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時間:2018-02-28 15:58:50
            • 來源:市政務公開辦
            • 閱讀次數:
            • 字體:[ ]

            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連云港市政府信息公開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要求,由市政府辦公室綜合各縣區人民政府(下稱“縣區政府”)和市各委、辦、局(下稱“市級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編制而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中國連云港政府門戶網”(www.fknovipazar.net)下載。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連云港市政府辦公室聯系(電話:85831098;電子郵箱:lyg85831098@163.com)。

            一、2017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

            2017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江蘇省政府的指導下,以建設法治政府、陽光政府為目標,扎實落實《條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辦發〔2016〕80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蘇政辦發〔2017〕64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蘇辦發〔2016〕45號)等精神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深入推進“五公開”,規范依申請公開受理機制,創新公開載體,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全市信息公開工作呈現出上下聯動、平穩運行、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一年來,我市在加強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上突出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將“政務公開”列入市政府領導分工,確定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負責分管,并通過網站對外公布。市政府辦公室設立政務公開處,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推進、監督檢查和考核管理全市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通過明確分工,成立機構,充實人員,工作力量得到新加強。及時調整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協調處理政務公開頂層設計,部署推進工作,并將宣傳部門和網信部門納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加強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分管領導多次研究部署。常務副市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統籌推進全市政務公開、信息化和大數據建設與管理以及“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全市政務信息化工作匯報。分管主任先后兩次召開縣區辦公室分管領導座談會,交流工作體會,強化地方責任,部署推進工作。

            (三)明確工作任務。立足頂層設計,加速推進制度建設步伐。根據中央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及時研究出臺《連云港市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連政辦發〔2017〕39號)《加強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工作的通知》(連政辦發〔2017〕89號)和《關于推進當前我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對年度各項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責任單位,明確政務公開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

            (四)加大考核分值權重。將政務公開考核列入全市2017年度綜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分值由原來的0.72分提升至4分,大大提升政務公開工作在全市考評體系中的占比。在指標設置上,突出“五公開”、政策解讀、載體建設等內容,進一步增強了考核的針對性,發揮工作導向的“指揮棒”作用。

            (五)加強業務培訓和交流。在辦公室組織的赴浙江大學開展的全市辦公室系統業務培訓中開設專門課程進行信息公開業務知識學習,培訓70余人次;針對縣區和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專題交流培訓4次,培訓350余人次;面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流動大,兼職多和業務不熟練的現狀,組織舉辦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培訓班,邀請省高院、省政府辦公廳和市政府法制辦領導授課,分別從理論的高度和實踐的角度,對全市從事政務公開工作的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理論和業務水平,培訓210余人次;督促人社部門將政務公開納入公務員培訓科目;與黨校對接,將政務公開培訓納入黨校課程培訓體系,加強了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培訓。

            (六)突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重點領域”信息專欄,分類梳理5大類、34子類、78項重點信息,涉及行政審批、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價格和收費、征地拆遷、教育等九大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有力地推動了工作落實。

            (七)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努力發揮政府門戶網站作為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建設管理的通知》(連政辦發〔2017〕38號),制定《市政府門戶網站信息維護規范》等文件,以市政府門戶網站改版升級為契機,優化政策解讀、政策文件政府網站欄目設置,規范信息發布流程,健全發布審核機制,確保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2017年,市政府門戶網站日均發布信息百余條,全年共加載各類信息6萬余條,其中“政務公開”專欄對外發布信息2萬余條。

            (八)加快政務信息資源整合。一是在全省率先建成電子政務外網,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成為承載全市黨政機關非涉密業務系統的骨干網絡。二是市政務云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成投用。三是加快政務信息資源共享,30家重點部門業務數據實現與共享平臺對接。四是搭建全市統一的政府網站技術平臺,全市所有政府網站全部完成遷移,形成以市政府門戶網站為龍頭、縣區和部門網站為支撐的政府網站群體系。

            (九)打造政務新媒體傳播平臺。在堅持和鞏固網站、公報、新聞媒體等傳統主渠道的同時,與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打造“兩微一端”政務發布平臺,發布權威信息。“連云港發布”用戶總數超過80萬,榮獲“2016-2017年度全國政務新媒體(發布)最具影響力品牌”50強。對全國、省、市兩會及市級大型活動直播報道,采用360全景直播、視頻、h5頁面等不同的新媒體手段,2017年市“兩會”開幕式全媒體直播閱讀量達18萬人次。

