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我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數字化新模式
近年來,東海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數字化新模式,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將法院工作“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最末端,激活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站式基層治理的“智細胞”,推動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質增效。
今年7月,一起合同糾紛通過“江蘇微解紛”平臺分流至桃林鎮各莊村調解組織。線上人民調解員流動工作站接收信息后,法官和兩名村干部便通過電話初步了解案情,之后法官、各莊村黨支部書記、人民調解員一同前往現場進行調解,在經過近3個小時的調解后,雙方當事人解開心結。東海法院為充分整合多元解紛資源,應用“江蘇微解紛”平臺,聯合鄉鎮綜治中心、法官工作室、審務工作站、人民調解員,將矛盾糾紛化解在人民群眾家門口。
東海法院將鄉鎮及街道的政法委員、社區(村)書記和網格員錄入“江蘇微解紛”平臺,充分運用鎮村綜治網格工作群、居民微信服務群,建立線上人民調解員流動工作站,24小時接收群眾訴求信息、咨詢事項等內容,實現數據信息共享、糾紛網格推送、難點集中解決。同時,建立融合商會調解、鄉賢調解、律師調解等多元化解和分層過濾機制,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
同時,為有效解決偏遠地區人民群眾辦事遠、成本高、不方便等問題,東海法院應用“數字微法庭”平臺,隨時隨地為當事人、律師、法官搭建“云端”法庭。
承辦法官與當事人溝通后,即可引導當事人進入“數字微法庭”平臺,法官和人民調解員進行線上調解,如調解不成功則進入訴訟程序。截至2024年10月,東海法院通過“數字微法庭”平臺處理案件近2400件。
近年來,東海法院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打造“互聯網+普法”,推動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普法格局。通過短視頻、微電影、直播等形式,讓法律知識走到群眾身邊。利用短視頻對普法內容再包裝,打造“互聯網+”普法宣傳陣地,開啟“指尖普法”模式。
下一步,東海法院將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探索基層治理數字化平臺應用場景,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貢獻力量,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