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運營出臺新規范
乘客上車前,不得有詢問目的地等挑客行為;不得在車內吸煙,不得向車外拋物、吐痰;要會使用26種中文和英文服務用語……4月1日起,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新修訂的《出租車運營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實施。對于新規定,大部分出租車司機表示能接受,市民也表示贊同。但是,他們都認為這些要求非常具體,實際中有的條款可能做不到?!?/p>
《規范》:
司機禁止車內吸煙、不得挑客
去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出租車運營服務規范》新的國家標準,該標準從今年4月1日實施?!兑幏丁窂牡母绲姆沼谜Z、載客要求到出租車服務站、電話約車、乘客投訴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亮點頗多。
《規范》明確了司機載客要求,即乘客上車前,不得有詢問目的地等挑客行為。除包車服務外,要使用計價器,不得議價,不得繞路。要求司機佩戴服務標志,運營前和運營中忌食有異味的食物,不在車內吸煙,不向車外拋物、吐痰。
在服務用語方面,司機應使用包括“很高興為您服務”、“請系好安全帶”、“請記住我的車牌號”、“您需要打開空調嗎”等26種中文和英文用語。出租車后備廂供乘客放置行李物品的空間不得少于后備廂的2/3。出租車企業經營者要為車輛和乘客購買相應保險,建立乘客失物登記、保管、查找制度,乘客失物查詢,需在72小時內答復,接到乘客投訴,應在24小時內處理,10日內處理完,并將結果告知乘客。
為打擊黑出租車,《規范》規定,正規出租車計價器要安裝在方便乘客查看的地方,不得私自改裝、調整,安全防范設施應具備防劫防盜功能,鼓勵與車載衛星定位系統聯動,車內要無雜物、無異味。對于電召服務,《規范》希望出租車企業“宜提供24小時不間斷電召預約服務”。電召服務人員接到乘客預約后,應及時調派駕駛員,無法滿足乘客需求的,應告知。
的哥:
《規范》要求太細很難全做到
不少的哥表示,《規范》要求太細很難全部做到。像車內無雜物、無異味、禁止吸煙等司機們都會盡力做到,但是對于會用26種中文和英文用語等規定,他們則擔心服務不好會遭到投訴。
開了多年出租車的徐師傅說,《規范》對司機的服務要求提高了,“要求會使用26種中文、英文用語,這有點不切合實際。我都一把年紀了,怎么學得會用英語問好,這個挺難做到的?!钡镜姆沼谜Z還是要的,最關鍵的是消費者權益的保障,不在于司機說不說英語。
“我們現在基本上都不會在乘客上車前問目的地,不過也有乘客上車前自己就說出來的。”當問起是否有挑客行為時,的哥黃師傅說:“大部分司機不會挑客,只有極少數司機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拉到乘客才能賺到錢,去哪兒都是賺,而且我市管理部門對挑客拒載的處罰比較重,所以司機一般都不會拒載。”
《規范》打擊黑出租車、要求經營者為司機購買保險的規定,讓的哥的姐很高興,“這是為我們司機的利益著想了。”
市民:
擔心《規范》執行起來有難度
昨天,記者對部分市民進行了隨機采訪。不少市民表示對《規范》很贊同,但是擔心實施起來有難度。
在采訪中,有市民反映曾遇到過宰客行為。市民楊女士表示,一次,自己打車計價器顯示為8.4元,她給了司機9元,但司機拒不找零,此事后來是打了投訴電話解決的,“我不是在意那幾毛錢,而是司機的服務態度。”
經常出差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從火車站出來打車回家,有時候司機得知他家住得比較近就不愿意拉,“我從來沒有投訴過,想想他們賺錢也不容易。另一方面我擔心投訴司機,如果對方不承認怎么辦?這個很難有證據。”他希望《規范》出臺后,能夠真正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而不是做表面文章。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