            (十)加大政策解讀力度。《加強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工作的通知》(連政辦發〔2017〕89號),明確了政策文件解讀的范圍、內容、形式、渠道、工作流程、保障措施等,要求以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政策文件,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必須同步起草、同步報批、同步發布,真正做到“應解讀、盡解讀”,全市政策解讀的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政策解讀”專欄,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農民增收行動計劃》、2017年中小學招生政策等共計62篇政策文件的深度解讀稿件,在推進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便利群眾干事創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積極探索和創新如政府工作報告、政府信息公開年報、機動車駕駛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及《連云港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等主題的發布新模式,對發布形式進行大膽創新,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以公眾視角和大眾化的語言,生動呈現。

            (十一)推進政務服務網連云港平臺建設。全市50家單位1705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政務服務網,初步實現了“網上辦”。市本級和縣區公布不見面清單比例為92%,實現EMS郵政系統與政務服務網實時對接,提供“快遞送、不見面”服務,2017年全市審批結果快遞送達11.5萬件。

            (十二)打造“政在訪談”欄目。欄目的設立,成為新形勢下政府與網民溝通的重要渠道和橋梁,也是體現政府親民務實、廉潔高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017年共探索開展了6期訪談,內容涉及全市安全生產、連博會、西游記文化節等,邀請農業條線、科教文衛條線、公安司法的分管副市長做客直播間進行發布。其中,黃遠征副市長關于西游記文化節的訪談被省門戶網站采用。

            (十三)開通“會議網上直播”。利用“兩微一端”和政府網站平臺,推出第七屆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市長會議、第十九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開幕式、第四屆中國(連云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中國城市家具標準化國際會議開幕式、第十四屆(2017)中國連云港西游記文化節暨第九屆中國連云港文博會、中國醫藥大會等大型活動直播6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網上直播15次。全年全市共組織各類新聞發布會80余場次,其中以市政府名義召開新聞發布會20場,發布內容涉及政府的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重要活動以及熱點問題回應、突發事件應對等多個方面。各類直播、訪談、新聞發布會,被省政府門戶網站采用15次,實現了零的突破。

            (十四)辦好《政府公報》。以《政府公報》作為信息公開的有益補充,及時準確刊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做到應登盡登,在市檔案館、圖書館、行政審批中心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設置取閱專柜,為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明確公報刊載文件的法律效力,為公眾查閱、司法審判等提供有效的標準文本。同時,依托新媒體平臺發布電子版《政府公報》,順應自媒體時代,制作公報二維碼,方便手機用戶隨時“掃碼讀報”。全年編印《政府公報》24期,收集整理政府大事記12期。

            (十五)提升政務輿情回應質效。2017年,不斷完善立體監測體系,著力創新監測方法手段,深入研究網絡傳播規律,細致分析熱點事件案例,強化預警潛在輿情熱點。在完善值班、會議、歸檔等工作制度的基礎上,創新“專人、定關鍵詞、定搜索平臺、定搜索頻次、定時零匯報”的六定法則,守好輿情監測“第一關口”,確保重點輿情不漏報、不遲報。今年以來,在及時處置盛虹煉化一體化敏感項目、灌云售樓處兩人自殘、灌南城管與新疆瓜販沖突、及時叫停螢火蟲展等輿情中,起到了及時的預警作用。共編報《輿情快報》《輿情周報》《輿情專報》323期,累計信息507條,其中有53期共57條信息獲市領導批示。全年334起具體輿情事件中,除少部分新聞報道、網民討論等不需處置的知曉性信息外,需要處置的具體事件有297起,其反饋率100%,辦結率為95.28%。其中,市領導批示的信息含具體輿情事件49起,辦結39起,辦結率79.59%。

            二、主動公開重點領域政府信息情況

            根據《條例》、《江蘇省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和《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要求,我市在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方面主動做好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加強預期引導,推進經濟社會政策公開

            及時通過網站發布《連云港市“十三五”沿海開發規劃》《連云港市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鼓勵全民創業政策“28條”等政策文件,舉辦“首屆創業富民電視晚會”,微信直播關注達10萬人次;在市財政局網站設立“每月數據”欄目,逐月公開全市財政收支情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府公報公布月(季、年)統計資料,詮釋解讀社會關注的重要統計數據,正確引導社會各方認識經濟形勢。

            (二)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開

            利用部門及市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等方面的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在市物價局網站開辟“收費目錄(清單)”專欄,方便企業和群眾查詢、繳費、維權。

            (三)推進重大建設項目和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

            在市發改委網站公布年度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市本級投資項目、市重點項目、省級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公開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結果信息;通過市級公共服務平臺向省交易中心推送所有電子化交易信息,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

