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公園扮靚百姓美好生活
前幾天的一場雪,讓港城銀裝素裹,美麗非凡。52歲的金玉和哥哥金濤踏進了雪后的新浦公園。陽光灑在潔白的雪地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輝。“哥哥,小時候我們就是在這里拍照的,當時這里是一座橋,這么多年了,現在這里已經變成林蔭道了,我們在這里再拍一張照片吧?!苯鹩裰钢缕止珗@里一處綠蔭對哥哥說。45年前,金玉還是六七歲的孩子,懷里抱著長頸鹿玩偶,金濤站在她身后,兄妹倆一起拍下了一張合影。跟當年一樣,金玉笑著站在前面,金濤緊隨著她站在后面,兄妹倆擺出兒時拍照的姿勢,請身旁的游客為他們留影紀念。
新浦公園,這個擁有61年歷史的公園,曾是當年主城區唯一的公園,承載了許多港城人兒時的記憶,也見證了港城群眾文化場所的發展與變遷。
雪后的新浦公園別有一番韻味。金玉靜靜地站在樹下,感受著公園的變化。多年來,新浦公園經過多次改造升級后,成了居民和游客休閑、健身、游覽的理想場所。同時,它也改造升級成為一座集園林、園藝、動物園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這些年港城文化休閑設施變化真大!當年,主城區居民的戶外游樂場所只有新浦公園,1997年后,市區增加了蒼梧綠園、郁洲公園、朐園等多處綜合性公園。大約在2000年前后,玉帶河、龍尾河、鹽河也被改造成親水生態廊道?!苯鹩裾f。
金玉曾是一名幼兒園教師,退休前,她經常帶著孩子們去在海一方公園、郁洲公園、月牙島濕地公園游玩。金玉說:“很多公園已不僅僅供百姓娛樂,還兼具健身、文化等功能,有的公園還增加帳篷搭建、夜游集市、研學康養、休閑社交等特色空間。”
“如今每逢周末來到公園,眼前這些絢麗多彩的花卉和郁郁蔥蔥的綠樹,還有公園和道路兩旁新增的眾多綠化空間,都讓我深深感受到空氣的清新,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金玉感慨,從最初的東鹽河河濱綠道到北固山、錦屏山、西小山等山地生態綠道,再到遍及景區、城市、鄉村以及海島的城鄉綠道,一條條類型不同、特色彰顯、主題鮮明的綠道,為市民游客展示了美麗怡人的自然景觀、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引領了綠色健康的生活風尚,截至2022年底,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8平方米。
干凈整潔的小花園、綠意盎然的回廊小徑、色彩絢麗的慢行步道……“現在我們每天不用去那么遠的地方,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也可以健身娛樂了?!苯鹩裾f,今年,離她住處不遠的地方興建了一處口袋公園,公園里花草樹木隨著四季變換而景色各異,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晚飯后,她經常帶孫女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玩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座座精、美、特、優,環境怡人、功能完備的公園不斷“上新”,給金玉兄妹倆的生活帶去了更多休閑娛樂好去處,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美好和舒適。金玉說:“我相信,隨著今后港城文化娛樂場所更完善,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精彩?!?/p>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