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游踏浪
云臺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代顧乾的《云臺山三十六景》和清代黃申瑾的《云臺山二十四景》曾經廣為流傳。隨著滄海桑田、風物變遷,新的時代呼喚我們探尋,連云港新的風韻、新的格調、新的詩意。今天,我們介紹“云臺新景二十四——鷹游踏浪”。
《西游記》所列東勝神洲的大海中曾經有一座仙山,勢鎮汪洋,威寧瑤海。但隨著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的地質大變遷,海上仙山絕大多數都退守成為海邊的云臺山,只留下鷹游山還屹立在海中央,變成了今天的旅游勝地——連島。
在連島與云臺山之間的海峽舊稱鷹游門,在古代,這兒是海上交通的重要門戶,《山東通志》稱其為“海道第一程”。《嘉慶海州直隸州志?海防》載:“云臺山之東北有鷹游山,與西岸孫家山相對,夾峙如門,謂之鷹游門。”鷹游門海峽出海口處寬度不足4000米,如同瓶頸,游艇至此,外可望錨地停泊的萬噸巨輪,內可見十里港灣波瀾不驚。遠眺東部大海,海天一色,橫無際涯。1993年建成的西大堤被稱為神州第一海上長堤,一邊是波濤洶涌的大海,一邊是30平方公里的平靜港灣。大堤盡頭是江蘇省最大的海島——東西連島。島上漁民清晨舟楫齊發,傍晚漁歌互答,滿載而歸。依坡而建的漁家屋舍,透出質樸的漁家風韻。
連島多灣,位于進島公路北側的大沙灣依山傍海,融海、山、林、石、沙灘于一體,是一處絕美的海岸風景帶。海岸長近2公里,沙灘面積8萬多平方米,沙質均勻,松軟舒適,海面空曠,水質優良。蘇馬灣則山勢陡峭,壁立萬仞,驚濤拍岸,飛雪千堆;天然的海濱浴場平展舒闊,沙細灘緩,潮汐平穩。當你在碧海藍天、青山綠水間,在金黃的沙灘上與一波一波的涌浪嬉戲的時候,恍如海上仙境。
在連島,你還可以在羊窩頭看海上日出,在環島公路上看遠航巨輪入港,在山頂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凝目遠眺,在蘇馬灣的海誓山盟巨石間定情終生,在海邊的民宿里聽濤聲依舊,自然是別有一番情趣。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