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供銷合作總社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總體情況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年12月11日上午9:30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徐同道
發布人: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盧西村,市供銷合作總社政治處主任李萬廷
發布議題:市供銷合作總社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總體情況以及助力鄉村振興的舉措
徐同道: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連云港市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布會,我是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徐同道,也是市供銷合作總社的新聞發言人。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由我主持。
下面,我介紹一下參加發布會的人員,我旁邊這位是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盧西村,這位是市供銷合作總社政治處處長李萬廷。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對市供銷合作總社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總體情況、下一步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舉措等情況進行通報。
首先請盧主任對市供銷合作總社綜合改革、專項改革總體情況進行通報。
盧西村:尊敬的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下面由我就市供銷合作總社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情況進行簡要介紹。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繼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意見》(蘇發〔2015〕31號)后,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連發〔2016〕43號文),全市三縣三區黨委、政府也在2017年底前分別出臺了綜合改革文件,這極大地促進了供銷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為各級供銷合作社高質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去年,省總社啟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專項試點工作。東海縣社和贛榆區社作為全省健全聯合社“三會制度”專項改革的試點單位,東海縣社和贛榆區社今年6月份分別召開社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海州區社作為全省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改革試點單位,載體項目連云港易耕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土建、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全部完成,部分生產線已投入運營,生產基地已落實并簽約,發展形勢良好。
今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總社縱深推進綜合改革,在為農服務能力、為農服務基礎、為農服務體系建設上積極作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帶來了三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為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通過改革,供銷合作社在為農服務能力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立“田管家”當好“田保姆”。成立連云港田管家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注冊1000萬元,以參股的形式成立6家分公司,出資比例均達35%,主要開展以農田托管為主,測土配肥、飛防、糧食收購、烘干、貯存、銷售、產業融合發展等為輔的社會化服務。目前,6家子公司已全部運營,發展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5家,服務面積已達30萬畝。二是轉型“新蘇豫”實現助農增收。連云港新蘇豫棉花儲運有限公司是市供銷合作總社直屬單位,多年來從事棉花倉儲經營業務。隨著棉花市場的放開,去年起轉做化肥倉儲業務,短短兩年時間,現已成為全市最大的化肥批發集散地,預計全年倉儲規模達10萬噸,化肥交易額1.5億元,極大地完善了全市農資連鎖經營體系,實現了助農增收。
第二個變化是為農服務基礎得到加強。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抓手主要是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綜合服務社。通過改革,我們的基礎更加牢固。一是基層供銷社提檔升級實現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市供銷合作總社對于經濟實力較弱未改制的基層供銷社,通過加速改制、重新組合、資本投入、聯合合作等途徑,恢復提升服務功能;對于經濟實力較強的基層供銷社,引薦社會強勢資本實現普惠共贏。目前,全系統已建成“三體兩強”示范基層社10家,改造薄弱基層社46個。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實現組織化。為主動適應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要求,市供銷合作總社扶持發展一批由農民自我聯合、自我投資、民主管理、自主分配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內引外聯”、采取聯合辦社方式,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全年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3家、聯合社12個,為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三是農村綜合服務社功能實現多元化。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迫切需求各種社會化服務。應對農民新需求,市供銷合作總社按照“一院兩超三站”的標準,完善了34個農村綜合服務社的功能,為當地農民帶來生產生活的便利。
第三個變化是為農服務體系得到完善。市供銷合作總社順應“互聯網+”快速發展新趨勢,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建設。重點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目前,已建設電商服務站380個,初步構建了以全國“供銷e家”、省總社“地平線”電子商務平臺為龍頭、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為核心、鄉(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基礎、村級綜合服務社為終端、物流配送體系為支撐的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
徐同道: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記者:請問,市供銷合作總社助力鄉村振興的下一步舉措是什么?
徐同道:下面由市供銷合作總社政治處主任李萬廷來解答剛剛這位記者提的問題。
李萬廷:下一步,市供銷合作總社將繼續高舉為農服務的大旗,以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和提升農村現代流通服務功能為抓手,大力發展以農田托管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為農服務新路徑,不斷提高為農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推進農田托管組織建設步伐。針對當地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把農田托管作為“三農”服務新的突破口,要求各基層社大力推進農田托管工作,因地制宜,開展大面積托管、半托管農田。從農業供給側出發,以農業科技為支撐,以先進機械裝備和先進技術為推廣手段,提高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大社會化服務體系整合力度,大力推行“智能化”、“菜單式”托管服務,提高農田托管信息化、科學化水平。2019年,計劃以田管家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基層社、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綜合服務社為依托,合力推進全市農田托管經營服務工作,新增以土地托管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30萬畝。
二是高標準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按照“規模適度、半徑適宜、功能完備”原則,以土地托管為切入點,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將服務中心建成以農機規模作業、農資集中采購、農藥統防統治、農業科技服務等為主要服務內容,涵蓋智能配肥、農機服務、農資直供、烘干倉儲(或冷藏加工)、統防統治、農業污染防治、農民培訓及綜合服務等功能,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普通農戶提供規模化、系列化服務的綜合性平臺。2019年計劃發展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4個。
三是積極領辦創辦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自海州區社承擔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試點以來,市供銷合作社和海州區社按照試點方案要求,發揮網絡優勢,通過打造五大產業融合體,積極延伸一產打造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著力發展二產補齊加工“短板”,全面延伸三產服務功能。以“基地+加工+銷售”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產業鏈前后延伸,努力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融合發展。2019年計劃領辦創辦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3個。
四是大力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推動農產品有序流通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重要一環。2019年,市社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主責主業、突出使命擔當、創新工作思路,一手抓基地建設,一手抓網絡構筑,大力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系統組織優勢,以培育市場主體為重點,以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為載體,堅持適應新形勢、新需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商服務站建設,通過電商服務站建設引領帶動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創業致富。推進縣區電商主體與全國“供銷e家”以及省總社“地平線”的對接,推動農村電商發展。2019年計劃對50個經營服務網點進行信息化改造,新發展農村電商服務站30個,實現電商銷售額3億元。同時,將充分發揮電商服務站網絡優勢,拓展綜合服務站功能,打造集工業品貿易、倉儲、物流配送,農特產交易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型流通網絡。
徐同道: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