            (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公開

            在市發改委網站公布《連云港市2017年PPP項目庫》,吸引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市擬采用PPP模式實施的項目,首批篩選入庫項目14個,涵蓋市政設施、交通、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領域,總投資101億元。

            (五)推進“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

            制定出臺《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的意見》《2017年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任務分工》《連云港市推進行政審批服務“不見面”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全市推進“3550”改革的實施意見》《連云港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項目孵化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并通過各種媒體公開審改工作信息;及時在政府網站公布省市縣三級行政權力清單,并進行動態調整;梳理出全市不見面審批(服務)清單總數6946項,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在線率為100%;對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進行清理,1791件市政府文件宣布廢止失效并及時對外公開。

            (六)推進國資國企信息公開

            在市國資委網站打造“陽光國企”板塊,及時公開市屬監管企業改革動態、組織架構、經營情況;開設“連云港國資”微信公眾號,全年推送國資國企工作動態100余期;召開新聞發布會2次,向社會展示國企改革發展成效。

            (七)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信息公開

            主動公開涉農信息1800余條,涵蓋農業供給側改革和春耕、夏管、秋收秋種等關鍵時段農業生產指導信息,以及全市種植業結構調整、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等;優化“連云港三農網”欄目設置,突出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讀兩大板塊,開設“連云港三農”微信公眾號“政策法規”專欄,放大涉農政策宣傳效果。

            (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信息公開

            制定市級預決算公開實施方案和管理暫行辦法并及時公開,有效規范預決算信息公開操作流程。建立市級預決算集中統一公開平臺,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101家市級預算單位均按規范要求公開預決算,“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等支出事項全部進入公眾視野。

            (九)推進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工作信息公開

            出臺《連云港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及時向社會公開及解讀。

            (十)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信息公開

            出臺《連云港市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并及時在網站向社會公開。為確保全面取締“地條鋼”,對已拆除生產設備的“地條鋼”企業在網站進行公示。

            (十一)推進扶貧脫貧和社會救助信息公開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8月份正式上線,對扶貧資金、扶貧項目進行統一監管、實時跟蹤、動態分析、過程監督;對幫扶對象、幫扶責任人以及達到脫貧標準退出建檔立卡的農戶進行公示公開;提升城鄉低保標準并及時在報紙和市民政局網站公開,低保發放名單在基層村(居)委公示欄公示,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3.35億元。全年醫療救助68116人,4318萬元;臨時救助15177人次,救助金812萬元,醫療救助流程在網站公開;全年登記成立社會組織88家,全部在政府網站和江蘇省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開。

            (十二)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

            實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定期公開城市空氣質量考核結果,每月通報大氣環境質量(PM2.5)情況;每月主動公開全市河流斷面水環境狀況及近岸海域水質狀況;對重點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等內容在市環保局門戶網站全部公開;按要求公開全市2017年減排計劃及各縣區年度減排目標,并通過環境狀況公報,定期公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信息;印發《連云港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方案》,配套出臺全部縣、區及功能板塊河長制實施方案、94個鄉鎮河長制工作方案及相關制度,新設置河長公示牌11500塊,公布市、縣、鄉河長辦監督電話,接受群眾咨詢和舉報,新開發的“連云港河長”微信公眾號已經上線運行。

            (十三)推進教育衛生領域信息公開

            教育領域信息公開方面,公開招生考試類信息12條,重點對2017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和海州地區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年級、七年級招生施教范圍以及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普通高中招收體藝特長生實施辦法等各項考試方案進行了公開;公開招聘招考類信息16條,新教師招聘公告、考試成績、錄取公告及各級各類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聘結果全部在網上公示;定期通報、公示改薄工作中的校園校舍建設、設施設備采購等情況;為促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出臺并公開《市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連云港智慧教育云服務平臺---云海在線公開運行;公開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規范學校管理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校園安全、教育系統政風行風監督等教育督導類信息16條。

            衛生領域信息公開方面,加強了對醫療機構設置許可前公示以及醫療機構不良職業行為公示,2017年公示設置醫療機構申請6件、行政處罰信息59條;每季度公開城市生活飲用水檢測結果。

            (十四)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信息公開

            在市食藥監局網站設置處罰信息公開、食品藥品監管抽驗公開、食品藥品監管政策信息、食品安全與藥品安全標準、藥品日常監督檢查、食品日常監督檢查和保健食品消費警示7個子欄目,公開相關信息35條;公開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示38期,并對每批抽檢信息、結果、處置情況進行公告;實施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分級分類管理,2017年對康緣和天晴兩家生產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并公示,根據評定結果開展分類監管。

