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上崗” 主城區年內新增萬余充電口
“我們這條路基本上都是老小區,充電不是太方便,現在建了電動車充電樁,我們充得方便,放心也安心。”近日,海州區的李女士在新海實驗中學附近電動自行車充電站點,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續航。今年,像這樣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海州區將新建400套,新增10000余個充電口,覆蓋轄區15個街道。
從居民“飛線”、搶占樓道給電動車充電,到電動車“擠”電梯上樓、入戶充電,由此引發的火災及造成的人員傷亡屢見不鮮。為有效解決居民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問題,海州區加大調研摸排力度,推進智能充電樁建設,消除飛線充電、室內充電等消防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已累計摸排點位306個,完成4個點位二輪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工作。
據了解,連云港海州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設施按照一拖十或一拖二十標準模式建設,配備雨棚和火災監控報警裝置,加強安全管理。
“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如出現短路等線路問題,智能充電樁會第一時間自動斷開電源。”連云港海州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說,本次投入建設的充電設施均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安裝,每一個充電端口配置過電保護、漏電保護防水防雷等安全防護設施,充電端口具有低功率檢測、自適應充電時長調整等功能,保護電瓶,有效確保充電安全。目前,水墨江南、海州區政府、新海實驗中學延安校區和新南街道辦事處4個站點已建設完成,100個充電口投入使用,景山秀水、秀逸蘇杭、興業小區等8個站點正在建設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建設的智能充電樁與港云充新能源充電站共用智慧平臺,市民在插上充電器后,可以選擇在港云充APP或港云充微信小程序進行預充值,選擇插座對應端口號進行充電。充電樁根據電瓶瓦數進行分檔階梯收費。后期,在該小程序上將同步顯示海州區智能充電樁站點位置與空余充電口,方便市民及時找到充電樁。同時,將提供投幣箱,供市民投幣充電。
“沒有車庫,只能將電動車推上樓充電,看到那么多安全事故,我們也感到害怕。這里不僅收費合理,而且有遮雨棚,很方便。”家住秀逸蘇杭的陳先生在業主群里發現小區里又新增了充電樁后,成了這里的忠實用戶。
下一步,海州區將結合前期試點工作,采取多點聯動的方式,進一步鼓勵引導各街道加大投入安裝智能充電樁設備,全力杜絕因電動自行車充電引發的安全隱患。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