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尤其是忠誠踐行總書記對我們“后發先至”的殷殷囑托,是全市上下共同肩負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全市上下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持續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全面掀起抓招商、推項目、強工業、興產業的熱潮,經濟社會呈現出強勁發展、協調并進的良好態勢。去年,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我市調研時更是指出,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連云港其勢漸成、其時將至。這既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肯定和鼓勵,也是期望和鞭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市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日前召開的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號召全市上下矢志不渝把總書記“后發先至”的殷殷囑托變為美好現實。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忠誠踐行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更加精準把握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清醒認識當前發展的“時”與“勢”,辯證看待當下面臨的機遇挑戰和自身的優勢短板,進一步把準方向、明確目標、務實措施、強力推進,在應時而動、乘勢而上中邁出新步伐、拓展新空間、展現新業績、創造新輝煌。為此,本報今日起推出“說時話勢謀先至”專欄,邀請各地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暢談新一年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努力形成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大干快上的生動局面,以實際行動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敬請關注。
冬至陽生,歲回律轉。新的一年來了,與之同來的,還有新的變化、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
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號召全市上下聚力鞏固增效,矢志后發先至,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市開發區迅速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應時而動、乘勢而上,率先布局、搶占先機,努力跑出發展的加速度。
近日,筆者采訪市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孫愛華,聽他講述今年市開發區向新而行的新年打算。
新賽道向上而行
“雙千億”產業強區強勢崛起
前瞻布局,未來已來。
近年來,市開發區明確優先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創新基礎良好、成長較快的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信息技術等尚在集聚、遠期潛力巨大的未來產業。
先導科技就是在這樣的戰略指引下,通過招商引資落地的。走進江蘇先導先進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自動化的裝置正在生產光伏整線設備。作為市開發區2023年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項目,其順利建成投產是市開發區爭搶新能源新賽道的最好寫照。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15GW太陽能光伏整線設備,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稅收3億元。
毋庸置疑,站在新賽道的市開發區正高舉高質量發展的大旗,用一個個重大項目,集聚一批配套企業、形成一條條產業鏈、激活一個個產業集群,優化區域的產業結構。
2024年,市開發區將緊扣市委“鞏固增效”年工作主題,堅持“產業+城市”雙輪驅動,砥礪奮進、務實苦干,努力為全市“走在前、做示范”挑大梁、扛重責。
挑大梁的市開發區有哪些新作為?孫愛華為筆者揭秘。他說,今年市開發區將聚力產業結構再優化、增實效。緊緊圍繞“4+N”主導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產業發展“11112250”工程和招商引資“166441”工程,在全力推動新醫藥產業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占比,積極拓展大宗商品貿易、總部經濟、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加快推動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收入雙雙“過千億”,打造“雙千億”產業強區。
市開發區將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歸零心態,主動地融入和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在不斷發現機遇、創造機遇、用好機遇中厚植特色優勢。
改革創新資源涌動
現代“產業森林”枝蔓繁茂
改革創新,是市開發區與生俱來的基因,是永恒不變的發展底色,也是其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來,市開發區走的是一條“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打造新醫藥、新材料等全國領先的產業鏈,培育恒瑞醫藥、康緣藥業、中復神鷹、中復連眾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行業領軍企業及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生物醫藥、高端材料等一批集群。
近日,位于市開發區的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燃燒室試驗平臺成功開展燃氣輪機燃燒室天然氣摻氫試驗。這也是國內首次在自主研制的重型燃氣輪機全尺寸燃燒室開展摻氫比例超過20%的試驗研究。
試驗圓滿達成預期目標,讓市開發區正式“入局”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創新“空間”。如今,在市開發區,一場高能級創新平臺集聚區的宏大夢想正在啟航,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科學裝置等國家級科研平臺正在成為這里著力打造“從0到1”自主創新的“強磁場”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轉化器”。
2024年,市開發區將堅持把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核心動能,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孫愛華表示,今年,市開發區將努力推進大科學裝置建成并開展驗收,三航盈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投入運營,力爭獲批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
在推進科技創新的同時,市開發區還將在改革上發力。截至2023年,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66項,其中6項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2項入選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推薦案例、41項全省復制推廣。
孫愛華表示,今年市開發區將探索“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供應模式、“綜合查一次”、“一件事”集成式改革等全面鋪開,力爭自貿試驗區5周年評審進入全國B類前列。
在高手林立的長三角,城市競爭日趨激烈。市開發區正在用創新發展的產業硬核能力和綜合環境生態擴大這里發展未來產業的強項,促進經濟發展。
提升要素鏈接能力
增強園區商氣人氣熱氣
城市品質讓生活更美好。
在市開發區,昌圩湖體育公園綠意盎然,中華藥港商務服務區、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院區、新海初級中學等形象不斷豐滿,通園路、臺東路、臺北路、新航路等10條道路已完工通車,大浦工業鄰里中心等項目即將竣工……城市能級不斷提升,為品質開發區持續加碼。
“自從市民廣場建好,籃球場也有了,健身運動有了去處,晚上帶小朋友玩也有了地方,這里時不時還會有一些演出,特別熱鬧。”家住市開發區中云街道東諸朝村的江女士談起街道最近的變化時高興地說。
良好居住環境是群眾最現實的需求。2023年,市開發區圍繞人居環境提升,以城鄉“一示范兩整治三提升”工程為抓手,投入專項資金400萬元,梳理實施村居公共空間治理項目159個,目前已全部完成。通過集中治臟、徹底治亂、全面治差,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如今,一個個小微公園、廣場、公共綠地等公共空間成為群眾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如今的市開發區不僅有高精尖的高新技術產業,還擁有一批品質城市節點,全面支撐其打造全國一流區域經濟中心和現代服務業標桿園區。市開發區人驕傲地表示,通過一場覆蓋科、教、衛、體、娛、居、行的生活“補課”行動,市開發區港城新幾何中心形象日趨鮮明。
孫愛華表示,今年,市開發區將聚力城市品質再提升、增實效。持續實施城鄉“一示范兩整治三提升”工程,加快打造猴嘴示范區,新海高級中學開發區校區建成投用。以街道、村居公共空間整治為抓手,加快中云、朝陽城市更新。持續鞏固自貿區重點區域、“大美大浦”、全域亮化工程等改造提升成效,全方位刷新幾何中心城市形象。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一直以來,市開發區人奮力拼搏,創造一項項行業的傳奇故事。如今,市開發區未來產業藍圖已繪就,同強者比拼,與優者同行,未來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