            (十五)圍繞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公開

            在市物價局網站開設“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備案公示”專欄,對市區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備案進行公示。全年市區共備案73批次商品房銷售價格,申請備案均價為9485元/㎡,實際備案均價為8354元/㎡,經行政指導后均價下降1131元/㎡,降幅11.92%。采用“雙隨機”方式,3次開展市區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專項檢查,隨機抽查52個房地產項目,對涉嫌存在價格違法的責令限期整改到位;在市住房局網站開設“住房保障”專欄,及時將本地區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對象、房源、程序、過程、結果等予以公開,全年共對1473戶家庭進行了保障性住房分配前公示,公開通過公共租賃住房資格審核名單265戶,公開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在保家庭名單604戶,公開新申請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家庭名單217戶,公開符合共有產權經濟適用住房申購資格家庭名單387戶;對棚戶區改造及征收(拆遷)補償方案、房屋裝飾裝修及附屬設施補償協商價格參考標準等棚改信息進行了公開;為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市國土局先后兩次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市區經營性用地出讓計劃》和《市區住宅用地供應五年規劃和三年滾動計劃》,并利用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土地出讓公告、供地結果、征地等信息,全年共發布出讓公告96條,供地結果437條,征地類信息154條。

            三、2017年信息公開工作不足及2018年工作重點

            2017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與新形勢下的政務公開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與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相比,工作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主要表現為:一是政府信息公開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有待提升,一些重點領域存在公開標準不統一、公開要素不齊全問題;二是政策解讀有時不夠及時、詳細,部分單位對重大政策雖有解讀,但對政策文件的通俗化解讀和對熱點問題的積極回應不足;三是新形勢下的政民互動不足;四是依法公開能力仍需提升,對依申請公開疑難問題研究和分類指導“欠火候”;五是數據融合發展有待加強,與相關部門在資源整合、機制聯動、數據共享等方面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2018年,我市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照國家和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安排,積極主動,查漏補缺,繼續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設“五公開”目錄體系。推動發改、教育、公安、民政、財政、人社、國土、衛計等重點部門制定本部門、本系統主動公開基本目錄。

            (二)加強制度建設和頂層設計。建立健全依申請公開制度,充實加強專業力量,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探索建立利益方、公眾和企業家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

            (三)強化議題設置,推動政府與公眾良性互動。圍繞重點工作部署、經濟發展形勢,多方設置議題,用好新媒體平臺,把政府工作向群眾講清楚,講明白,讓群眾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政府工作,增強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

            (四)加強考核監督,建立效果評估機制。積極運用第三方評估、民意調查等方式,做好對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媒體參與等方面的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不斷調整優化政務公開的方式方法。評估結果作為政務公開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

            (五)加強政務公開教育培訓。組織開展各縣區和各部門的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2018年底前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準確把握政策精神,增強專業素養。

            (六)辦好電子版公報。啟動歷史公報數字化工作,將創刊以來刊登的內容全部進行匯總,納入政府門戶網站的公報專欄,并提供目錄導航和內容建設,方便公眾查閱。


            附件:1.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表

            2.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來源統計表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2月28日


            附件1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填報單位(蓋章):

            單位

            統計數

            一、主動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133792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27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27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128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89194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17032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23394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16744

            二、回應解讀情況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905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117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44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68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28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379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602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154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一)收到申請數

            337

                    1.當面申請數

            26

                    2.傳真申請數

            5

                    3.網絡申請數

            181

                    4.信函申請數

            125

            (二)申請辦結數

            337

                    1.按時辦結數

            315

                    2.延期辦結數

            22

            (三)申請答復數

            337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45

                    2.同意公開答復數

            137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24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26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2

            涉及商業秘密

            4

            涉及個人隱私

            2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0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17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56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23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11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15

            四、行政復議數量

            87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21

            (二)被依法糾錯數

            6

            (三)其他情形數

            60

            五、行政訴訟數量

            89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43

            (二)被依法糾錯數

            11

            (三)其他情形數

            35

            六、舉報投訴數量

            2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萬元

            0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103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90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197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23

                 2.兼職人員數

            174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萬元

            56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92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78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人次

            2881


            附件2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來源統計表

            填報單位(蓋章):連云港市政府辦公室

            申請來源

            申請數(件)

            占比(%)

            一、黨政機關

            1

            0.30

            二、社會團體(含公益組織)



            三、企業

            19

            5.64

            四、宣傳媒體



            五、科研院校



            六、公民

            316

            93.77

            其中:律師

            8

            2.37

               科研人員



               媒體從業人員



            七、其他

            1

            0.30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總數

            337



            關聯閱讀《2017年連云港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圖解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观看| 97性无码区免费|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天堂中文www官网|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