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流金
云臺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代顧乾的《云臺山三十六景》和清代黃申瑾的《云臺山二十四景》曾經(jīng)廣為流傳隨著滄海桑田、風物變遷新的時代呼喚我們探尋連云港新的風韻、新的格調、新的詩意。今天,我們介紹“云臺新景二十四——銀杏流金”。
連云港的云臺山,林海茫茫,郁郁蔥蔥,各種名貴樹木競相生長,一派綠水青山的生態(tài)景致。其中尤以銀杏為盛。云臺山現(xiàn)有古銀杏 44株 , 八百年樹齡以上的有25株 , 樹齡超千年的有 10株 。株林枝葉繁茂 , 冠若華蓋 , 盤根錯節(jié) , 叢生萌枝 , 蔚為壯觀。每到金秋時節(jié),滿山滿城耀眼的金黃。因而被列為連云港標志性的文化象征——市樹。稱得上云臺樹王的便是中云林場院內崇善寺遺址上的一株雌性銀杏 , 樹齡為 1280多年 , 相傳為唐代名將尉遲恭親手所植 , 鄉(xiāng)人視為通靈神樹 ,敬奉為“祗林銀杏”。200年多前 ,“祗林銀杏”就被列為云臺二十四景之一。
這株最古老的銀杏所在的地方是云龍澗原生態(tài)景區(qū)。景區(qū)左有白龍澗,右有青龍澗,是一處集地質景觀、自然山水和人文歷史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自然風景區(qū)。云龍澗環(huán)境優(yōu)美,以田橫崗、云中大佛、白龍?zhí)?、天泉瀑布、白龍大峽谷等景點而聞名。春時杏紅柳綠,花香四溢;夏來綠蔭圍湖,山清水秀;秋至紅葉鋪山,彩林滿目;冬日雪裹山巒,冰瀑如玉,被游客譽為“人間仙境”。而云龍澗更有歷史厚度的當屬田橫崗,是秦末500壯士殺身取義之地。劉邦打敗項羽后,齊王田橫帶領五百壯士逃至東海云臺山。漢高祖派大將艾不筑城與田橫對峙,田橫在前往長安途中自殺,亦不投降,島上五百將士聽聞后蹈海自盡。徐悲鴻先生曾繪畫《五百壯士圖》,表現(xiàn)了這悲壯的場面。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