎,故名“十八盤”。

            沿十八盤向上,不久便來到了風門口。古人將此處視為上山朝拜的第一道大門,有“第一天門”的雅號?,F如今這里建了一座花崗巖質地的穿堂門,風從門間吹過,松濤陣陣,涼氣襲人。

            出了風門口一路向東,走不了多遠,一幢紅墻青瓦的小院便出現在山道旁。這里就是南天門。據《云臺新志》載:“南天門,在云臺半山,登峰者由第一天門入山……磴道回旋而上,所謂竹節嶺也。約五六里,仰見林樾蔚然,一關聳峙,是為南天門。攀緣而登,眾山皆小。其地,中高而東西低,西為竹節嶺、香爐峰;南為孔雀溝。遙望朐山、大伊、伊盧諸山,若列屏障。”此處風景如此壯美,也就難怪黃申瑾專為南天門設置一景了。可惜的是城市日新月異,如今站在南天門想看到灌云那邊的山,著實有些困難,不過登高望遠,遙望遠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時任海州鹽運分司運判的謝元淮在《養默山房詩稿》中曾賦詩曰:“天門門九重,循行路初引。馬踏亂石間,喘汗不能騁。平視香爐峰,高躡竹節嶺。未覺登頓勞,暫休氣轉猛。清飇颯然來,閶闔凌虛迥。一覽萬山低,蒼波涵溟涬?!笨梢?,南天門是登山途中稍事歇息,憑欄遠眺的好去處。

            據悉,南天門在明代曾是祭祀關二爺的廟宇,也是三元宮的附屬建筑之一。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四月,陶澍以兩江總督的身份閱伍東海。在此期間登臨此處,并出資修繕了毀圮已久的古關帝廟。當年懸掛在南天門之上的“高鎮南天”匾額便是陶澍題寫的。

            在南天門外,還有一塊弧額的大石碑,朝上的一面早已看不出絲毫字跡。該碑是板浦文人許喬林撰寫的一篇雜文,名為《夢感靈應記》。據史籍記載,當年許喬林為夢還愿,將《夢感靈應記》刻作四方石碑,砌筑于大殿后檐??箲饡r期,古關帝廟毀于戰火,四方石碑僅有一塊幸存。新中國成立后,南天門一度被作為當時花果山鄉南天門小學的校園,由于這所小學是全江蘇省海拔最高的學校,因此當時有山民戲稱這里是“江蘇的最高學府”。而這塊幸存的石碑卻在孩子們的蹦跳玩耍中逐漸消磨,最終只剩下了如今的“無字碑”,著實令人遺憾。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